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网实用文档工作计划内容页

局脱贫工作计划

2024-01-26 20:20:24工作计划访问手机版打开翻译

局脱贫工作计划 (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重要安排部署,县行政审批局将坚持以精准脱贫为主基调,特色产业为主路径,助农增收为主目标,整合挂包驻帮力量,深入推进六个精准、分类落实五个一批,切实增强帮扶工作实效,全面完成所帮扶的贫困村、非贫困村、三边村的各项帮扶任务,实现村村高质量脱贫,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本单位帮扶实际,遵照全县脱贫攻坚总体要求,特制定2022年度帮扶工作计划,请各驻村帮扶第一队长、队长、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和挂联村四个好脱贫目标,坚持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坚持沉下去贴着帮、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改善贫困村条件,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推进贫困村加快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打好脱贫攻坚决胜战。

二、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一超六有问题,夯实基础、巩固脱贫成果和谋求持续发展。帮扶责任人按照全县统一要求,切实做到对帮扶対象三清一全,积极宣讲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助力脱贫,助力增收,并提升巩固脱贫成效,使帮扶户不返贫。

三、帮扶计划

(一)细化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局机关党员干部以一对x结对帮扶形式,每周1次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看望和帮扶,主要工作是走访了解情况,分析帮扶对象致贫原因,制定和落实帮扶计划,坚持扶贫与励志结合,日常帮助和临时救济结合,物质帮助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着力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贫困家庭存在的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要加大扶智力度,提高致富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要按照五个一批帮扶措施,细化帮扶措施,做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就业扶持帮扶,对有因病、因残的贫困户给予医疗救助帮扶,对无房户、易地搬迁和灾后移民实行危旧房改造、重建工程,对精准识别无收入来源的贫困户进行低保兜底,保障贫困户基本生存需要。

(二)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思想教育。各帮扶联系村要成立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利用群众大会、院坝会及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各级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充分利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典型、悟得透的事理,能接受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贫困户的思想意识,帮助贫困户树立新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思奋进,发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主体作用,防止脱贫后返贫。

(三)狠抓基层党建,发挥党员示范。一是帮扶xx村、xx村、青松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三重一大三不三议三自主三双向一质询等村级党建管理制度,实现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清正廉洁。二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相关活动,通过老党员带动年轻党员、局机关党支部结对帮扶村支部,搭员帮扶平台,提升党员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帮扶优秀农村青年、返乡回引人才并在其中培养1—2名基层党建的后备力量,不断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的文化年龄和知识结。四是督促指导村两委切实整改专项巡查反馈,季度检查发现,日常工作存在的各项问题,做到有台帐、有措施,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充分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四)抓好基础建设,助力脱贫攻坚。一是村办公阵地扩建。帮助xx村完成村两委办公阵地扩建100平方米,xx村完成村两委办公阵地扩建90平方米和青松村阵地标准化建设,争取在6月底前完工;二是抓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对现有饮水工程管护,确保群众有安全饮用水,同时完成村集中供水全覆盖;三是加快实施危改工程。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在2022年4月底前完成xx村13户农户,xx村15户农户,青松村12户农户在聚居点房屋建设工作和所有房屋拆旧复垦工作。实施非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工作。按照县上要求,依程序按规定,清单管理,实施好xx村28户,xx村49户,青松村20户危旧房改造工作,确保群众住上安全住房;四是抓好道路交通工程。帮助xx村完成1社2公里社道路硬化及六大公路(六门乡大风垭至六门乡)、黑响公路、六九公路日常管护保洁保畅工作。

(五)助推产业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尊重群众主体意愿,按照一步成园和产业覆盖到村、能力提升覆盖到户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帮扶,加快形成具有特色的大产业和以五小经济为载体的贫困户小产业。一是帮助xx村在2、3社扩面种植花椒100亩,帮助青松村落实300亩茶叶股权量化激励机制。二是按照村委会+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按照xx村、xx村、青松村整体规划发展产业,在群众房前屋后、荒山荒坡栽植花椒,发挥产业连片效应,形成各具特色的贫困户五小经济园小产业。三是加大对已有花椒、核桃、茶叶产业的管护工作,确保增收。四是发展种养殖大户,带领农户发展生猪、鸡(鸭)、鱼、蔬菜等养殖业。五是指导xx村经营好桔杆碳化加工合作社,xx村东西部协作计划有关工作,以确保集体有收入,群众有分红,并于年底前兑现20xx年分红。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行政审批局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局长xx、党组书记xx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xx、xx任副组长,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和帮扶责任人为成员。全局脱贫攻坚帮扶具体工作由副局长xx负责统一安排,各第一队长按要求负责做好联系村工作,统筹指挥联系村帮扶力量,第一书记xx、xx分别负责xx村、xx村具体帮扶工作,及时准确地向第一队长汇报工作情况和有关问题。

