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网初中作文初二作文内容页

节日初二作文600字

2025-04-08 08:12:01初二作文访问手机版打开翻译

节日初二作文 (篇1)

除夕是一个很特殊的节日,他其实在古代就是春节的意思,但是在现代变成了过节的前夜。很多人会在这天聚在一起吃饭,寓意开年要团圆。不过除夕也有一些特殊的规矩需要遵守,就是在这天晚上要打扫干净房子,并且要准备好鞭炮等12点要点燃鞭炮,这就所谓的炮竹声声除旧岁,锣鼓阵阵迎新年。当然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最传统的感恩方法,就是把以前对自己家里有帮助的老人叫到一起吃饭,目的就是为了感恩以前他们对我们的付出。

当然除夕的我心情也是很愉悦的,辛辛苦苦忙碌的一年今天该是团圆的日子,可想到又有许多在外打工的人们不能回到家中而忧伤。在中午,我们家来了许多人,什么三姑六婆什么九故十亲,虽然不是同一时间的到来却都是一个目的——告知作客时间。那些老顽固们不愿意用电话来交流而是喜欢亲自到访,用我爷爷的话来说,那是尊重。

客厅里坐着的老人我已经不大认识了,我对他们的记忆还只停留在幼年,他们身体一年比一年佝偻,越来越多的皱纹爬上了的面孔,如蛛网似的掩盖住了曾经的秀丽。老一辈们说话总是无趣的,我这种小孩插不上话只能闷闷地躲在房间中写作业看书。送走了几批人后,妈妈和奶奶开始准备做菜,因为是除夕,我们要提前吃饭,而且看每年的惯例春晚。每年其实也就这么点花头,可是这是从小时候就有的习俗,我们今年又抱着期待的心情等待着。

随着12点的慢慢接近,我和家人也走出外面,准备燃放早就已经摆放好的烟花和爆竹。当鞭炮声响起的时候,每个人都对身边人说一句新年快乐,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也是一个值得让人感恩的夜晚。虽然现在的除夕味道越来越淡了,很多人只是走一个过场,也有人过除夕都化繁为简了,可是对于农村的我们来说,一切都没有改变,因为感恩的心一直存在我们心中。

节日初二作文 (篇2)

想起今年的端午节,真是令人难忘。

一大早,妈妈就带我到菜市场去选购粽子的材料,猪肉、糯米、粽叶、香肠、咸蛋黄……回到家,妈妈先把粽叶洗干净,用开水泡一下,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用开水泡一下。”妈妈说:“泡了以后,粽叶就软了,包的时候不会坏掉。”接着,妈妈把米洗干净,倒在面盆内,放一点盐,又到一点酱油,然后把拌拌均匀。

一切准备好了。我看妈妈包粽子时,真的也好想学一学,可是妈妈说我还太小,拿不住粽子,唉!我只好在旁边看妈妈包粽子。只见妈妈取出三张粽叶,把它连起来,就变成一张大粽叶了,再把它卷成一个喇叭,一头尖尖的,米放进去不会漏出来,另一头是一个大口,然后放一点米,一块香肠,再放一点米放一个蛋黄,再放点米,然后用粽叶卷一下,把大口封住留一个小口,再放一块肉,放一点米用大拇指把米塞紧,另外再加一张粽叶八口封住。最后用绳子把它扎紧,一只粽子就包好了。妈妈说:“这是小脚粽子。”我拿在手里看。嘿!还真像一只小脚。

粽子包好了,妈妈用高压锅烧粽子,家里到处飘溢着粽叶的清香味。我们一边品尝着美味可口的粽子,一边听爸爸给我们讲端午节的由来: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他学问渊博,受到楚王德重用。可是,有些奸臣嫉妒他的才能,故意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怀王死后,屈原就被放逐到长江以南。他眼见国家日益衰败,各希望全体国民振作起来,就抱石跳进汨罗江自尽,一死相谏,那天正是农历的五月五日。

听完故事后,我感慨万分,难怪屈原如此受后人的景仰,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但品尝了好吃的粽子,更高兴的是还了解了爱国诗人屈原,这真是一个意义非凡、令人难忘的端午节。

节日初二作文 (篇3)

冬天来了,大雪纷飞。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人们张灯结彩。有的正在挂红灯笼,有的正在贴春联,还有的正穿着新衣裳在商场购物呢!看到到处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看来是要过春节呢!

