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网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2024-01-10 14:03:33观后感访问手机版打开翻译

第一篇: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每次观看战争题材的电影,我总是抱着好奇之心而来,怀着肃敬之情而归,这次观看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也不例外。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然而朝鲜内战爆发,美军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国家领导人如何决策?战士们又是如何面对这一场战争?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在国力军备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开始抗美援朝。

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战士,有久经沙场的老兵,有初出茅庐的新兵,难道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不想享受和平年代的安逸生活吗?片中梁兴初因关闭电台拖延进军被彭德怀训斥时,他说了一句话:“部队战士大多参加过革命,好不容易看到新中国成立,想看新中国发展……”从这,我们感受到战士们也是人,也是有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他们每一个人也都想活着,幸福地活着!

追求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是每个人心底的愿望。彭德怀司令员说:“谁叫我们生在这个年代,就让我们这一辈完成吧,让儿子辈,让孙子辈过上安定的生活……”

志愿军战士们脱棉裤过江,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那冷冽的江水,突突的机关枪,头顶轰鸣的战斗机,还有装备强硬的坦克……那场景你就会体会到什么是枪林弹雨,什么是血肉横飞,什么是英勇无畏,什么是坚贞赤诚的爱!

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愿我们不忘历史,不忘先辈,好好生活,好好奋斗。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第二篇: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这场战争就像小孩挑战拳击冠军一样。当时才刚满一岁的新中国如何对抗得了先进工业化的美国?可是美国的手伸得越来越长,严重威胁到我国安全,这一战,中国必须出兵!

1950年10月19日,第一批入朝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奔赴朝鲜参战。《志愿军:雄兵出击》很好地给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情境,切实地向观众展现出中国人民的骨气和雄心,向最可爱的人们致敬!

该片很催泪也很有力量,真正从内容层面讲清楚了这场战争为什么打,以及打的过程,战役细节,尤其战术细节极其到位。看完之后就两个字“震撼”,震撼于苏联不借飞机,中国志愿军依然出战!震撼于七十二公里,十四小时的脚程!震撼于在美军的“圣诞攻势”下,中国代表团依然在联合国发出自己的声音!震撼于每一位志愿军盼望和平的心!

这部电影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英勇和决心,也让我感觉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但是我们生长在了和平的中国!

在松骨峰阻击战中,当三连连长戴如义在树下,面对着硝烟纷飞,满地尸骨,喊出那句“还有没有活着,活着的举手!”,看着地上陆陆续续举起的手,切实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顽强。

“祝愿世界和平,再无泪水,新中国万岁!”

第三篇: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志愿军·雄兵出击》讲述的是新中国志愿军出兵北朝鲜,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故事。特别展现的是志愿军第三十八团血战松骨峰和新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会议斥责美帝国主义等画面。

战场上,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美帝国主义现代化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丝毫退缩,在战火纷飞,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义无反顾,勇敢的冲向敌人的炮火,用壮烈牺牲换回节节胜利;外交舞台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从容不迫,掷地有声,勇敢斥责,赢得国际敬畏。正是他们的英勇无畏和不屈不挠,才赢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也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和平时代和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牢记使命,加倍努力学习,用我们青春的信念和力量,去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

第四篇: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昨天晚上去电影院看了《志愿军》这部电影,这场电影令我深有感触。其中,松骨岭战役,最令我震撼。美军根本没料到我军的伏击,但是仗着大炮飞机和坦克的多重加持,连续发动了五轮进攻,我们的战士奋力死守到底。当连长站在山峰上大喊:“还有能打的没有?”尸横遍野的焦黑色土地上颤颤巍巍举起的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以及他们抬起的焦黑的脸庞;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举起了手,和他庄严的脸……两处景象的交织和照应,让我为之震撼,一个是枪炮战场,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下同欲者胜”,这可能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好诠释吧。

戴如义连长独臂架机枪,最后遗体成了一座屹立不倒的雕像……指导员杨少成重伤被敌人包围后,毅然拉动了身上的手榴弹……敌军用燃烧弹将不大的松骨岭来来回回炸了几遍,38军三连的战士们从最初的150人,到最后只剩一人,这些烈士有的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姓名,但是我们永远铭记,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第五篇: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10月4日,我们小组成员相约观看了一场爱国电影。

这部电影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下,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助北朝鲜,抵抗美军侵略并在抗美援朝第一场战争取得胜利,随后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人掷地有声地控诉美国的侵略罪行的故事。

在影片中,未能及时逃出而牺牲的毛岸英,高瑞欣;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第一战的胜利;战争前,3连孙醒等三人的谈话;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掷地有声的控诉……这每一个场景都足以让人泪目。

什么是中面面孔?风雨砥砺,责任如磐;千击万磨,使命在肩。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些生动的面孔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他们的样貌就是中国面孔!

奋斗正当时,青春正当势。勿忘中国面孔,学习时代楷模!以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

第六篇: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国庆遇上中秋,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节日的氛围,五星红旗到处飘扬,一片安乐祥和,这盛世,从何而来?