(二)加大项目监管。切实加强危改易迁、道路饮水、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村办公阵地、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等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和资金监管力度,从规划、招投标、材料、施工等源头抓起,严把项目建设的质量关、技术关、清廉关,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违规违法行为发生,确保基础建设顺利竣工验收。切实加强对到户产业发展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产生倍增效果,为贫困户庭院经济建设注入活力。

(三)严肃工作纪律。局班子成员、分管领导要定期到帮扶村督促指导驻村帮扶工作,加强对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日常管理,确保驻村帮扶时间到位,工作提质升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要严守安全红线、廉政高压线、维稳底线、群众路线,杜绝慵懒散浮拖、出工不出力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滋生腐败现象等问题发生。对因政治站位不高,履职不到位、帮扶责任不落实等违反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等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从严问责。

:

局脱贫工作计划 (二)

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整县高质量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实解决琏溪村的生产生活问题,大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继续巩固20_年“村出列”的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现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2022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一、单位包村帮扶计划

继续指导琏溪村强化基础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引导村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原则。

认真学习和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继续巩固20_年“村出列”的脱贫成果,做好已脱贫户的帮扶工作,加大到户产业、外出就业和公益性岗位的引导和扶持,关注低水平脱贫户,决不出现返贫现象。

(一)村容村居美化工程。

1、帮助做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积极做好琏溪村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安装,2022年安排不少于2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村级路灯建设工作,争取做到全村主要道路亮化工作全覆盖,确保人口密集区域村民夜间出行方便;安排所属部门专业人员,指导村组做好绿化、美化工作,提升村容村貌档次和水平。

2、帮助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积极联合琏溪村“两委”开展村居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河道、坑塘、沟渠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省市县有关政策实施村民改厕工程,净化农村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二)村民致富工程。

1、增加群众尤其贫困群众收入。帮助指导村“两委”选准、选精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光伏发电收益等项目。拟帮助协调相关部门,扶持鼓励村民生态养猪、蜜蜂养殖、茶叶木耳种植等,以增加低收入居民人均收入。

2、大力扶持电商企业。安排局已有的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人员,指导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开办电商企业,运用新型销售模式将琏溪村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真正实现产业脱贫带动农村增收。

3、就业务工创业帮扶。积极联系华信公司及当地企业或周边县市企业,帮助低收入家庭提供就业信息,输出劳动力,积极为扶贫对象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对象转移就业以增加经济收入

(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工程

1、搞好节日送温暖活动。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建军节、春节等节日期间对相应人群进行慰问,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群众中去。

2、搞好各类攻坚工作。机关党支部、团支部、工会、妇联等党团、群团组织将加强与村党团、群团联系,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一批有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进一步提升琏溪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二、干部包户工作计划。

1、定期做好走访工作。2022年,我单位将继续安排8名干部联系包保琏溪村40户已脱贫户。按照县委要求,扎实做好干部包户各项工作。

2、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8名包保干部将针对各自包保已脱贫户,在政策范围内,全力帮助解决已脱贫困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杜绝出现因困返贫现象。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帮扶工作的领导,局党组书记将继续担任脱贫攻坚工作第一责任人,并定期召开帮扶工作会议,解决全局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等,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2、完善工作机制。严肃工作纪律,局选派干部、局专班将按要求严格坐班驻地;局包保干部对照要求,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局脱贫工作计划 (三)

各县区林业局,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扶贫作为五个一批脱贫攻坚重要举措之一,带动全市7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改善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为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动力,全力打造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革命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为新阶段现代化幸福xx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态支撑。

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内,继续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2025年,生态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满足能力不断提升。到2035年,脱贫地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美、百姓富双赢局面基本实现。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合理调整、平稳过渡。过渡期内在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上下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适度向乡村振兴持续攻坚区倾斜。在生态补偿、国土绿化、生态产业等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分类梳理现有帮扶政策并进行优化调整,逐步推进生态扶贫政策向稳定政策转变,增强生态脱贫稳定性。

(二)坚持帮扶不变、巩固提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开展驻村帮扶、定点帮扶,保持原有帮扶责任人、帮扶联系人不脱钩,重点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加大科技帮扶,提升基层一线工作能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因地制宜发展脱贫地区生态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密切利益联结机制,拓展脱贫群众增收空间。

(三)坚持落地落实、常态长效。坚持抓落实、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将各项帮扶举措及时落到实处。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脱贫人口的积极性,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巩固生态脱贫成果各项举措见实效、可持续、利长远,推动脱贫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主要任务

(一)保持脱贫人ロ稳定就业

1.加强生态护林员管理。对全市现有xxx名生态护林员,过渡期内保持政策稳定,按季度精准更新生态护林员基本信息,完善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制度,明确管护责任、管护边界,不断健全生态护林员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做好生态护林员队伍服务培训等工作,为生态护林员配备巡护装备、购买保险,加大对生态护林员服务保障水平。

