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道战观后感
我接触过许许多多与战争有关的电影和书籍,可是在我的记忆中,还要数记录片《地道战》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这部影片记录了在1942——1944年间,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之下挖地道,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故事。
那时,冀中军民的实力十分薄弱,许多老百姓都在抗战的时侯英勇牺牲了。党和政府看到敌我双方的实力太悬殊,不能跟敌人硬拼,于是就和日军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这跟我们一般玩得“藏猫猫”的游戏可大不相同。这个藏猫猫就是冀中的老百姓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挖地道。当敌人来的时侯,我军藏在地道里出其不易的把送上门的敌人杀掉,就这样,我军大胜了好几场,敌军经常是大败而归。日军看到这种局势,心里也急了,心想要是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被我军“吃掉”,一定要想办法才行。于是就派了一小队人马“扫荡”起来,并找到了地道位置。虽然日军知道了地道,可是我军在地道内守着,只要敌人一进来,就来个“关门打狗”让他们有来无回。心狠手辣的敌人还是誓不罢休,竟然向地道里的我军放起了毒气来,不过不用怕,我们机智勇敢的冀中父老乡亲们早早就有准备,已经把那条地道报废了,其实里面早已空无一人。在冀中老百姓们的艰苦斗争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终于,我们打赢了这一仗!
我十分敬佩冀中父老乡亲们,他们面对着强大的日本法西斯,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运用它们的机智勇敢打败了敌人。而我们呢?在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面对困难呢?
有一次,我与同学们去爬山,我们刚刚爬到了一半,我就累得受不了,和几个同学们下了山;还有一次我做数学家庭作业时有一道题我不会做,就知难而退,把那一道题空了下来,等着老师讲了再做。冀中人民面对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都不怕,而我更何况是一道小小的数学题呢?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不能知难而退,要像冀中的老百姓们那样,敢于拼搏,敢于奋斗。
第二篇:地道战观后感
地道战,描述的是战争时期的一段经典故事。
一开片,黑白画面和嘹亮的红,深深地吸引了我。黑白之间,透露着闪亮的,是现在缺少的一种淳朴的韧劲;嘹亮红,唱响的是那一代的风貌,将我们引领进那段岁月,感受那段岁月人们经历的过往,或沧桑,或澎湃,或凄凉,或美好。但,那一段剪影却让我们看到了彼时中国的朝气蓬勃,看到了中国的勇敢与团结。
这是在1942年,高老庄的群众为了祖国,集智集勇,最终歼灭了敌人。在消灭敌人的过程中,高老庄的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进步,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是,就是胜利的支撑着他们,勇敢的力量在支持着他们。
最初,高老庄为了藏身,开始挖地道。村里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力量,初建成了地道。刚建成没多久,黑风口的日军就来袭击高老庄的,老村长为了全村人的安全去敲警钟而了自己。这正是祖国,把自己放第二位的思想的体现。老村长是勇敢的,的。
但是,由于地道工作不够完善,战术不够成熟,地道被。区长及游击队的及时赶到让幸免于难。通过这次教训,高老庄的吸取了经验和教训,采用了地上打和地下藏相结合的战术,来攻打和防御。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团结起来,集中智慧和力量,勇敢地面对比自己武装力量强大的敌人,即便一开始不会打,但是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进步的思想是可贵的,是值得敬佩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这种勇敢面对的思想和勇气。
后来,高老庄来了自称是武工队的几个人,不过,细心敏锐的高传宝看出了倪端,索性将计就计,将带入了地道,来个措手不及。当真正的武工队来后,他们带领高老庄的歼灭黑风口的敌人。
黑风口的敌人在和高老庄交战后,被狠狠地打击了。在这之后,黑风口的日军又想偷袭高老庄。高老庄的联合游击队和武工队,有勇有谋地歼灭了来袭的敌人,还消灭了黑风口的所有敌人。打了漂亮的一仗。
这是团结的力量,也是团结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一种,一种祖国,的。正是这种,让能够在武装力量超过自己好几倍的敌人面前,依然勇猛和坚强,并且战胜敌人。这是我们应该牢记在心,并且学习的。
第三篇:地道战观后感
犹记得看电影《地道战》时的画面:1942年到1944年,在冀中平原上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可恶的法西斯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时实施了“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广大人民群众被日寇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惨无人寰的毁灭。村子里,到处都是硝烟滚滚,枪林弹雨。老村长也不幸中弹身亡,直到奄奄一息时嘴里还说着:“坚持······坚持······一定要坚持······”,话还没说完,他便闭上眼休息了,永远,永远······看到这里,我一言不语,默默地沉思着·······多么坚强的战士啊!
