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网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从出生到独立读后感1000字

2024-01-31 00:33:42读后感访问手机版打开翻译

第1篇:从出生到独立读后感

《从出生到独立》是一本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书籍,它的所有内容都是根据孩子的出生、成长、独立这一系列过程来进行编写的,包括了孩子任何阶段会出现的典型问题,还有如何去解决的方法。

不得不说,《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是父母的福音,特别是作为新手妈妈,它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让新手父母不用再焦虑。

新时代的脚步不断的发展,新科技不断更新换代,孩子从踏入小学开始压力和重担也随之加重,周内放学不是作业就是家长额外给孩子买的辅导资料,周末又是各种辅导班,孩子自然就会发脾气。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一个感兴趣的知识点:如何应对孩子乱发脾气。要知道,很多时候孩子一旦哭闹不停,家长无非两个反应:

1、哄着,要什么都可以满足;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孩子拿捏住弱点,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时,就会大发脾气,甚至躺地上打滚耍赖。

2、吼着,看到孩子哭闹不停就没来由生气,甚至还得吼孩子几声,可是这样做之后,孩子会变得敏感,甚至软弱,会开始产生一种错觉——在家里表达情绪是不对的,慢慢孩子的情绪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

其实啊,孩子乱发脾气是非常正常的,特别是学龄前的孩子,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情绪控制方面都没有很成熟,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时期会比较爱发脾气,这个一定要去正视,不要去忽略孩子。

1、给孩子一个拥抱

父母的拥抱总是温暖的,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体温,孩子的情感也会受到一次温柔的冲击,这样有助于孩子卸下被怒火包裹的外衣。

2、耐心询问

提问永远比训斥更有效,当孩子发脾气时,向孩子温柔提问,可以降下防备心,并且可以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从而认识到语言的沟通比发脾气、打滚更加有效。

3、不要妥协

当孩子哭闹时,就以满足孩子要求的方式去换取他们停止,那么这就相当于许可了,孩子可以用这种行为去得到想要的东西,只会让孩子增加这种情况的发生。

4、家庭成员要在规则确立方面保持一致

很多时候,在一个家庭里,总会有一两个破坏规则的大人,在孩子接受教育时横插一脚,护得紧紧的,这种情况最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会觉得父母长辈的话无用,理直气壮地忽视规则。

所以一定要和家庭成员达成一致,才能将正确而清晰的信号传递给孩子,规则才会在孩子心里发芽。

总之,不论你是孩子的家长、老师、还是对育儿、教育和心理感兴趣的人,入手《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都会收获对孩子更多的了解和理解,读完这本书自己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如何对孩子的爱做到有的放矢,也能让自己为孩子付出的努力再也不会白费。

第2篇:从出生到独立读后感

这本书《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告诉我们孩子从出生到独立,学业不是全部,身心健康、家庭稳定更重要。

幼儿时期安全感建立来自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安全感是儿童一生发展的基石,何谓安全感?安全感放在孩子身上,是指孩子感觉到被爱,表现为胆小怕事,抗压、抗挫能力差等,成年后更表现出不能独立生活,性格缺陷,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有安全感的孩子勇敢,独立,有很好的受挫能力和抗压性。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多陪伴孩子。

这本书告诉我们孩子的生长在不同的阶段的心理需求,父母要学习不断的调整亲子模式“父母也要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如果我们想要正常生活,那就需要常常在快乐,充满爱心正能量的关系中成长。

这几天读了《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自己还是读的有点晚了要是早点看到这本书多好,里面的内容太多太多触动到我了,比如第二段说如何平复青春期那颗“躁动”的心

有段诗中写到:“鱼说,你看不到我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的心中。”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是诗中的“鱼”,家长以为自己是装着“鱼”的“水”,但鱼是鱼,水是水。很多父母可能跟我一样觉得懂自己的孩子,怎么会不懂呢?那是在身边看着长大的孩子啊。但是孩子却总抱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形式成自我认知,他们表现不再顺从,开始叛逆,他们想要彰显个性,需要被认同。《从出生到独立》提出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及时调整重心,对他们这个阶段的认知也要“与时俱进”跟上他们的步伐。否则就会被排斥,亲子关系僵化,冲突不断。这本书开头提到的几个悲痛事件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如何调整重心,与时俱进,我是这么认为的:首先,充分理解孩子,学会倾心倾听。是指听不是做听的动作,而是做到放下手头的事情,表现出真心关注孩子所说的话,并做出及时反馈。