2.建立多元化管护机制。支持森林资源管护任务重、原非贫困县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参与等方式开展生态管护,设立护林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低收入人口就近就地参与生态管护和管理服务。

3.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在营造林、森林保护与修复及油茶、薄壳山核桃、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领域中生产作用道路、贮存设施、灌溉基础设施和管护用房等配套和附属工程建设与维护,因灾损毁营造林附属配套工程复建等,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因地制宜实施一批项目,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

(责任科室:局林长制改革科、市林业工作总站;责任单位:各县区林业局)

(二)支持农村特色林业发展壮大

全面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深入实施四大平台上的138+n工程和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支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生态富民产业。

1.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支持油茶丰产示范基地、加工和品牌建设,将油茶产业打造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两山转换通道示范产业。

2.加大竹资源开发和培育力度。按照主攻二产、促进一产、拓展三产的总体思路,努力打造毛竹板材加工产业,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合理分工,延伸竹产业链条。争取农发、林业科技推广和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等项目资金,支持现代林业示范区、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竹山集材林道、竹加工制造业、竹文化旅游业产业发展。

3.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争取中央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及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发展。打造林下经济精品产业,提高林下经济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林下石斛、天麻、黄精、西洋参等林下生态平衡种植。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森林景区和大别山风景道、xx茶谷、九十里山水画廊等森林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4.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引导林农以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入股林业经营主体,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维护林农利益,带动林农增收致富。(责任科室:局规划财务科、局林长制改革科、局生态保护修复科;责任单位:各县区林业局)

(三)加快脱贫地区生态优势转化

1.做好用地保障服务。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引导集约节约使用林地,优先保障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民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要。

2.推进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开展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试点,争取提高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试点开展公益林补偿抵押贷款。科学实施森林经营,推动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3.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林业碳汇工作,以保护为前提,在自然保护地控制区内划定适当区域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责任科室:局森林资源管理科、局生态保护修复科、局自然保护地管理科;责任单位:各县区林业局)

(四)促进脱贫地区生态宜居

1.继续开展送苗下乡活动。支持脱贫地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鼓励脱贫人口房前屋后零星造林,因地制宜开展庭院绿化、四旁绿化、乡村公园建设,推进城乡绿化美化融合发展。

2.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实施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和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将低产低效林改造、林相改造、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等重要项目资金继续向脱贫地区倾斜。

3.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开展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活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拓宽群众的生存空间,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带。(责任科室:局生态保护修复科、局规划财务科、局自然保护地管理科、局森林防火科、市林检中心、市林业工作总站;责任单位:各县区林业局)

(五)加强脱贫地区科技和人才帮扶

1.完善帮扶机制。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亚林所等科研院校交流合作,开展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着重培养油茶、薄壳山核桃等基层紧缺型林业产业人才。延续脱贫攻坚期间科技特派员、122科技服务、一周一技等科技活动,建立健全引导林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2.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林业科技型企业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林业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通过科技下乡、新闻报道、成果展示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对林业科技重点工作和实用技术进行广泛宣传。

3.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对乡土专家等基层人才的政策扶持和培训力度,健全全市林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库,着力构建以本土人才培育和外部人才引入双轮驱动的乡村人力资本积累体系。(责任科室:市林业工作总站、局林长制改革科、局人事法规科;责任单位:各县区林业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林业局要把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重点任务,建立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领导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并做好驻村帮扶、定点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加强衔接保障。各县区林业局要聚焦支持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统筹安排林业项目资金,在脱贫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强生态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逐步提高用于林业产业发展的投入比例。要持续做好金融服务保障,加大对优势特色林业信贷和保险支持力度,继续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和五绿兴林贷,积极开发特色经济林险种,增强脱贫人口发展能力,确保生态脱贫成果。

(三)加强宣传推广。各县区林业局要及时总结提炼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先进模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经验、模式做法,并通过多渠道广泛宣传生态脱贫成果。要大力传承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引导群众积极投身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实现我市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在前、当表率、做示范。

局脱贫工作计划 (四)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两轮驱动、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扶到点上、根上,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二、目标任务

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原则,通过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金融服务、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帮扶等“脱贫攻坚六大行动”,完善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切实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发展壮大以富硒产业为引领的特色产业。力争20xx年底实现全镇585户2565 人口全部脱贫,实现太兴、延塘、万新、六松等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针对20xx年脱贫户,继续跟踪观察,通过相关扶贫政策巩固提升,防止脱贫户返贫。

三、工作重点

(一)摸清底数,找准帮扶思路。对预脱贫的1021户贫困户进行逐户研究,根据其致贫原因筛选20xx年预脱贫名单,确保年底全部脱贫。同时统计好20xx年预脱贫户“八有一超”信息,找准帮扶思路,做到精准施策。