看完《志愿军·雄兵出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何要打这场如此残酷的战争?那一幕幕战火纷飞的镜头,沉浸在这段用红色鲜血填充的历史中不能自拔,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

战争,永远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那么多无名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每一位都值得雕刻!当他们跨过鸭绿江时,每往前一步,都是在和故土亲人告别,有股悲壮从屏幕中溢出来……

在松骨峰战斗中,当连长戴如义问还有人活着吗?还有人能打吗?一只只血肉模糊的手不断缓缓举起来……我想历史上的松骨峰之战比屏幕上残酷百倍,读读当年魏巍的战地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今天电影里所重现的画面,就是这一场松骨峰战斗。用几乎全连牺牲的代价挡住上万的敌人疯狂进攻……他们用生命谱写战歌,令人泪目的一幕幕,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打出了希望和未来,他们踏过荆棘,让我们能走上坦途,人民志愿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只愿我们不负华夏,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

第七篇: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陈凯歌之新作品《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比较忠实再现抗美援朝军史之作品。主要反映了首战及第二次战役。特别是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这些经典战争画面,基本围绕史实展开。

出兵前,中美两国经济及军备对比之悬殊有比较清晰对话表现。但新中国依然决定出兵援朝,由此更加突显了新中国敢战强国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之勇气。

就电影艺术而言,此片以志愿军指战员“群像”呈现为主,对历史人物个性塑造、勾勒并没有采取深度化。银幕上出现的志愿军诸多将领都是新中国赫赫有名的将领。稍为令人眼前一亮的人物可能是由辛柏青饰演的虚构的李默尹。这位“老红军”串联起“全景式叙事”。辛柏青演战争片不多,有印象的是电视剧《中国兄弟连》。儒雅而不失霸气的气质在李默尹角色上有所体现。

有限的深度的对话不多,但也代表了导演那代人对抗美援朝骨子里的理解。群像,并不仅仅是画面“人多”。过于史实式叙事,有四平八稳的心态。但不容置疑,此片是诚实之作,尽可能全方位地呈现这场“立国之战”的现实意义及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抗美援朝,这一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立起了中国人的脊梁骨。

第八篇: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走出电影院,我的心依旧久久不能平静,心里像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沉甸甸地令我喘不过气来。虽然外面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虽然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街面上热闹非凡,可我的心依旧沉浸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抗美援朝的战争之中,眼前依旧浮现出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英勇无畏鲜血淋漓血肉模糊的悲壮场面……我不再去想今天的电影院与我小时候的电影院相比有着天壤之别的奢华环境,不再去回忆当年简陋电影里座无虚席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的画面,更不会去想四十年前电影院的座位与今天电影院的座位相比是多么的简陋……我只想到那场战争的惨烈、牺牲了我们多少中国人民的好儿女、牺牲了多少年轻力壮青春焕发的年轻人。他们中间有的还是尚未长大的孩子,他们是那样一群朝气蓬勃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当战争快要打到家门口的时候,他们忘记了自己还是没有长大孩子,忘记了自己是父母的希望,忘记了自己是妻子等待回家的丈夫,忘记了自己是还没有出生婴儿的父亲……多少父母在这场战争中永远地失去了他们的儿子,多少个妻子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她们心爱的丈夫,多少个孩子在这场战争中永远地失去了他们的父亲……

我的泪伴随着心痛默默地流出眼眶,我的泪在一次次的呜咽中流向心里生生地咽了下去。我知道我笨拙的笔端无法描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无法让那些倒下去的生命在我的文字里让他们安详地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我抑不住内心对美帝国主义悍然出兵朝鲜挑起这场战争的阴谋与以此来侵略我中华领土的愤恨,任由涩涩的泪水一遍又一遍地流淌。我听见电影院里有微弱的声音在哭泣,我听见人们与我一样偷偷地用纸巾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1949年,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百业待兴”的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国军队屡屡在中朝边境上蓄意妄为地挑衅,民宅民居遭轰炸,贫民百姓无辜惨遭枪杀,尸首异处遍地硝烟,苦不堪言。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捍卫新中国长久的稳定,1950年10月,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英明果断的决策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抗美援朝”战争拉开了序幕。这是一场举国之战,更是一场保家卫国之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致使朝鲜内战全面爆发。9月15日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在韩国仁川登陆,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9月30日北京怀仁堂,毛泽东主席在军事地图面前神情凝重地吸着烟,机要秘书一路小跑不断地向主席递交朝鲜方面的军事情报。10月19日彭德怀奉毛泽东主席令亲自率领并率先从与朝鲜有着一江之隔的辽宁安东(今丹东)跨过鸭绿江,大批志愿军也由此集合过江。

历史记载的松骨峰战役,是入朝志愿军打响的第二场战役中的战斗。在1950年11月寒冷的冬天,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奉命抢占松骨峰北侧的无名高地,其目的是拦截和击退南逃的美军,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中的胜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场战斗,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面对冰天雪地的寒冷和美国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大炮从不畏惧,他们面对美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优质的作战服装,以一当十百千的力量,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像一群勇猛的雄狮,躲飞机的轰炸、滚坦克的碾压、刺刀见红的肉搏战……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啊,杀红了眼睛也要和美军同归于尽。我的心在猛烈地跳动,我在心里不停地叫喊:快跑、快躲,快疏散、快趴下……

当影片放映到最后,1950年11月28日,伍修权将军作为新中国派出的特派代表,走上联合国安理会坐在发言席上,用义正言辞的口气严厉地指出:“我现在带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代表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民,在这里控诉美国政府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是非法的和犯罪的行为”时,我的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

这是一部极其有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影片。光是在这些数字上,我们就应该记住这段光荣的历史:1950年11月30日,3连以百人之力,击退了数千人美军的5次进攻,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松骨峰战役全连牺牲111人,仅7人幸存。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被作家魏巍写成了著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也只有他们才配有这样殊荣。

“若有战,召必回。”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