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吧!春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神兽会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出来捣乱,但人们发现年怕火光,红色和响声,所以每当这时,人们总会挂灯笼、放鞭炮,穿上了红衣服,年被赶走了,所以人们为了纪念那一天,就把那天定为春节。

春节有很多精彩的习俗活动,比如:“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拜年……我最新换的就是放鞭炮呢。春节的早上,我早早起床找来蚊香和冲天炮,把蚊香点着后一溜烟跑到了菜地里。我想:还是插着再放吧。可别一下把我小命炸没了!于是把冲天炮插进了一颗石头缝里,心里好像揣了一只小兔子,砰砰直跳,我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成“弓”字形。拿着蚊香的那只手缓缓的向冲天炮靠近,仿佛正要和它亲密接触呢!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突然,引火线被点燃了,我扭过头,后脚用力向后一蹬,火箭一样的速度奔到了一块大石头后面,蹲在地上,紧紧堵住耳朵,就在我刚刚准备好时,“砰”的一声响,冲天炮飞上天空就像一架小型火箭。放完鞭炮,似乎没有那么害怕了!原来放鞭炮一点儿也不可怕,但是,下次还是让贝贝姐姐带我一起放吧!

其次,我还喜欢去拜年。到了正月初一的早上,给太太拜年了。我敲门太太刚一打开门,我就双手抱拳,“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大声说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只见太太双手背在背后,像变戏法似的从手里变出一个红包,我连忙说了声谢谢,就跑回了家。打开红包一数“哈哈”有三百元呢!又可以买我想看的书呢!我高兴地说道,一边说还一边把钱塞进了我的小猫仔存钱罐里。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但我最爱的是这热热闹闹的春节!

节日初二作文 (篇4)

“老妈,什么时候过年?离现在还有多久?”我每天这样追问着,掐着指头算,盯着日历想,盼星星,望月亮,天天盼望着过年。伴随着这种急切地心情,春节,真的离我们不远了。是时候对年货进行大扫荡了。

早早的,还在过年的前夕,大家便开始匆匆忙忙地赶集了。水果、蔬菜、花生、瓜子是必不可少的,成袋成袋往家运;鸡、鸭、鱼肉更是不可“缺席”,又是大包大包往家抬。还有什么饮料啦、糖啦、礼炮啦,全部都堆在家里的储藏室里,堆得跟个小山头似的。冰箱里更是拥挤,但老妈还是一个劲地把各种食物往冰箱里塞,似乎还不甘心。“你把这个往那边挪点,快点!给那个留点位置,给这个……”

这下可把我这个“吃货”给乐坏了。这个抓一把,那个拿几个,再顺便吃几个。可当我第二次“光临”时,冰箱已被封锁,来到储藏室,里面吃的也“转移”了阵地,只有做饭用的调料还未转移。唉,现在只能在回忆与想象中咽口水了,悲惨啊!

除夕的这个晚上,在万年历上数字的变化中,悄无声息的来到我们身边。

除夕这一晚,天色刚暗,各种年货就摆上了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边,一起举杯欢庆佳节。互相碰杯,说着鼓励、祝愿的话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那久违的笑容。

零时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窗外的烟花像一个个在寒冬腊月里盛开的花朵,互相比着自己的美丽,无比耀眼。这时,年夜饭也摆上了桌,胡吃海喝。家里的小孩,蹦蹦跳跳地来到长辈面前,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长辈被逗得合不拢嘴,便掏出红包递给小孩,拿了红包以后,又自顾自地玩耍去了。

享受着节日里的快乐,反思着这一年的收获,展望着下一年的努力拼搏,为了人生的梦想成真,加油!

如果过年是一场梦,那就,永远别醒来,呵呵!