(二)立足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一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利用金融扶贫政策加大对辖区内志丰粮油、深禾丰蔬果种植、文氏米米等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加快培训农业合作组织。壮大六乌山油茶种植、雁行养猪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以上;大力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10家(户)以上,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种养户,实现多种经营模式繁荣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优化合作模式助推精准扶贫。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挥深禾丰、志丰粮油等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尽可能多的把贫困户纳入经济组织,带动群众脱贫摘帽。

(三)增加投入,加快“换貌”步伐。积极争取上级的投入力度,加快脱贫村(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争取革命老区项目、一事一议项目,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部门以奖代补等项目资金,优先对20xx年计划脱贫摘帽的4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倾斜。计划建设贫困村道路约10.05公里,电灌站1座。具体建设项目如下:

1、延塘村。①十字路口至金塘岭新建硬化屯路1公里;②杨礼初屋至十字路口新建硬化屯路0.6公里;③电灌站1座。

2、太兴村。①西安屯至青岭顺子屯升级硬化1公里;②季村屯至覃山村搬迁屯升级硬化0.45公里。

3、六松村。①上木山至水沟、学校门口至六凌禾塘、村凌水泥路口至六凌灯光球场新建硬化屯路2.8公里;②山花桥至大塘、禾塘至贵福屋硬化屯路0.7公里。

4、太同村。①大碑水库三面光水渠1.5公里;②酒铺队屯路新建硬化1.2公里;③黄蜂针桥头至大新队新建硬化0.8公里。

5、脱贫村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动员群众筹资筹劳,力争延塘、太兴、万新、六松等4个贫困村村委整修翻新,换上新面貌。

(四)聚焦换届,选好村“两委”班子。20xx年是村“两委”换届年,“两委”班子的选配直接影响到“十三五”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效。有好的村“两委”班子,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重要指标,选好、配好、换好村“两委”班子至关重要。要善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现人才,把那些热心村中公益事业,积极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优秀人才选进两委班子,让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完善机制,激发帮扶活力。一是畅通和后盾单位的沟通机制。每2个月镇党委、政府将召开一次帮扶工作通报会,及时将扶贫工作动态传达到后盾单位。二是加大对帮扶责任人的培训力度。根据工作和政策变化的需要,分层次、分重点对帮扶责任人进行政策培训,使每个帮扶责任人对政策了解到位,发挥政策优势。三是严格考勤考核保障帮扶效果。充分利用港北区扶贫辅助系统考勤考核,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绩效考评挂钩。

(六)强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在各村主要路口、沿途道路,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同时,安排专人专职,加强对扶贫路上结对帮扶典型、好的工作方法、好的经验的宣传力度,增强结对帮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宣传动员辖区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工作,营造“精准扶贫人人参与、扶贫攻坚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局脱贫工作计划 (五)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部署要求,巩固提升精准扶贫精准到户帮扶成果,按照“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的思路,继续加大定点帮扶工作力度,对我委包保的篁村村已脱贫户12户xx人因户施策,核心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指标,确保不出现返贫风险,做到帮扶工作全覆盖和帮扶力度不减,如期完成今年脱贫任务。

二、工作重点

(一)继续做好单位包村工作。全面落实单位包村工作职责,主要负责人是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将帮扶工作纳入我委工作要点,每年召开2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定点帮扶工作,深入开展调研、走访,协助解决实际问题;督促我委帮扶干部参加培训,学习扶贫政策,适时核对信息,完善户档,做到精准帮扶。

(二)继续做好干部包户工作。20xx年,全委派出党员干部14人包保贫困户25户,其中5名党员干部包保篁村村12户贫困户,4名党员干部包保四村6户贫困户,2名党员干部包保梅川村4户贫困户,3名党员干部包保坤沙村3户贫困户。进一步加强帮扶责任人的管理和要求,认真履行帮扶干部包户职责,严格执行月走访制度,每月到村走访帮扶贫困户不少于1次,深入贫困户及时宣传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产业奖补政策,积极了解掌握思想动态,用心用力用情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改善居住环境,取得贫困群众认可。

(三)充分发挥联合党委作用。结合我委帮扶工作,积极发挥联合党委引领作用,定期与村两委召开联合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定点帮扶工作,针对村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谋划解决,全力配合篁村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开展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四)帮助谋划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开展“多企帮多村”活动,开展村企对接,根据篁村村的实际和需要,争取帮扶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调整发展,拓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帮助篁村村20xx年力争实现村级集体收入45万元。

(五)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工作力度,协调解决帮扶村水、路、电、房、网、环境整治等方面困难和问题。

三、工作措施

1、入户走访。帮扶干部要认真开展入户走访工作,进一步核实家庭具体情况,夯实基础信息工作,落实“十大工程”帮扶措施,规范填写《扶贫手册》,做到信息准确,措施和成效清楚。

