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交流会心得体会 篇一
在当今社会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企业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而进行的有关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用有力的措施,去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了解和利用安全管理理论也有助于企业日常工作的管理和不安全风险的把控。通过结合企业基层和现场实际需求可以将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大致分为三方面:
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现今企业对事故理论的认识上主要是经验论和事故论,历来采用一种逆式思维(即从事故后果到原因)来研究和分析,这种表现为比较被动和滞后,长时间形成了头疼医疼、脚疼医脚、就事论事的研究办法,并未对事故本质做过多的认识,只有对事故本质和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才能长时期的预防事故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提供企业安全生产的理论依据。由此产生了事故发生后的管理模式,四不放过的原则(即发生事故后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就是我们现今事后管理的依据,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为何又发生类似事故的原因,即事故责任人员处理过了,有关人员受到教育了,针对事故的整改措施也落实了,事故发生后事故原因也查清楚了,但以点带面,是否反映到其他相关的事情上,比如我们运行人员日常操作中出现了操作错误,虽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和教育,分析了原因,下发了整改措施,但是日常操作执行的操作票是否有问题,如果没问题是否所有的热机和电气操作票都没有问题,是否操作票库中的票涵盖了所有的日常工作,所有操作票的执行是否规范合理,人员的安排是否合理等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重新考虑,而不能只分析到本次事件的原因后就到此为止,不去继续考虑下去,一定要排查全面、细致到点。我们平时经常做事故预想,但很少去考虑如何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也就是事故发生后的整改措施的落实是否到位,不只是针对这次事故,而是我们的其他日常工作不能再出现任何差错才能算到位。
事故的发生是不安全隐患的积累,对隐患的管治还是要从集团公司一直倡导的"人机环管"方面去考虑,人员的健康和疲劳程度是需要我们进行自我调整好,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安全行为是需要我们各级管理人员长期的不间断培训来培养,人力资源的大力投入会有很好的回报,机组设备的安全需要我们掌握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周期,以延长安全使用寿命,机组排放严把关,保护良好的环境,各级管理上一个台阶,把控好中间环节,努力就有收获。
二、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
电力行业危险无处不在、风险时时并存,所以我们要分析危险的存在才能及时阻止其发展蔓延,这样安全事故就不会发生。我们日常工作中很少去主动想像身边的危险和风险,要形成一种风险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刻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所谓危险的存在即危险源,比如我们工作现场中的油罐区、氢站、氨区、锅炉的燃油管道、制粉区域、各种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等等,平时就要在脑海中对这些危险源有较高的警惕度,加强巡回检查的同时也要避免不必要的停留,此外,危险源现今又引入了有害物质的泄露、散发、和意外释放的可能,比如我们的机房内、外氢气管道区域、磨煤机房的煤粉管道区域、高压给水和蒸汽管道附近,涵盖的面积也越来越多,同时也说明危险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会很高,这都给我们日常工作和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促使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控制风险的力度。首先从设备的方面采取措施,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巡视检查,从中发现缺陷、隐患,严格执行运行巡回检查制度和缺陷管理制度,合理判断缺陷的类别,及时消除缺陷,攻克危险点。其次从人员的方面出发,在生产工作中要严格实行"危险点控制",对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点部分列出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工作票和操作票的危险点分析和控制严格把关,对危险点分析和控制的不足及时给予补充,我们平时办票工作中经常只看两票的内容而往往忽视了危险点分析和把控,这是不可取的,要养成良好的办票流程的习惯,并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再次对现场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要让作业现场符合安规的要求和规定,同时要让作业现场符合文明生产的要求,环境卫生要达到标准,不能一味的追求工作进度而忽视了文明生产的要求,要做到两不误。