节日初二作文 (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千古名句描写了春节的习俗,春节每家每户都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地吃一顿团圆饭。我喜欢爆竹声中的其乐融融,更喜欢辞旧迎新的春节。

大年初一闹新春,春节的习俗有吃年夜饭、守岁、接财神、放鞭炮、贴春联、拜年……

春节的前一天,我熬了一整夜,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找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竟然也没有睡,在为第二天的春节做准备。我飞一般地跑了过去,笑着说道:“爸爸妈妈今天是春节,你们是不是应该表示一下呢?”爸爸妈妈各自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异口同声地说道:“早就知道你会来要,诺!红包都准备好了。”接着我又去找其他长辈,搜索了一遍红包。回到房间悄悄数了一下,竟然有好几千元,我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但是由于昨天晚上熬了一整夜,实在困得不行了,就沉沉地睡了过去。

我这一觉就睡到了中午,外面在贴对联了。我连忙跑了出去,也想帮上一点儿忙,我在跑出房门的时候,突然心生一计:既然是春节,那我们为什么不举办一场“春联大赛”呢?我立刻把我的想法跟大人们说了,他们都同意了,好!那我宣布:“春联大赛”正式开始!

我们先把红纸和笔、墨搬了过来。接下来有请我们的参赛选手——爸爸和爷爷闪亮登场。首先上场的是爷爷,只见他胸有成竹地写了起来,不一会儿便写完了。第二位是爸爸,只见他紧张地走上台,颤颤抖抖地拿起笔写了起来。就在我以为爸爸输定了的时候,突然看见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立刻反应过来——他是装的。果然,在“裁判”奶奶的判断下,结果是爸爸写的对联更胜一筹,看到这一幕,许多邻居都想上台来一展风采。

最后我也按捺不住,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最后我受到大家的夸赞。这次“对联比赛”的活动让我喜欢上了春节,每天都在期待着春节的到来。

我爱春节!更爱春节热闹中的欢乐气氛!

节日初二作文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过年了……除夕之夜,好热闹啊!人们忙得不亦乐乎,贴了对联又挂年画;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像在锅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像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的。它们穿过了大街小巷,穿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景象。盼呀盼,重要把春节给盼到了。那么春节有什么习俗呢?

赶紧去找一找吧!“哇,好香啊!”我刚想走出去,却被香味吸引了回来。一瞧,原来是奶奶在煮馄饨,我赶紧跑进厨房,问道:“奶奶。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吃馄饨?”奶奶说:“在除夕夜10点的时候都要吃馄饨,就叫“饺子”(交子)。庆祝新旧交替,子时来临!还有,就是馄饨和“馄囤”谐音。浴室五谷丰登!”哦,我知道了,找到了一个习俗——“吃饺子”!走出家门,我看见了一条金龙在不断翻滚,原来是舞龙大拜年呀!瞧,金色的巨龙在舞龙队员手中不断变换造型:滚龙、盘龙,龙身随着龙头起伏,摇头摆尾漂亮极了!呵呵,这么重要的习俗,怎么能忘记?又找到一个习俗——“舞龙”。捏糖人儿是民间传统的绝技,已很少见了。这玩意儿不仅好看好玩,玩完后还能吃,一般小朋友见了都喜欢,因为平时见不到,一旦见着了就不肯走了,不是缠着大人买就是跑回去要钱,实在没有钱了就眼巴巴的围在一边,手指含在嘴里,盯着这糖人是怎么变出来的。这时捏糖人的师傅用一个小铲取出一点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迅速捏出要做的人物大体形态,然后放在涂有滑石粉的木模里,再用力一吹,稍过一会儿打开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出来了。

晚上,原本寂静的天空一下子明亮热闹了起来。一道道托尾巴的火光冲上了天空,轰鸣的响声中,一朵朵绚丽、迷人的花儿盛开在夜幕中。四下里鞭炮声此起彼伏、龙腾虎跃,令人兴奋。一家人团聚在桌子旁吃着丰盛的晚餐。我们心中都荡出一份温暖、甜美。在这红红火火的大年中,我们很开心的吃着、玩着、乐着。

节日初二作文 (篇7)

