篇一: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依次讨论下列问题
1.课文第二部分举了哪些事例论证正面论点的?事例是怎样与上下文紧密联系的?
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事例。
3.第9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能否改成“大思想家大科学家”或别的称谓呢?
深层探讨
第二部分似乎在论证和用词上有不妥这处,你敢“怀疑”和“发问”吗?如:
1.你觉得课文第2部分选用这四个例子是否很妥贴?为什么?
(如果不能,你能为课文补充今人好问的例子吗?)
2.文中用了“蒙受”一词,你认为妥帖吗?
六.小结
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讲道理,设比喻,引出“发问的精神”的论题,接着第二部分列举了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正面论点:“发问精神的可贵”。既然如此,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敢于怀疑,大胆发问。
篇二: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1.说说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默读思考----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讲道理,设比喻,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
第二部分(4~9段):从正面论证发问精神的可贵。
第一层(4段):提出正面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第二层(5~8段):列举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发问的精神的可贵。
第三层(9段):小结,强调人要求知识、明道理,不能不勤于发问。
第三部分(10~14段):从反面论证“何必多问”说法的不正确。
第一层(l0段):提出“何必多问”的反面论点。
第二层(11~13段):从三个方面讲道理,逐层深入阐明了反面论点的不正确。
第三层(14段):小结,再次强调要能发问,勤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