其次,面对孩子的过失,能够理智、有控制地面对。注意说话态度和方式,避免孩子因情绪失控而冲突。因父母情绪失控而发生的悲剧也屡见不鲜,一个初中生因为假期没有管理好时间,沉迷游戏,开学时作业父亲发现其作业没有完成,大发雷霆,在不理智情绪的推动下孩子一气之下跳楼。

在这里我想说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在孩子的眼里,这份爱却被加了条件。父母和孩子之间却被加了条件。父母和孩子缺乏有沟通,互相不理解,导致无法挽回的结果。是这份关系中的父亲如果早点看了这本书,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件事了!这见识后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父亲还是母爱必须做到遇事要冷静,多和孩子沟通。

总之,不论你是孩子的家长,老师还是对育儿、教育和心理感兴趣的人,入手《从出生到独立》的这本书,都会收获对孩子的了解和理解;读完这本书会让你对孩子的爱做到更好,也能让你为孩子付出努力再也不会白费,让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探讨吧!

第3篇:从出生到独立读后感

《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生活案例,来引导家长们的育儿感悟。这本书也为家长们建议了如何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中,采用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的育儿方法:父母就是榜样,态度决定一切,空间决定高度。

1、从出生到独立的整个过程中,父母就是榜样。

《从出生到独立》里强调了孩子的心身健康离不开父母和家庭。老话说,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过千言。

父母的成长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才是孩子人生历程中的第一条起跑线。每个孩子都要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比如: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离家独立期等。指导父母如何面对自己,才能更有效地面对孩子在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情感和安全感是解决任何问题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的先决条件。父母的爱是一种承诺,但不是压力。可是,很多父母爱得太急功尽力,结果功亏一篑,还满腹牢骚。父母抱怨孩子不懂得尊重家长的一片苦心!可以帮助父母更科学地学习养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提高自我的认知,做好孩子们的领路人。

2、从出生到独立的各个阶段上,态度决定一切。

父母有抱怨的情绪,不代表不是好的父母。孩子闹情绪,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为了表达感受和需要理解。其实,成人和孩子有同样的需求,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情绪变化也是个性变化的不同体现。如果家长们带着情绪来解决孩子的情绪,可想而知的结果是适得其反。这本书分析了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随着心智的发育,反应在情绪变化上的不同表现。那么,父母要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问题?引导父母如何调整自己的态度,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处理好孩子情绪的关键。态度决定一切。

3、从出生到独立的成长环境里,空间决定高度。

父母总是说自己把所有的爱和心血给了孩子,所有的严苛都是做父母的责任,唯一的目的就是为孩子有出息,将来位于不败之地。可是,正是这种态度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空间,让孩子们失去了成长的高度。生活不只是分数和才艺,还有更重要的是热爱生活的态度。夹缝求生的小苗,肯定没有广阔田野里小苗茁壮。空间决定了高度。给家长们分析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需要的成长空间和环境。这就好比种在小花盆里的小树长不高。家长需要学会适度放手,给孩子自由思考,灵活选择,学而时习之的机会。

《从出生到独立》是一把打开父母心门的钥匙。相信看完这本书以后,读者会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知。这本书可以帮助父母们为孩子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能够和孩子和谐相处,还能引导孩子愉快而有意义地长大成人。

第4篇:从出生到独立读后感

《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让我学习如何正确地参与孩子的心理成长,提高养育认知,成为一个优秀的养育者。

与其说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不如说孩子也在陪伴我们,我们爱孩子,孩子也更爱我们。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升级成了父母,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为人父母,应该要怎样做。包括我自己的父母亲,我总感觉他们自己好像也没有太多的经验。

能够把我的孩子养大,真的是全凭一个“爱”字。因为爱,要不断的学习,应对各种我们人生中出现的问题。还好,我是一个学习型父母,学习,不断的学习,才能应对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做一个学习型父母,在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时,就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父母,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也没有人一出生就懂得做个好孩子。所有人都生而不完美,父母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才不会要求孩子做到完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懂得尊重孩子,尊重他的成长变化,关心和帮助他的成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

独立就是要学会成为自己行为的负责人,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学习过程。只有她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才能慢慢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

在我的女儿成长过程中,我要求她们独立,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并且能独自处理自己的生活。

居里夫人说“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所以,我的女儿很小就学会了自己煮饭,自己洗衣服,自己独自上下学,并且掌握了很多技能,游泳、轮滑、舞蹈、做手工等。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一定依赖别人。所以不断增强她们的独立精神,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要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怎么办、失败了怎么办,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行,在安全范围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掌握解决事情的方法。

孩子与父母只是人生中一段路程的同行者,不必强求自己,更不必强求孩子,彼此健康地活着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也是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