最后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照管理制度进行控制,根据工作现场的变化及时修订生产工作中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要在生产现场中寻找薄弱环节加以控制,特别是基层班组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没有我们就没有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念,每天面对各部门人员和事情,及时沟通,做到"铜头"(即勤思考)、"鹰眼"(即多看不放过任何细节)、"顺风耳"(即多听其他人的反馈)、"蛤蟆嘴"(即多与上下级沟通)、"飞毛腿"(即经常深入现场),这样管理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三、具有科学的风险观
风险即发生某种损失的可能性,但没有转化为现实,转化为现实就变成了事故,所以我们要将风险控制住而不让其转化为事故,毕竟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事有风险,无处不在,时时有风险,无时不有。我们从事的就是高风险的工作,承担的是高风险的责任,就要有一定的科学的风险观。首先要直面风险,与风险同行,有时甚至要冒点险,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安全生产和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不能因为两者有矛盾的冲突点而极端的认为只能做到其一,工作中不能前怕狼、后怕虎,怕有风险就不去做、就推诿,这是不可取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的,任何成功的创造也都是需要通过冒险完成的,头脑中要有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冒险是人的必然选择的意识。其次降低风险,使风险可以承受,要求我们做到风险管控三部曲:识别风险、消除能消除的风险(即缺陷)、控制无法消除的风险(即紧急突发情况),比如我们工作中汽包水位计泄露需要隔离,因为有烫伤的危险我们就不去做是不可取的,终究要隔离才能处理的,所以我们在已经了解了存在风险的前提下,要穿好防护服消除风险,打开前后门留好逃生通道,控制紧急突发的危险,就可以操作了,这就是科学的看待风险后的做法。再次不要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增加事物的安全性可能反而让它们变得更危险,比如自动、保护装置安全可靠性和投入率提高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我们运行人员日常监盘、巡检质量和事故情况下的正确处理,以及使用标准票后,如何确保系统异常后的正确和快速的操作。这些就要求我们安全生产工作要软硬结合,不要只是一味的增加安全硬件的投入,而忽视了安全培训的工作,培训到位才能做到万无一失。最后作为班组管理人员不要认为其他人和自己一样具有同样的危险识别能力,不可高估员工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要切实做好"三讲一落实"工作,要正视人员安全生产上的不足,不存在过分依赖思想,正视当前,估计超前,才能真正管控好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真正做好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平衡还需要我们下很多功夫,做很多工作,结合新《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四个新",树立新意识(法制意识、红线意识),形成新常态(依法合规、依法治安),追求新变化(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最终达到新要求,即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而奋斗。
安全管理交流会心得体会 篇二
幼儿园每学期开学前应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一次集体性的安全培训,培训人员可以是本园安全管理干部,也可以是外单位的专业人员:培训内容和形式有面向全体的安全制度学习,也有针对岗位的安全操作流程学习和专业常识学习,等等。平时工作中,还应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各种临时培训,可以通过会议传达、文字提醒、口头交流、自学资料、张贴安全剪报等方式将各种涉及安全问题的新闻、消息、要求等及时向教职员工传达。如:每次家长开放日前将相关要求及指引张贴在员工通知栏,提醒大家做好工作;没有时间组织集体学习,可以把学习资料张贴在通知栏提醒大家自学,自学后要在资料下方空白处签名;报纸杂志刊登了与幼儿园工作关联的安全事件,可以剪下来,写上批注张贴出来,提醒大家注意防范;检查工作时发现问题,及时与当事人交流,如觉得属于共性问题,再以通知的形式告诉大家。
2.提醒教师家长共同指导,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在狠抓安全管理的同时,应针对孩子年龄小、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的特点,将安全教育作为中心任务,提醒教师开展相关教学主题,寓安全教育于活动中。此外,在不同时期发放致家长信,提醒家长在做好孩子的保护工作之余,还应帮助、教育孩子学习相关安全知识。
●加强检查,排除隐患
1.做好常规检查。
(1)提前做好开学检查,确保开学安全。先要求各班各岗位组长组织组员做好本区域的安全自查工作,上交自查结果,再组织安全小组成员针对幼儿园园舍、教学设备、玩具设施、消防设施、学校食堂等逐一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及时整改,确保开学时所有设施能安全使用。