2、加强宣传。积极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大力宣传xx、省、市、区扶贫和有关惠农支农强农政策,帮助扶贫户了解政策、运用政策、享受政策,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脱贫理念,提高贫困户的政策知晓率,提升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2、制定规划。针对我委帮扶的脱贫户12户xx人,依据每个脱贫户的主要致贫原因,继续落实养猪、优质茶园建设等“一户一策”帮扶措施,通过”五个一批”途径,继续拓展脱贫户增收渠道,鼓励脱贫户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增强“造血”功能。

3、开展慰问。在春节、端午、六一、中秋、国庆等节日认真开展系列帮扶慰问活动,做好节日慰问,确保贫困户温暖过节,为他们带去党和政府的温暖,送上社会的关爱和组织的关怀。

4、争取资金。开展好“10.17”扶贫日活动,认领项目资金,同时积极开展村企对接,协调组织扶贫帮扶6家企业开展“多企帮多村”行动,并倡导“两代表一委员”和爱心人士参与精准帮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好帮扶工作这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提高帮扶责任人政治责任担当,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职责,“干部包户”责任到人,“单位包村”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党组书记主抓帮扶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狠抓工作落实。研究吃透扶贫政策,以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的工作决心,引导鼓励扶贫对象自力更生、勤劳脱贫,杜绝“等靠要”和懒惰思想,变输血为造血,确保我委顺利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

局脱贫工作计划 (六)

按照2018年2月3日县委常委会安排,***镇***村列为2018年迎接国检基地,2018年2月7日我镇召开***村村组干部会议对全村项目需要和资金缺口进行了梳理,拟定了2018年工作计划及要点。

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在机耕道建设、联户路整治等方面的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快已争取到的***活动室建设和两个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度。***镇项目办加快与设计、财评发改经信等相关部门衔接,减少控制好中间环节,迅速推进招标挂网进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黄果柑、核桃产业园区、村活动室等项目建设,将***村打造成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社会事业大幅提升和产业发展上档升级的新农村。这两个工程力争1—2季度开工建设,4季度建成完工。

2.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位于***村4组的水管为2004年架设,目前已严重老化,无法保障***村4组村民的人畜饮水,急需将原1700m水管更换为50pe管,需投入资金2万元。

3.蓄水池建设。在***村4组新建蓄水池2个,一个为10m3、一个为40m3,需投入1万元。

4.***恢复整治,***自2016年投入使用以来,解决供水,保障灌溉,惠及***1、3、5组200余户500余人,发挥了极大作用。但***在2017年雨季因持续强降水而严重受损,具体表现为:堰道垮塌,挤压损毁,无法过水,现已完全不能使用,无法保障正常农业灌溉,急需修复,争取在新塘村张家老屋基(小地名)处修复垮塌堰道120m,截面为40cm*80cm,运输安装315pe管道120m,浇筑浆砌堡坎80m*1.5m*0.8m,需投入15万元。

5.为了解决群众耕种及运输难问题,减轻耕作强度,促进产业发展,需在全村新建机耕道20公里,宽3.5m,每公里造价30万元,需投入600万元。

6.在***村新建1.2公里的堰渠,截面为30cm*30㎝,每公里造价为1万元,需投入12万元。

7.***村全村进地路硬化20公里,厚1.5m,宽1.5m,每公里造价4万元,需80投入万元。

7.对照指标抓好村活动室和文化室设备的采购落实。

8、开展四好村建设和三星文明户评选活动,加强贫困群众感恩教育,激发自主脱贫的动力,移风易俗,改变生活陋习,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二是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对贫困户进行再梳理再分类,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上一批短平快的项目如养殖,对14户贫困户进行送鸡苗饲料每户20只鸡。资金按照600元每户,共需资金2.2万元;对1户贫困户进行住房维修加固,确保住房安全。对重病、残疾等贫困户尽快落实低保和医疗救助政策;对2户贫困户配备电视机各一台;春秋两季各开展一次果树管护技术培训

三是对贫困户收入、支出动态管理。每月月底,工作组全体人员对自己包户的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了解登记,对当月收入、支出进行登记,农户签字认可。

四是加强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注意收集日常工作的相关影像、文档资料,并做好分类存档工作,为迎接检查做好准备。

五是2018年10—11月,全面完成***村“村摘帽、户脱贫”的脱贫攻坚任务,迎接省市县检查。

局脱贫工作计划 (七)

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__-2022年)》有效贯彻落实,588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仍面临着人口数量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等突出困难和问题,任务艰巨,形势严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确保到2022年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事关广大贫困残疾人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深入实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__-2022年)》,结合当前贫困残疾人贫困现状、致贫原因、特殊困难和需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到2022年,稳定实现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康复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面有效扩大。确保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

二、主要任务

通过全面落实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保障制度兜底脱贫一批。

通过减少贫困残疾人医疗康复费用刚性支出并改善其身心功能状况缓解一批。

通过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推动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安全解困一批。