当时,由于冀中平原军事力量极为薄弱,但广大人民一直坚守着“论持久战”的思想,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场生死之战。我方部队利用当地地理的优势,展开了“地道战”的作战策略。当地人民夜以继日的奋战,一边对付外界敌人,一边挖着“地下长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村子村子之间的地道挖通了。形成了一道让小鬼子闻风丧胆的“地下长城”。鬼子在中国地盘上到处像疯狗一样乱撞,从主动性改为被动性。这是歼敌的好时机。我方军队全军合作,一鼓作起。把小鬼子全部歼灭,老百姓一片欢欣鼓舞。
地道战的胜利,靠的是大家的智慧和坚持,尽管敌方有着尖端的武器和残忍的“三光”政策;尽管敌人狡猾奸诈;尽管我方人弱枪少,但最终还是歼灭了敌人,摧毁了敌人的猛烈攻势。这是一场历史性的胜利,更是一种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然而想着当时人民的英勇抗战,再看看自己,我真的是羞愧不已,他们从十几岁左右开始为祖国奋斗,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在枪雨弹林中,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切。我想我应该好好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新中国的再次崛起而奋斗!
第四篇:地道战观后感
今年我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我刚开始见这个此案已是黑白的不清楚便不太想看想让妈妈换一个电影,可是看着看着便被这部电影吸引了。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时期的革命电影,那时日本因为绝的自己强了便开始略、抢中国的地盘,中国的女人老人儿童八路军都是死拼搏死伤多人。而且日本还杀害了许多无辜的生命,后来因为中国没有人不的武器强,所以被打败了很多人都去当了汉奸,可是大部分人都坚强不屈用自己的智慧来与敌人搏斗。
人们在艰难中想到了地道,人们齐心协力开始挖地道人们将地道口弄的非常隐蔽的地方,而且还将家家户户都连在一起,可是因为不够完善被日兵发现了,他们往里面灌水、放烟、放火
后来,人民对地道更加的完善,他们努力的挖呀挖,而且还垒了好多墙,墙上有很多枪口,只要日兵一来便冲抢口中打枪打完后马上转移又重一个枪口打然后再转移。这一枪,那一个手榴弹,让日兵惊恐不已,不知要打哪里,地上还有地雷只要日兵一靠近就会爆炸,让日兵死伤无数,后来人们又打倒了日本的炮台,人们把所有村的地道都练了起来,还在洞里加了许多机关,而且防水、防火、防烟。
人们还建造了野外地洞,挖了许多出口,有的在地板上,有的在树洞里,有的在墙缝里。人们一步步向成功靠近,1945年人民们开始地道大战,联络各个村的民兵,还有特联合起来开始挖隧道。
隧道挖好以后,人们的生活方便多了。敌人来了,大家都躲在隧道里。敌人来了,我们出来正常生活。后来,狡猾的敌人知道村民藏在隧道里,就在隧道里放了水和烟。冀中聪明人把水引到枯井里,用挂板挡住烟和毒气。有了隧道,游击队和村民就可以防守和进攻。鬼子一进村,游击队就开火了。鬼子不知道往哪里开枪,也没地方躲,只能抱头鼠窜。即使敌人发现了道口,想钻进去,游击队也已经设好了陷阱,鬼子进入隧道,要么踩着地雷,要么被游击队伏击打死。我喜欢看《地道战》,因为它展示了我们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坚韧。
第五篇:地道战观后感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爱国主义的电影,有《巧奔妙逃》、《地道战》、《地雷战》、《举起手来》、《铁道游击队》《老少爷们打鬼子》……其中,我觉得最好看、最经典的电影就是《地道战》了。
地道战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这些地道设计巧妙,隐蔽性好,可以利用地道来保护自己,打击敌人。其中,我觉得影片中最精彩的一段是:有一次,敌人来扫荡,人们就躲到地道里。敌人就往地道里放水,人们就爬到上面的那层去,水流回原处;敌人放毒气,人们就把洞口堵住,不放进一丝一缕。鬼子的花招都是完了,现在该我们打了。民兵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把鬼子弄得晕头转向,然后在狠狠地打,鬼子只好撤退了,没想到他们的老窝都被我们端掉了。用地道这种地方来打鬼子,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足以体现他们的智慧,我可真佩服他们呀!
其实,在抗日战争中,体现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事例还有很多。如《举起手来》里的老大爷和两个孩子,想尽办法,巧妙地跟敌人斗争,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很机智,用黄豆向路面,阻碍敌人。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小兵张嘎》中的张嘎子,他既聪明又勇敢,一次又一次地跟敌人周旋。还有《铁道游击队》中的队员们都很机智……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机智和勇敢,镇静和灵敏。面对狡猾而又毒辣的敌人,中国人民想出了各种办法,把敌人打败了。在这里,我引用《地道战》中的一句解说词,“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这样的阵地,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我不禁为我国的人民欢呼,为人民而骄傲!