(2)按时月查、经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重点安全部位,强化警钟长鸣意识,做到时时检查。处处留心,严加防范。如:厨房工作操作流程检查、幼儿一日生活管理检查、幼儿盥洗环节检查等,要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
(3)认真做好半日定点检查,发现操作隐患,及时调整设置。随机检查较难发现的细小隐患。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甚至需要动手操作才能发现问题。因为定制度的人不一定熟悉相关工作,靠的是借鉴和判断,有些制度不一定适合所有范围,它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特殊性。例如:厨房洗菜操作流程规定:一洗、二浸、三过清。可是检查中会发现,这样的流程不规范,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受环境影响现在的蔬菜普遍较脏,一洗、二洗之后水还是脏的,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水清后再浸。
2.利用资源开展细节检查。
(1)通过监控设备的录播回放功能,做好检查工作,帮助员工建立持续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提醒员工利用监控的回放功能帮助自己查找工作中的安全漏洞,及时调整并纠正。
(2)利用保健医生填写的“幼儿意外事故登记表”发现潜在隐患,及时提醒纠正。“幼儿意外事故登记表”要求医生如实填写幼儿在园出现意外的地点、原因、情况、处理方法及所属班级。通过对比可计算各班级出现事故的频率,了解各班的安全管理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查找事故原因、地点,发现隐患,改进班级安全管理工作。
●执行制度,强化管理,注意总结
1.明确制度,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认真阅读幼儿园员工手册上的各种制度,尤其是涉及本人岗位的各种相关制度,必要时可以通过考试、巡查形式加以检查。与全体教职员工签订相关的安全。
2.强化管理,注重指导与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认真记录,月末汇总公示,根据情况评定月奖金。
3.注意小结和汇总。如:将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疑问或心得都记录下来,归类汇总,以便需要时翻阅;将各种大型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找出解决办法,下一次再进行同样活动时提前张贴告示,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立足防范,重视提示语
安全管理工作教育为重,预防为主。防范工作做好了,意外事故自然远离我们。在实践中,我们感觉提示语管理法最为方便有效,即在有需要的地方张贴醒目的提示语,以提醒幼儿、教职员工甚至外来学习、参观的人员共同了解、执行相关的安全规定。
安全管理交流会心得体会 篇三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员工不受伤害、确保财产不受损失,确保生产安全顺行,结合球团车间生产形势,在这里我浅谈一下车间安全管理建设方面的意见。
一、人的管理。对新工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让工人了解车间及自己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在工作中对员工进行安全记分考核,记分达到一定分值时进行再次安全培训,必须扼杀一切不安全行为的苗头。安全管理靠大家监督,但说到底还是靠自己,我们管理人员必须从工作中和生活中告诫员工,事故猛于虎,一人出事公司受损,家庭动荡,只有让每个人抱着我要安全的思想去工作才能有效的抑制事故的发生。
二、设备的管理。严格按照“五定”原则做好设备的点检维护工作。一是做好专业点检,二是员工在班中及交接班的时候的点检。一旦发现设备运行异常便可及时报告、及时维护。小伤不能拖,日常维修安全系数远比急停抢修的安全系数高,我们要从设备的点检着手,及时发现、分析、处理设备故障,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抢修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安排、设备操作培训或理论培训,以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三、环境的管理。环境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作为生产车间管理者,应结合“6S”管理理念,结合车间实际,以现场管理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管理细则,通过自查的方式。展开现场排查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地面翘起一根钢筋,我们也应该及时割掉。
四、操作管理。要求员工必须以操作规程为标准,做到思想统一,操作统一。避免操作失误带来安全事故。同时,车间加强“双述”工作的抽查,让每位员工明确自己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五、培训管理。对事故案例进行学习,让员工自己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何避免。提高员工的防范能力,同时给每个人敲响警钟。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程,仅靠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车间管理者一定要认清肩负的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很抓安全管理过程,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工作氛围,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