通过加大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赋能一批。

通过产业带动、资产收益折股量化等多种方式帮带一批。

通过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助残扶贫行动结对帮扶一批。

通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贫困残疾人扶贫帮助一批。

三、重点行动

(一)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行动。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确保每一个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都有帮扶人、帮扶措施、帮扶资金。发挥驻村工作队、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的指导带动作用。

(二)残疾人精准康复扶贫行动。结合健康扶贫、村(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和康复辅助器具适配下乡入户等工作,推动实现有需求的残疾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

(三)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行动。依托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对15-50岁有意愿的贫困残疾人文盲开展扫盲工作,着力加强教育脱贫,提高他们学习文化技能和参加生产劳动的能力。

(四)产业扶持助残扶贫行动。通过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产业技能培训,利用康复扶贫贴息贷款等方式,为贫困残疾人提供资金支持,扶持残疾人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手工业,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帮带贫困残疾人从事产业项目增收脱贫。

(五)光伏助残扶贫行动。利用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建造光伏设施,或集中建设后以折股量化的形式配发给残疾人贫困户,优先保障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获得资产收益。

(六)电商助残扶贫行动。依托国家电商扶贫相关政策和有利环境,借助知名电商企业,为残疾人提供电商培训,扶持有意愿且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电商创业,帮助贫困残疾人从事与电商相关的增收项目。

(七)百村千户乡村旅游助残扶贫行动。依托旅游扶贫带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独特优势,结合中西部地区有旅游资源的贫困村实际,扶持贫困残疾人家庭在适当的岗位就业增收。

(八)“妇女编织”助残扶贫行动。通过实施开发就业岗位、开展手工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残疾妇女从事手工编织与制作,帮扶残疾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九)阳光志愿者助残扶贫行动。发动各级共青团、青联、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广大志愿者,依托现有扶贫和助残政策项目,针对贫困残疾人开展日间照料、支教助学、扫盲、康复服务、文体活动、爱心捐赠、技能辅导培训、生产服务、创业扶持等志愿扶助。

(十)残疾人脱贫典型示范引领行动。遴选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残疾人脱贫典型,在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示范引领贫困残疾人增强脱贫信心,自觉参与到就业创业和劳动生产增收的行动中。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残疾人贫困户精准识别机制。将残疾人贫困户精准识别纳入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范围并重点核实,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完善贫困残疾人基本信息,掌握残疾人贫困户享受扶贫开发政策和项目落实信息,建立数据动态比对分析机制,在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中实现信息共享。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建立贫困残疾人脱贫台账管理系统,动态反映和监测贫困残疾人脱贫与返贫及政策措施惠及情况。

(二)加强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于以老养残、一户多残等特殊困难家庭中,因抚养(扶养、赡养)人生活困难、事实无力供养的残疾人,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认定条件的,纳入救助供养范围。落实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政府代缴保费保险政策。完善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三)加大对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的扶持力度。对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且自愿搬迁的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给予积极支持,优先享受迁入地社会保障、就业创业、金融信贷等扶持政策,确保残疾人搬迁对象生活稳定、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对于特殊困难残疾人搬迁户,鼓励地方采取提供安置房等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在制定和实施搬迁规划中同步做好家庭无障碍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四)加快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实施进度。精准识别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存量,各地可结合实际,对贫困残疾人家庭适当提高危房改造的补贴标准。鼓励各地通过贷款贴息、集中建设农村集体公租房、过渡房等方式解决自筹资金确有困难的残疾人危房户的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在危房改造中同步做好无障碍改造。

(五)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结对帮扶力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助残扶贫培训。驻村工作队、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中要格外关心贫困残疾人家庭,指导组织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与残疾人贫困户结对,通过结对帮扶,增强残疾人贫困户脱贫信心,引导村民理解尊重和关心帮助残疾人,带动文明风尚,激发更多力量带动残疾人贫困户脱贫增收。

(六)提高贫困残疾人医疗和康复服务保障水平。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按规定给予补贴。落实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报销制度,做好重度残疾人就医费用结算服务。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将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使贫困残疾人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实行农村贫困残疾人住院先康复医治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加大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对基本型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给予补贴。加快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和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加大农村和贫困地区残疾预防工作力度,广泛宣传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残疾预防措施,减少贫困地区残疾发生和发展。加强贫困残疾人健康管理和社区康复工作,制定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以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为重点对象,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扶贫行动,改善残疾人身心状况,提高贫困残疾人生活自理和参与生产劳动的能力。

(七)加大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深入实施“雨露计划”,优先培训贫困残疾人,将适合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残疾人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鼓励他们在农业领域创业。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残疾人贫困户优先接受培训,确保贫困残疾人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落实对残疾人贫困户培训后资金、场地、设备、市场信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就业创业服务与扶持政策措施。结合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行动,提高他们学习文化技能和参加生产劳动的能力。加大对返乡残疾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将脱贫致富的优秀残疾人纳入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八)支持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发展。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特殊教育资金和项目重点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加大对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资助,鼓励和支持普惠性幼儿园接收学前残疾儿童。积极推进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大学生优先获得助学金和助学贷款。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建立完善贫困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补助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特殊教育津贴政策。加大对生活贫困残疾大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子女的资助力度。鼓励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与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帮扶机制。

