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1)
一、正本清源、道不远人(物理课标2022年版)修订意义)
十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师依据“2011年版”课标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模式,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和资源促使物理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从“2011年版”课标的三维目标到“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从而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新课标中的教学样例引入了大量的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立德树人的目标。
目标导向: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融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传统文化、安全与健康教育于课程,增强思想性。
问题导向:梳理课改困难与问题,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精选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终身发展,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与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创新导向:继承与借鉴相结合深化课程改革;强化综合与实践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
二、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物理课标2022年版)主要变化)
“2022年版”课标更加注重两大体系的建立: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和学业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物理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任务。“2022年版”课标将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列入物理课程内容主题框架。实验探究二级主题的引导使教师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更强,同时提出创新类学生必做实验。引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跨学科实践模块的渗透使物理学习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
从显性层面:
1、提炼物理课程要培育的学生核心素养,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根据国际比较和国内调研的结果,修订组针对物理学科性质和教育功能,提炼出物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相关要素,贯穿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部分,旨在引导教师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2、加强实验探究,凸显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2022年版课标进一步强调物理课程的实践性,凸显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2011年版课标仅在附录中罗列出了学生必做的实验,没有明确的要求及引导。2022年版课标新增了“实验探究”一级主题,含21个学生必做实验,分别为测量类和探究类实验,不仅含物理实验的内容要求,而且通过样例、活动建议等进一步引导和说明,同时还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等,这些皆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收集证据的能力、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发挥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3、加强跨学科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依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课标新增“跨学科实践”一级主题。修订组根据前期的研究,提炼出“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从低碳生活、健康生活、动手实践及社会热点等方面提出跨学科实践的内容要求,同时给出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这些设计皆凸显了物理课程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加强了物理学与能源、环境、材料、工程、信息技术等的联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跨学科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以及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4、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学与评价改革
修订组依据核心素养内涵,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进行整体描述。具体而言,修订组根据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程度、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综合程度等,描述学生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明确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与关键行为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能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教材的编写等提供指导。
从隐性层面:
1、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思维”目的无疑在于强调引导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正是问题解决能力背后的核心支撑能力。科学思维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四个要素。思维只有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启动,所以课标中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设计、考察、探究、制作、交流、展示等等,让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
2、优化学业负担结构
初中生物理学习负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考为竞争性考试且题目经常超出课标要求;二是学习内容枯燥繁琐,教学中填鸭式、题海式教学依然常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国家出台政策规定以后出题,课标是唯一依据,不得超标,这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二是优化调整,使学生从机械记忆、重复训练、题海战术、偏题怪题中解脱出来,开展更多对学生扩展视野、体验感受、手脑并用、发展能力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对教师和命题人都是一个考验。
3、促使学生终身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要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终身发展是一个宏大而抽象的概念,如何在一个学段的一个学科中来落实,无疑是有挑战性的。从开阔学生视野来看,本次课标修订中大量增加了中国、当代、跨学科、技术、科学家、贴近生活的内容,为学生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物理图景,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从激发深层动机来看,本次课标修订中增加探究活动、问题解决活动、参观考察活动、展示交流活动,无疑都有利于学生深层学习动机的激发。
4、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在理念和目标上,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的必要性和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物理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以具体事例、鲜活案例、生活经验加强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其次,在内容要求上适当增加调整,强化了要求;再次,围绕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样例、素材资料和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最后,为了实现物理课程能够充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课标中专门在跨学科实践主题中设置了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增加了3个内容要求4个教学样例和3条活动建议建议,这也是本次课标修订的一个重大而鲜明的变化。
5、突出课程思政渗透
课标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具体到物理课程,要引领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发展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学会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发展观等等。
总之,2022年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物理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为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2)
近期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进行了学习,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课例式解读》,我对课程性质与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
1、课程性质
物理学作为基础科学,有其独特的内容及研究范式,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相比于2011版课程标准,2022版的课程标准在与学生认知能力、学科课程要求相匹配的学习内容与研究方法等都进行了完善。此外,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了学段间的衔接和学科间的综合,凸显了课程的连续性和综合性。
2022年版课标课程性质有助于教师探讨物理学的内涵及功能,明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定位、性质、特点及价值,从而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分析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2、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非精英教育。过分强调学科中心或学科本位,将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学科的完善上很容易导致学习内容难、繁、偏、旧等,并且物理教学也容易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为难的情绪。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等。
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在综合科学课程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物理分学科课程,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即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成功的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又能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教学的重要性相对提高。以往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评价结果则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结果,而忽视各个时期个体的进步状况,因此不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因此,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3)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将对未来10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经培训,本人就《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标》中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方面心得体会与大家做分享。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探究、推理计算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的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引领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物理学对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和信息等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心得: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性质,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智力探险活动,并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2022年版课标确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不管存在怎样的差异,都有机会接受基本的素养教育,使学生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物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注重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心得:“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物理课程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包括边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关注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是蕴含在整个物理课程各个层面的重要任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课程内容)