在战争年代,人民凭着团结、勇敢和智慧,赢得战争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在和平年代,人民,更是人民,他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贡献力量!我再一次为人民欢呼,为人民而骄傲!
第六篇:地道战观后感
《地道战》是一部1965年的经典老电影了,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众并没有向残忍扫荡的鬼子屈服,他们这群“土八路”用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操和一种你能够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运用自己的智慧,团结一致,不断改善他们的地道战战略,就像电影中说的“他们有他们的一套打法,我们有我们的一套打法。”事实也证明了,这精妙的地道战让鬼子进来了,一个也出不去。
正如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地道战这个方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如此神奇和令人惊叹的效果的,第一次地道战是失败的,被进村的鬼子弄得一塌糊涂。但是村民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他们越挫越勇,经过改良和设计,最后完成了进可攻退可守,地上地下都能作战,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构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构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和日寇巧妙周旋,最后打得日军节节败退,落花流水,最终成功占领黑风口据点。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高老忠,虽然他在整部电影中出现的时间很短,可他的大义凛然,无惧生死深深的震撼了我。在夜晚独自一人去散步的高老忠意外发现了来偷袭高家庄的日军,他奋力奔跑,只为了摇响警钟,告诉村民日军来了,快躲进地道。即使被日军发现,即使明白自己会死,他也那么毫不犹豫地,用力地去敲响警钟。身中数枪的高老忠依旧没忘向日军掷去一枚炸弹,死得何其悲壮,何其令人动容。
电影中提到一句话,“分不清哪个是百姓,哪个是八路军。”这句话是汉奸对日军首领说的,这句话应证了军民一家,这也正是共产党的特点。全国民众都在毛泽东思想的带领下,勇敢地迎击敌军,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对抗对方的劣势。哪个时候的中国并不强大,也没有先进的作战武器,但是我们有全民一心的意志力,精神的强大使得八路军最终战胜了日军,赢得了胜利。
第七篇:地道战观后感
《地道战》是怎样一部影片呢?今天下午,我带着“小问号”“走进”那炮火漫天的时代。想了解这部电影吗?那就随我来吧……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在1942年到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平原上进行了“大扫荡”。冀中的人民团结一心,同心协力,为鬼子布下了天罗地网。利用百里长的地道网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气和力量把鬼子打得片甲不留。
“咚咚咚……”一声声钟声带我们走了高家庄的土地上。看看那阴沉沉的天,简陋的房屋,那危机四伏的生活,我不禁想到了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它是这么的来之不易,是多少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着美好的生活。“老忠叔,我们应该靠挖道来打败鬼子。”电影里又响起了坚定的声音:“对,对,你说得对。”于是,大伙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开始挖地道,他们在平原上开凿着,家家相接,户户相同。方圆百里内地道口数不胜数,可能是橱子后面、炉灶底下、水井口里......神出鬼没。努力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战斗的胜利。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不怕劳累﹑辛勤的工作精神,我们要好好学习,不怕苦,不怕累,这样才学业有成。学习就像挖地道一样,只有不间断地挖,不半途而废,才能得到成功的硕果。看到这里,我真为那些不畏艰险的大伙而高兴。在大家的团结下,终于挖通了地道,大家欣喜欲狂,“乐”字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可好景不长,有一次,日本鬼子夜袭高家庄,被老忠叔发现了,他快速走向村头的大树下,敲响了钟声,告诉了大家躲起来,结果暴露了自己,壮烈牺牲,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大家幸免逃过了灾难,可老忠叔却再也见不到了。这让我明白了“人生价值”是为他人奉献爱心,献出自己的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第八篇:地道战观后感
朋友们,你看过地道战吗?这是一部老电影了,这个暑假我就看过了,非常好看。电影里面主要讲的是:1942—1944年,鬼子大量人马“扫荡”了冀中平原,他们的策略是“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可冀中平原的老百姓也不是吃素的,在敌人到来之前,提早挖好了地道躲了进去,并在洞口封好了土。可凶残的的鬼子还是找到了洞口,往里面灌水、放毒,地下的老百姓有些不是被毒气熏死了,就是被水给淹死了,到最后,鬼子见他们不出来,就无奈的走了。
经过这次扫荡,这些民兵们的队长有个看法,他觉得这些地道应该家家连、户户通。说干就干,这次连女兵都上阵了。挖的洞非常巧妙,马厩里,炕食槽,甚至可以在火炉里、在睡觉的炕上。不管你从哪个洞口进,想去哪一家都可以!地道里更为巧妙,一条路,有三四个岔口去,岔口里还有陷井,一不小心,你可能就会掉进深坑里去,所有的洞口都有一个隔板,地道里也有。隔板有什么用呢?它是用来防毒气防水的,鬼子一放毒或水,就立即拉下隔板,地道里还有管子,那是用来通报战情和命令的,一直通到地下三层。你可能会问,如果鬼子待在那个个村子里几天,他们怎么吃喝呢?这个民兵们也想到了,他们已放好三五天的粮食与水了,撑一阵没有问题。那有人还问了,他们不能光待着不打呀,这个问题也想到了,在家家户户上都有一片空地,那地方适合打阻击,为了在“天上”也能户户通,大家就用梯子连在两家之间,那样就可以灵活运动了,除了屋顶上可以偷袭、狙击,乡民们还想到了更巧妙的办法,比如:一面烂墙拿走一块砖头,在烂墙后面偷袭,无水的井与地道口连接,偷袭后可钻出来,推掉一块石头就可以大狙击,那样鬼子就猝不及防喽,每一次鬼子来几千人,回去时只剩几百人,看到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大家都会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我被中华儿女团结精神所触动。我也深信,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垮走过去,团结、智慧的中华儿女必将胜利!