(九)积极扶持残疾人贫困户发展产业。结合贫困地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实施产业扶持助残扶贫行动,支持残疾人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手工业。在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中,结合残疾人特点,调整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残疾人贫困户的支持力度。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有意愿、有实力、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扶贫园区、乡村旅游模范户、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残疾人扶贫基地、能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精准扶贫,帮带残疾人贫困户从事产业项目增收脱贫。

(十)开展各种形式的助残扶贫专项行动。实施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光伏扶贫要确保贫困残疾人家庭优先获得光伏扶贫收益。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的工作中,优先吸纳有管护能力的残疾人参加。加大对贫困残疾人从事电商创业的扶持,开发和推广适合残疾人从事电商产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平台,加强贫困残疾人从事电商和电商咨询服务的培训。选聘有胜任能力的贫困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加强农家书屋管理,提高服务效能。旅游扶贫要优先扶持贫困残疾人及家庭成员在旅游景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场所就业增收。继续实施千企帮万人助残脱贫行动。

(十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中央财政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加大财政资金对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的投入。加大对康复扶贫贷款贴息支持力度。积极扶持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手工业等形式的扶贫增收项目。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

(十二)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发符合残疾人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完善扶贫小额信贷和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政策,并抓好相关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对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的信贷支持。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开展的扶贫小额信贷优先面向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为残疾人贫困户优先提供生产资金支持。支持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优先为残疾人贫困户开展担保业务。积极发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优先对残疾人贫困户保证保险费予以补助,并提高补助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建立贫困残疾人小额贷款风险担保金制度。

(十三)保障贫困残疾人优先获得资产收益。鼓励残疾人贫困户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住房财产权折价入股,用于参与集体经济的收益分配。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分配集体收益时,优先保障残疾人贫困户受益。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残疾人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贫困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残疾人扶贫基地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残疾人贫困户增收。

(十四)构筑农村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摸清农村残疾人底数,做好信息管理。加快推进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服务设施、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能力和人员队伍建设。在贫困地区优先落实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建设。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

(十五)加大对重点地区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加大对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和康复、教育、扶贫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四地州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落实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规划中残疾人的特惠扶持政策。

(十六)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对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的支持。东部地区将残疾人脱贫纳入扶贫协作内容统筹安排,针对贫困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开展专项扶贫助残项目。定点扶贫单位加大对定点帮扶县残疾人贫困户的帮扶力度,通过专项扶持政策和项目对残疾人贫困户开展有效帮扶。

(十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脱贫攻坚。积极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才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队在参与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中的优势和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残疾人脱贫攻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成立公益基金会,设立慈善信托或者以其他方式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支持残疾人脱贫。实施“妇女编织”助残扶贫行动。在实施阳光志愿者助残扶贫行动中优先为残疾人贫困户提供服务。充分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作用,动员残疾人企业家、残疾人致富能人帮助带动残疾人贫困户增收。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将贫困残疾人脱贫纳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局并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瞄准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采取超常规举措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成立残疾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加强工作领导和部门协调,将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任务下达地方,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督办政策措施落实,按时通报各地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情况,督促任务目标有效落实。贫困地区、贫困县各级残联纳入当地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与和配合做好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

(二)加强考核和贫困监测。将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成效纳入各地各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内容、权重分值。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扶贫督促检查,要把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人群,把贫困残疾人脱贫作为重要督查内容。实行年度督办机制,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联合督查,组织有关专家和社会组织对国家和各省(区、市)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效果、资金投入和使用效果及各地残疾人脱贫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建立涉及贫困残疾人的重大事件处置、反馈机制,在处置典型事件中发现问题,不断提高贫困残疾人扶贫工作水平。在实施农村贫困监测工作中,以适当的方式反映残疾人贫困状况和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将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纳入扶贫开发有关法规政策体系依法推进。

(三)加强宣传引导。依托“10•17”全国扶贫日宣传平台、残疾人扶贫信息服务网等,大力宣传残疾人脱贫攻坚。挖掘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中典型的人和事,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将残疾人脱贫自强典型和残疾人扶贫助残典型纳入扶贫和助残宣传、表彰范围。

(四)提高残疾人组织参与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工作的水平。各级残联要加强与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扶贫工作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贫困地区、贫困县残联要把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合理配置人员,乡镇(街道)、村(社区)专职委员和联络员要掌握脱贫攻坚政策和当地贫困残疾人底数,配合做好残疾人脱贫工作。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承担残疾人扶贫服务任务,指导乡镇残联和基层残协提高残疾人脱贫攻坚的服务水平,将各项政策措施及服务落实到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加强扶贫政策培训,提升残疾人扶贫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结合群团组织改革和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以任务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