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习生长点,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经验和基本概念等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心得: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课改以来一直贯彻的课程理念。教师应多关注生活现象、生活经验,以具体的、实际的、鲜活的案例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从生活中学”、“从做中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尤其是我国最新科技发展。如:蛟龙入海,嫦娥登月,北斗导航等。还要关心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
践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课程理念,落实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3、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课程结构)
依据物理学科内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学习主题。主题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主题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心得:为了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2022年版课标依然采用了主题式结构。一是主题引领,围绕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核心素养完善课程内容结构。二是整体设计,注意学科间科学方法相互渗透,凸显物理实验,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相互结合。
4、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教学)
注重科学探究,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等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心得: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以真实问题情境为纽带,为学生建立主动思考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其不同的功能,根据不同情况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更有效的教学。
5、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课程评价)
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注重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构建目标明确、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和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学业成就的考核,而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心得:评价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合理评价并适度调控将促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最后,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今后,要勇往直前,攻坚克难,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4)
随着祖国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因此《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应运而生,为新时代下的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研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并参加包头市教研室组织的课标解读研讨会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研修心得。
一、课程性质
1、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探究、推理计算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2、物理学的发展和作用: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的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引领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物理学对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和信息等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3、物理课程定位: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4、物理课程任务: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
5、物理课程的教育功能: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学习评价五个维度阐述课程理念,具体内容描述更精炼、准确。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注重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2011版课标的基础上,增强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习生长点,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经验和基本概念等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同在2011版课标相比,理念虽然未变,但内涵更加丰富,特别强调了站在中国大地上,强调了育人功能,更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年人提出的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3、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依据物理学科内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学习主题。主题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主题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主题,并强调知识的情景化、结构化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物理观念。
4、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注重科学探究,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等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情景化教学,加强问题导向教学,通过思维教学和实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也要有所体现,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5、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注重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构建目标明确、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和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学业成就的考核,而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评价直接指向课程目标、核心素养,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5)
近期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前两部分进行了学习,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感觉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将学习心得做如下总结: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的概念
心得: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有自己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任教几年来也深刻感受到物理的研究方法对生活的影响,比如控制变量法在实际生活中研究一些问题的具体应用,如果熟练掌握这个方法,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物理学的发展和作用
心得:从古至今物理学引领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对其他自然学科也有重要影响,推动很多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对人类思维方式、价值观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让他们了解物理学的发展与作用尤为重要,使他们产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热爱之情。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任务、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教育功能
心得:与2011年版课标相比,更强调了在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义务教育物理课标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以及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课程之间的密切关系。突出了其在学科综合发展,跨学科发展以及综合协调育人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版课标课程性质有助于教师探讨物理学的内涵及功能,明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定位、性质、特点及价值,从而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分析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二、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心得:体现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实现“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的教育理想。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位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尽量根据每位同学的“前知识”设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位同学学有所获。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心得:这一理念确立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习生长点,通过生活、物理、社会三者之间进阶的实质跨越,帮助学生建构对物理世界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学会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
(3)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心得: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由五个一级主题构成。有助于明确物理课程的核心特征,厘清课程内容结构的设计逻辑,深入地理解课程、科学的实施课程,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格物致理、“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知行合一”。课程内容结构化,进一步凸显知识之间的联系,侧重于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整体性、综合性与迁移性的理解,是学生真正的学会知识,应用知识,而不是单纯为每个学科考试而学习。
(4)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心得:注重科学探究,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解决物理问题,发展核心素养。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等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建适宜学生发展的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搭建起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可能。
(5)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心得:该理念强调评价应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以期通过构建构建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评价角度、评价主体、评价技术、评价方式以及评价指标都有变化及相应的要求。不仅重视对学生终结性学业成就的考核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和兴趣,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6)
近期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进行了学习,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课例式解读》,我对课程目标有了更深的理解。
1、核心素养内涵
物理观念是在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每一个物理观念对应于相应的物理知识体系,是物理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体现了物理学科核心概念的教育价值。因此,物理观念的提出超越了碎片化的知识与孤立的解题技能,是对学生知识理解和能力发展的更高要求。
通过初中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认识物质的形态、属性及结构,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等。在“物理观念”素养中,特别强调应用这些观念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一是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和思维加工的过程,保证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化,形成学科思想;二是要重视将这些观念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和应用上述科学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要能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案,包括简单、有效、新颖、独特的实验方案;善于在物理观念、物理规律与科学事实之间产生丰富的联想。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初步具有基于证据大胆质疑的意识和能力,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科学思维是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必备的思维能力,是从物理学科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角度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炼和发展。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迁移应用、反思评价等,可以归纳为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四个要素。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交流等方式形成共识的过程。