晴空苍霭,黑夜茫茫,有一轮圆月拨开夜的束缚,吐露光亮,在无灯的夜晚,它的皎洁便是旅人前行的方向每至花好月圆,即为中秋的到来。

家中就有一棵桂花树,是外公亲手栽的。大概在晚上八点多时,月光爬上桂花枝头,我们便在外婆边上坐下,追溯起中秋的故事。

外婆缓缓讲述着:“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后羿的人,他勇猛无比,射下了九个太阳,他的妻子嫦娥……”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可还是听得津津有味。我一边望着月亮,一边听着,眼前便仿佛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雪白的玉兔正在捣药;强壮的吴刚砍伐桂树;玄宗妙听嫦娥曲,作下《霓裳羽衣曲》;苏轼吟诵着“月有阴晴圆缺”的感叹;李白在窗边对着月亮流露出“低头思故乡”的游子情思……这一个个故事令我动容。

月亮渐渐升到黑夜空中,淡淡的月光照进院子,实有“庭下有积水空明”之美。我们一家人围坐一圈,将月饼放在桌子正中间,姐姐拿起刀具,将月亮般圆润的豆沙月饼平分6块,我们各自取出1块,放进嘴里,尝到的除了红豆甜意,更多的是属于中秋佳节的团圆之悦。

晚上九点时分,市中央的灯会开始了,舞龙的声响更增添节日气氛,各色斑斓的灯高高挂起。抬头眺望,那轮明月才最耀人,恬静地挂在夜空,默默祝愿着这晚所有的团圆家庭,也将那远在海外的愁子之情带给他的家人;相互思念的恋人,同望一轮月,让彼此的心更进一步。“海上生明月,天涯若比邻”此话不假。

我们各自点上了一盏灯,放入湖中,数不清的小灯,汇聚起来,闪耀着微弱的光,向湖心,向远处漂去,向更远的月亮方向而去……水波粼粼,月影依依。

我想,月圆之时意味着团圆,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无论我们在哪里,同在一轮月光下,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中秋之夜,月下有感,颂团圆之中秋,享幸福之团聚,愿中秋之习俗永远流传。 ——后记

节日初二作文 (篇8)

“六一”节是我们小朋友最快乐的节日,可以唱歌、跳舞、休息、逛街……

今年,我度过了到晋江后的第一个儿童节,这是一个难忘的节日。“六一”这天,我5:30就醒了,穿上了新衣服,扎上了红绸带,心理不知有多开心。我吃完饭,就叫上妈妈一起到楼下等车去学校。

我到了学校一会儿后,朱老师就来帮我们化妆,我妈妈看着看着就学会了,于是也帮我的同学们化起妆。

当我听到《运动员进行曲》响起时,我们就排好整齐的队伍,准备去体育馆。到达操场整队时,操场真是热闹非凡,从楼上往下看,同学们穿着整齐的服装,列着整齐的方队,像大海一样壮观。

“出发”!体育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高兴得又蹦又跳,真想马上就到体育馆啊!

到了体育馆我们引吭高歌一曲《国歌》,歌声响彻云霄,振奋人心。接着主持人就宣布“六一”文艺演出开始,我们的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就开始了。我最喜欢其中的《师恩难忘》,因为那些同学和老师配合的很好,我们仿佛也看到了同学们像一棵棵小树,老师却是辛勤的园丁,在老师的培育下,我们成了一棵棵苍天大树,个个都成了祖国的栋梁。

我们三年级的节目也不错,我们表演的是诵读《增广贤文》。我们三年级的表演虽然没有《师恩难忘》那么好,可我们全体同学都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老师也在烈日下陪着我们一起排练,一分辛苦一分收获,我们成功了!