局脱贫工作计划 (八)

(一)、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1.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依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国家农业示范区和富硒水稻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落户庆丰的优势,加快园区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2.壮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对鸿丰米业、志丰粮油、文氏米米,深禾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拉动本土米业厂商;壮大六乌山油茶种植、雁行养猪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以上;大力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10家(户)以上,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种养户,实现多种经营模式繁荣发展的良好格局。把企业和扶贫攻坚捆绑起来,助推精准扶贫,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挥深禾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带动25户100人以上贫困群众脱贫。

3.以富硒产业为引领,打造特色品牌。大力打造庆丰富硒优质稻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农民种稻效益。分片打造延塘、太兴等村富硒优质稻种植基地,面积10000亩以上、蔬菜种植1000亩以上;打造都炉、万新村的生态油茶、砂糖桔、黑米种植,总面积在5000亩以上;大力发展高桥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发展面积2000亩以上;培育发展六松、太同、鹤林的竹笋、名优水果种植、生态养牛等产业;夏里的特色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形成一村一产业“一村一品”,推行“电商+现代农业”的电商扶贫模式,打造农业产业流通品牌,实现企民共赢。

4.引导农户发展穿心莲种植。计划在都炉、万新、杨林一带引导农户种植穿心莲,面积1000亩以上。

5.引导农户发展百香果种植。计划在六松、太同、都炉一带引导农户发展百香果种植,面积500亩左右。

(二)、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实施达开水库饮水安全工程解决未通人饮工程的太兴、延塘、鹤林等村的饮水安全工程问题,提高贫困村屯自来水普及率。大力争取项目资金推进都炉、延塘、太兴等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计划建设三面光水渠73.7公里,建设太兴、延塘、万新等村电灌站5座,解决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改善贫困村屯农田水利灌溉条件。

2.加快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针对不同地域的危房做到因户施策,20__年计划改造贫困户危房72户左右,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需要。深入推进“美丽庆丰”乡村建设,加大贫困村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的力度,推进改水、改厕、改灶、改圈项目,搞好村(屯)绿化美化。支持贫困村开展小散养殖污染整治,加强与扬翔公司等企业战略合作,采用高架网床等先进工艺,加快传统养殖转型升级、减排增效。

3.推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动员群众筹资筹劳,力争建成鹤林村丰林屯、都炉村新造屯、延塘村公共服务中心3座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三)加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转移力度

1.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加强与职业教育扶贫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合作,着力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20__年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次151人次左右。

2.巩固提升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全面落实资助政策,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做好考上高等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雨露计划”扶持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确保需要教育资助的795人全部得到有关政策扶持。

(四)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服务贫困户作用

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继续在贫困村深入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力争参保率达100%。推广贫困户人身意外保险,力争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以上。稳妥发展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补助、社会帮扶等形式。

(五)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公益事业

1.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确保贫困人口参合率达100%,提升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资助贫困户购买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

2.加强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加强贫困村屯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开展地方病、流行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提升鹤林、六松等贫困村的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贫困村屯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3.加大劳动就业转移服务。对有劳动能力但受制于当地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加大就业帮扶力度,通过就地转移就业或外出务工实现稳定脱贫。积极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有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

4.加强政策兜底保障。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机衔接,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抚(扶)养人的特困人员逐步实行集中供养,提高供养水平。落实临时救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拓宽社会保障领域,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编织兜住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安。构建政府部门救助资源、社会组织救助项目与特困户救助需求相衔接的帮扶信息平台,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开展慈善救助。

5.加快推进科技文化扶贫。实施科技扶贫,强化贫困村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动员科技人才开展科技扶贫攻关和技术指导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推进文化扶贫,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贫困村屯乡风文明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健康生活习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加强文化骨干培训,加快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文化下村”活动,支持文艺团体深入贫困村(屯)开展文艺演出,扶持贫困村(屯)组织开展经常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贫困群众文化生活。保护和挖掘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六)大力引导社会帮扶参与

1.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完善社会力量精准帮扶机制,建设信息平台和服务网络,发布社会扶贫援助和求助信息,公布社会扶贫项目,实现社会扶贫资源与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精准对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向贫困地区。深化和丰富“好人社会”创建活动。

2.大力倡导企业帮扶。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收就业、捐资助贫,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大力表彰弘扬扶贫先进事迹、先进典范。

3.关爱服务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信息管理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镇、村党员、干部、教师与“三留守”人员“一对一”联系帮扶制度,落实联系帮扶责任。探索建立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机制,积极倡导邻里互助,组建关爱农村家庭互助队伍,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做好儿童福利保障、社会保护和留守妇女、老人的维权工作,加大对农村幸福院、儿童家园、妇女之家等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和运营保障。加快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做好残疾人关爱服务工作。设立贫困对象医疗救助基金,对贫困户中不同残疾程度的残疾人和影响劳动的慢性病患者,适度资助个人参保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