在《从出生到独立》一书里,作者所引用的纪伯伦的诗《孩子》,写得非常深刻。

你的儿女,其实并非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守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远又快。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愿我们都能成为纪伯伦诗中那支“无比稳定的弓”,成为孩子心中最明亮的灯塔,无论他们航行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第5篇:从出生到独立读后感

这几天利用空余时间,认真研读了《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触动很大,深深地感受到养育孩子真是一场人生自我的修行。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每个家庭的未来与期望,父母把孩子生下来,不光要把他们养育长大,更负有教育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责,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是天生的教育家,作为父母应该通过书籍学习一些育儿的知识和方法。

本书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对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一一作了解答,书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维度来解决育儿问题,减少父母的焦虑感,为新时代的父母引导、教育孩子指明了方向。

书中的案例分析贴近生活,有些场景甚至很熟悉,就像发生在昨天。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孩子不听话,都是孩子的问题,看完这本书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父母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要求孩子的同时,我们自己要做榜样,循循善诱、身体力行,主动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学会倾听,让镜子作用扩展为养成好习惯和建成好规则。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一项大工程、更是一个斗智斗勇、劳心劳力的过程,现在的孩子既要养,更要育,不仅要育德还要育才。所以家庭教育应该给孩子一个人生支点,给孩子一种品格、一种能力、一种习惯,从而给孩子一生的支撑。在这过程中,爱是亲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好的养育方式,是把爱贯穿始终,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从小缺少爱的孩子,会缺少自信和安全感,产生自卑心理,有些甚至会形成孤僻的性格,这些往往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直接影响他的人生和前途。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知道怎样去爱孩子。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通过有效途径表达出来,例如爱的话语、爱的照料,要让孩子能够体会和感受到,这样,爱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爱才会收到正面回应。

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一直是在不断地探索、学习和改进,一边吸取其他家长的宝贵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我们的教育也要遵循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跟从。家长要学会在与孩子相处的生活点滴中去体会、分析、总结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经验。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父母,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要学会换位思考去理解孩子,要拥有足够耐心去倾听孩子,让孩子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更亲密、健康、融洽!

第6篇:从出生到独立读后感

《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特别适合推荐给广大学龄儿童的父母阅读。

因为家里有正在读书的小学生,所以在这个暑假,有幸得到老师的推荐,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每个家庭都有学龄儿童,大家大抵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好父母,我也是如此。

那么,什么样的父母才是学龄儿童的好父母呢?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呢?

作为父母,我们大多是三四十岁的成年人,我们大多是职业大军中的中流砥柱,也是集自我期望和他人期望于一身的人,我们承受来自社会和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实现理想,夯实基础,创造生活,上有老下有小,是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羽翼一天天的丰满,思想也在一天天的成熟。因为有了孩子,我们的社交方式,工作安排,生活作息以及家庭分工也都不同了。每天看自己,看孩子的眼神,说话的语气、语速以及行为动作,甚至内在的思考和判断,都发生了好与不好的改变。

真的就是这样,渐渐地我们发现孩子每天的进步不再那么大,不再那么令人欣喜,相反,每天都要回应孩子的各种诉求。比如一起做作业、陪孩子一起做手工。此外,还要不自觉、不情愿地关注家长群的各种信息,放下的是玩具,拿起的是书本和作业,加入的是这样、那样的群。孩子成长的烦恼,就是为人父母的烦恼,也就是家庭日常生活的烦恼。

所以,我认为作为学龄儿童的家长,应该树立以下几个观念:

一、没有所谓的“起跑线”,只有行走的姿态。在这个世界上,除去所谓的天才,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所以作为家长,更应当清楚意识到这点,及时订正自己的姿态,调整心态,才能为孩子点亮前进的启明灯。可以说,只要人生继续,龟兔赛跑的故事永远都会上演。

二、小学是以人格成长为内核的,不是知识与分数的基础教育,小学也是孩子无意识成长和有意识成长叠加的关键阶段。从前,人们习惯于把孩子上大学之前的教育视为其走向社会的准备,如今更多的人意识到,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是人生不可或缺、不可逆转的组成部分。我认为每一段人生都要有不同的价值,都要用不同的方式度过。

相比较于成绩,我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的善意一定多于恶意,同学的恶作剧一定多于故意伤害,家长的鼓励与肯定一定多于否认与不理解,孩子应该是在一个安定、快乐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从出生到独立,孩子的发展其实是父母与孩子的共同发展。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体本身,还有家庭环境。父母要学会配合不断地调整亲子模式,如果想要正常生活,那就需要常常在快乐,充满爱心的关系中互动!

希望我们养育孩子的家长朋友,能好好读读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让我们一起学习,做一名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