学校的活动结束后,妈妈就带我到“豪客来”去吃牛排,我吃着、吃着,看见妈妈正在想着什么事,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说:“我看着你吃得那么开心,心里高兴极了。”我对妈妈说:“我小时候是你和爸爸一起把我抚养大的,我一定会刻苦学习,长大后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你们对我的一片爱。”妈妈会心的笑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的,充实又愉快的一天过去了,这个儿童节,我长大了不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一定会珍惜这美好的学习时光,刻苦学习、努力锻炼、全面发展,长大后报答父母、老师,报效我的祖国。

节日初二作文 (篇9)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校园里飘荡着欢快的歌声。咦,今天校园什么事啊?这么热闹!哦,原来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民族传统文化节开始了!

今年的民族文化节主题是民族游戏。我们收集不同民族的传统游戏,不但要讲游戏,还要制作游戏道具,最后通过玩游戏收集印章奖励,看谁玩过的游戏最多。我们各个班级还要穿上不同的民族特色服装。是不是听着就很有意思啊?

咦,那一个个穿着金闪闪衣服的同学们是哪个班的啊?哈哈,这是我们505班的同学。我们的民族服装整体颜色是深棕色的,镶嵌着一颗颗漂亮的珍珠和金色的花边,我们是有着优美服饰的民族——俄罗斯族!

那你们知道俄罗斯族的特色游戏是什么吗?是彩蛋系列游戏:画彩蛋、撞彩蛋、找彩蛋…撞彩蛋就是两个人,每个人一个彩蛋拿在手里互相撞在一起,谁的先破谁就算输。

我跃跃欲试想玩一玩。一开始我非常紧张,生怕把自己心爱的彩蛋撞坏了,可是我一连撞了几次,都没有撞破,连续战胜了几个同学,把他们的彩蛋撞破了……我的自信心大增,可是骄兵必败,刚开始骄傲的时候,我心爱的彩蛋被撞碎了,壮烈牺牲了。呜呜,我的彩蛋啊,我的心也碎了。

可是,我很快又被别的游戏吸引过去了。我左顾右盼,忽然,眼前一亮,几个大字出现在我眼前,“赛跳跑”。这个是塔塔尔族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把两条腿绑在一起,手里拿一个勺子,勺子里放着鸡蛋,跳着走,看谁最快到终点。看起来简单的游戏,我却手忙脚乱,一下要摔倒了,一下又掉了鸡蛋,像个笨笨的小企鹅。看着其他选手都快到终点了,我就悄悄动了点“歪”脑筋,跳两下偷偷再走两步……好不容易才到了终点,我又“赢”得了一枚印章。嘘……

节日接近尾声了,同学们都开心极了。可是我却有些不满足,我只得到了12个印章,多的小朋友有16个呢!我多希望明天还是民族文化节呀,这样我就可以把所有游戏都玩遍了。

节日初二作文 (篇10)

过年,也被称为春节。春节是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是我们国家民间最为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放鞭炮是春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年”的凶猛怪兽。每到除夕之时就会出来吞噬牲畜和人命,为了躲避“年”的祸害,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天杀猪宰羊供奉“年”。后来人们无意中发现这怪兽害怕火光与爆炸声,为了吓退这种怪兽,人们在家门口燃烧竹节,由于竹节腔内空气受热膨胀,使得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借此驱赶年兽。后来随着火药的发明,慢慢的演变成今天的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夜里人们用爆竹声辞旧岁迎新春。大年初一人们一开门便燃放鞭炮,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也是民间的一项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大年初一,大街上的人们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长辈带领着晚辈出门拜见亲戚、朋友。人们互致新年快乐,以吉祥的语言祝贺新春。而被拜年的主人要热情接待,点心、糖果、瓜子,小孩们会抓一把放进口袋一个劲的吃。晚辈还要给长辈磕头,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这也是小辈们最开心的事。

而如今,科技也是愈来愈发达。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去问候远方的亲人朋友,向家人报平安。今年过年时我们家就在网络上和远在日照的大姑视频通话,互祝问候,恭贺新春。不用舟车劳顿就能面对面聊天。真是神奇!另外,还可以用网上聊天工具给国外的亲朋好友发电子邮件祝福新春,互报平安。

春节就是这样一个热闹、温暖、欢乐、祥和、团圆的节日。它是全世界中国人的节日。几千年来,春节既继承了古老的传统,又紧跟时代的变迁步伐。春节,是我们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