科学态度是对科学感兴趣、热爱科学、愿意学习科学等,在学习、研究和应用科学的过程中,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勇于创新等。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2、目标要求
在物理观念方面,一是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初步形成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二是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应用物理观念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根据科学态度与责任的三个要素,即科学本质观、科学态度、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三条要素:一是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二是在科学活动和生活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三是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关注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7)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目标,从2011年版课标的“三维目标”到2022年版课标的“素养导向”,完成了由知识、技能学习的课程目标到以课程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跨越转变。
2002版物理课标,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核心素养内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了课程目标,体现了物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对核心素养内涵的认识
核心素养是个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结构化的领域知识和技能,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是一种广义上的学习结果及其表现水平。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方面。其中物理观念是基础,科学思维是核心,科学态度与责任贯彻始终,科学探究是学习物理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手段和途径。
1、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内容的总体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物理观念的提出超越了碎片化的知识与孤立的解题技能,是对学生知识理解和能力发展的更高要求。
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信息、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和批判,予以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品格与能力。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与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4、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和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品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守科学伦理的自觉行为,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观、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二对课程目标要求的理解
1、物理观念方面
(1)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初步形成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
(2)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应用物理观念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物理观念素养中,特别强调应用这些观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和思维加工的过程,促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化,形成学科思想,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思维方面
(1)会用所学模型解释物理现象和过程,阐明物理概念和原理,分析常见的物理问题(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没有对建构模型提出更高的要求);
(2)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较法、类比法等,能对相关问题和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形成初步的科学推理能力(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进行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3利用收集的证据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并使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初步的科学论证能力;
(4)独立思考,对相关信息、方案和结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提出新的方案,具有质疑创新的意识。
3、科学探究方面
(1)基于事实和生活中的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2)能基于问题,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会通过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收集信息,初步发展获取证据的能力;
(3)对收集的信息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初步形成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
(4)能用书面或口头等方式表述自己的观点,能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意见,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
(1)科学本质观: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培养亲近自然、崇尚科学、乐于思考与实践、发展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科学态度:科学活动和生活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善于与他人分享与合作,敢于提出并坚持个人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3)社会责任: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关注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遵守科学道德规范,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能关心物理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内容,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于“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式,尽快适应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切实把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创设整合的、情境化的、开放性学习任务,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转化为具象化的个体发展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进行有机联系,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学科素养,塑造科学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8)
近期学习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的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新课标对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很好的落实新课标?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认真研读、细心领悟、成功落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学习新课标是当今首要任务和责任。
一、课程性质
1、物理学的概念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探究、推理计算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的物理规律或实验结论,都需要引导学生多探究、多操作、多实践,从而得出规律。在教学中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核心,是一节课的精华,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是不容忽略的教学环节。
2、物理学的发展和作用
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的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引领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物理学对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和信息等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物理学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物理学发展的介绍,让学生爱上这一门神奇而又重要的课程。
3、物理课程
第二段主要对物理课程的性质、物理课程的任务、物理课程的教
育功能进行了阐述。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自然科学课程之间的密切关系突出了其在学科综合发展、跨学科发展以及综合协调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物理学科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分析认知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二、课程理念
与2011年版课标的课程理念相比,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理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具体内容描述更精炼、准确,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这一理念明确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对象和课程目标。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课程应该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注重落实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与2011年版课标相比,2022年版课标将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目标定位的进一步聚焦。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是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即关注学生的生长点,通过生活、物理、社会三者之间进阶性的实质跨越,明确物理学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2年版本课标在内容上关注物理学科特点,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学发展的联系。学科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科知识与现实价值的双重统一,让学生了解基础科学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基础。
3、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由“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构成。“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是对义教阶段物理课程内容的高度组织概况;“实验探究”一级主题是从物理学科特征出发,强化物理课程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跨学科实践”一级主题则借助物理学的大概念,构建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知识、能力、素养间的逐步转化。
课程内容结构化,将进一步凸显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整体性、综合性与迁移性的理解,这将有利于学生学科观念、学科思维的形成,对其理解科学本质、发展核心素养大有牌益。各主题相互关联,各有侧重,围绕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核心内容展开,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主题设计关注学生发展水平,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科间渗透,凸显物理学科育人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物理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重新认识物理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解决物理问题,发展核心素养。
与2011年版课标相比,2022年版课标将“注重科学探究”放在了“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之前,明确了科学探究不单是义教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需要借助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样呼唤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建适宜学生能力发展的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可能。
5、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总体来看,评价功能要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育人;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探究与发展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过程和最终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鼓励学生、教师、同学共同参与到评价中,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化为主动参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并践行新课程理念,让教育从“教书”走向“育人”。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