第九篇:地道战观后感
昨天,我们吃完晚饭,妈妈决定给我们看一部老电影《地道战》。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42年至1944年,日本侵略军打着太阳旗在冀中平原开展“大扫荡”,还实施了“三光”政策来镇压中国老百姓。中国军民缺枪少粮,根本没有实力和日寇做正面斗争。于是,片中赵家庄的村长就带领村民们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那就是:地道战。
我认为地道战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在离地至少四尺的地下,村长带领村民们挖了数不胜数迷宫般的地道,家家相连,村村想通的地道,这些地道的入口也非常隐蔽,有的藏在热炕底下,有的藏在马厩的食槽下。就在大家信心十足,欢欣鼓舞的时候,日本鬼子带领着汉奸伪军悄悄的摸进了村子,赵村长及时发现了他们,他披着衣服匆忙跑到村头的大树下,摇响了警钟,村民们钻进地道藏了起来,可是赵村长却英勇牺牲了。日本鬼子扑了个空,十分气愤,发誓挖地三尺都要把村民们找出来,于是他们开始地毯式搜索,九个出口被发现了两个,日本鬼子往里面扔火把,放水,放毒,老百姓只能忍着。敌人走了,村民望着被毁坏殆尽的地道,思索改进地道的方法。于是,新的隧道拥有了防烟口,还有通水口,还在地面上建设了气孔和射击孔,躲避敌人的同时还可以打击敌人,是不是冷不丁的放上一枪,令敌人又恨又怕,但是却无计可施,最终把日本鬼子赶了出去。
日本鬼子们以为有了先进的武器,就有了优势和主动权,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觉悟了的人民群众,发挥了高度自觉能动性,运用了一切有利条件因素,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创造自己的优势和主动把日本鬼子赶入劣势和被动中。
革命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只要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就能创造出像冀中平原的地道一样的伟大奇迹。
第十篇:地道战观后感
昨天,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电影《地道战》,这部电影描述的是抗战时期,人民群众跟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
一开始,日本鬼子在村子里进行大扫荡,他们利用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来对待高家庄。赵家庄。和马家河子的村民。村民们饿的饿,伤的伤,死的死,村里鸡犬不宁。之后,毛泽东写来了信,信中写到可以用地道战来和日本鬼子打。高传宝觉得办法可行,就带领大伙把三个村的地下挖了地道,并连在一起。
“敌人又来扫荡了!”老钟叔一边敲着警钟,一边喊。大家一听到警钟,就一起下了地道。而老钟叔为了掩护大家却拉开了手榴弹,和日本鬼子同归于尽。日本鬼子发现了地道,就放火、放毒、放水。但最后鬼子被大伙儿用偷袭的方法打跑了。可高传宝说:“我们不能只防不打,不然会被挨打的。”于是,毛泽东来了信,信中写到地道还要加上防火、防毒、防水的道具。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高传宝把敌人引到了村里,敌人在地道里放火、放毒、放水,可都不管用。最后,高传宝带领大伙占领了敌人的军营黑风口,把敌人打得人仰马翻,死在村里。啊!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看了这部电影,我痛恨汉奸汤司令和日本山田队长的凶残,他们烧、杀、抢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真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而老钟叔舍身忘死的精神值得我敬佩。还有就是高传宝的智勇双全,特别是他面对敌人时的沉着、冷静值得我学习。
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任何想侵略别人的图谋注定是要失败的,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会形成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我们学生也应该像影片中那样学会团结,学会合作,这样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我们要记住这段历史,落后就会被挨打。我作一名学生,现在要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