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人穷志不穷的高中生作文
我觉得他这个想法很好,当时就表示完全赞成,希望他早日着手选择。我认为这部书如果有人精心加以选择出版,把它弄得好好的,这对于我们后一代的青少年将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为什么古代的《贫士传》对于我们新社会的青少年会有益处呢?这中间的道理很简单。正因为我们的青少年出生于我们的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的新社会中,他们将很难了解旧社会里被压迫阶级所过的穷苦生活,他们甚至将完全不知道贫穷是什么回事,将来他们万一遇到某种意外的穷困,恐怕会无法应付。因此,在这一方面给他们一点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从《贫士传》中可以看到,古来许多有骨气的人,虽然在非常穷困的条件下生活,周围又有恶势力对他们进行威胁利诱,但是,他们坚定不移地表现了崇高的气节,真是象俗谚说的“人穷志不穷”,不能不叫人肃然起敬。
例如,《贫士传》中有一个故事说:
“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公当夏五月,披羊裘负薪而过之。季子呼公取焉。公投镰于地,眼目拂手而言曰:子何居之高而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遗金者哉?季子知其为贤者,请问姓字。公曰: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也。遂去。”
你看,这个披裘公多么有骨气啊!他虽然很穷,然而他是真正的劳动人民,依靠自己打柴过日子,决不肯去拿别人遗失的钱财。而那个季子显然是为富不仁的伪君子,他竟敢以自己肮脏的思想,去揣度披裘公,企图使披裘公跟他一起同流合污。
象延陵的这位季子之流,现在还 没有完全绝迹。他们是旧社会的渣滓,满脑子是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不但毫无劳动人民的气味,甚至连封建士大夫的所谓“清高”思想也没有。对于这种人,一方面固然可以耐心地加以改造,另一方面还 必须给以实际的教训。当然,更重要的还 在于我们大家要进一步普遍发扬人穷志不穷的积极精神。我们要象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说的:“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我们决不能堕入所谓“人穷志短”的可悲可耻的陷阱中去。
本来所谓“人穷志短”这句话,是从佛教的故事中传出来的。查宋代的著名僧人慧明,在《五灯会元》这部书中写道:
“或问法演:祖意教意,是同是别?演曰: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可见这句话最初不过是一个比喻而已。法演和尚用了这个比喻,来说明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佛祖的具体解释的相互关系,就好象人穷则志短、马瘦则毛长一样。这些比喻当然未必都很确切。至于宋代诗人陈师道的诗,虽然也用了“人穷令志短”的句子,这却完全不足以证明陈师道的真实思想。
谁都知道,陈师道本人是很有骨气的。他从小就表现了坚苦顽强的精神,勤奋力学,后来因为不满于王安石的经学理论,坚决不肯应试。苏东坡推荐他为徐州教授,后来被召为秘书省正字。《宋史》写他“高介有节,安贫乐道”,年纪不到五十岁就死了。
他是怎么死的呢?原来他平日非常贫苦,冬天没有棉衣。有一次参加郊外祭祀,刚好是冬天。他的老婆给他借了一件棉衣。他知道棉衣是从一个姓赵的家里借来的,而他又很讨厌那姓赵的,就坚决不肯穿,终至受冻而死。
我们虽然不能认为,凡是贫穷的人,就一切都好;但是,贫穷的人如果是勤劳的、正派的,而且是有骨气的,那末,这些好样的就值得我们学习。
第2篇:人穷志不穷的高中生作文
约翰和巴巴拉是班克斯家的一对双胞胎。他们刚出生不久,可是他们却能听懂玛丽阿姨的话,更为神奇的是,他们还能听懂太阳、椋鸟说的话。他们懂得如何与大人们不认识的“朋友”相处,他们懂得如何取悦大人们,他们懂得雨滴的话语……他们懂得很多很多。可是椋鸟告诉他们,当他们长大后就会丧失这些能力,遗忘这一切。可是约翰和巴巴拉都认为他们绝对不会忘记。事实上,每个小孩小时候都有这些能力,可是不管多自信,每个人(除了玛丽阿姨外)在学习了大人们教的语言后都会遗忘,可是玛丽阿姨从未忘记过,她始终拥有这项能力,不管在哪里,她都始终记得这种语言。
这个故事看似荒谬、无趣,实则蕴含深刻的哲理。作者借约翰、巴巴拉来反衬玛丽阿姨的神奇。孩子们的“特异功能”毕竟是虚构出来的,但是这种“特异功能”可以代表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人一旦生活在了新的环境中、上升到了更高层次中,就不免忘本。世间像玛丽阿姨这样看轻身份地位、金钱名利的人又有多少呢?
陈胜也可算得上是帝王了,从年轻时就有远见卓识的他,自然与众不同。“苟富贵,无相忘!”这是他对着田地许下的誓言。然而,在他做了王之后,却因太过看重权力而处死了当年的旧友。之后众叛亲离,只做了六个月的帝王,便结束了他的生命。
莫说古人,就是今日,又有几人能做到呢?现实生活中,因为追逐名利、贪慕富贵而不择手段、落井下石的人还少吗?因为得一小官就六亲不认、收受贿赂的人还少吗?因为家庭背景好就嚣张跋扈、挥金如土的人还少吗?在他们看来,也许自己什么都不缺;可在我看来,他们失去了一样最为重要的东西——人之根本。所谓人之根本,就是父母含辛茹苦抚养你长大的那份亲情,就是朋友与你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那份友谊,就是结发之人与你共同撑起一个家庭的那份真爱……这些,你都忘记了吗?如果没有忘记父母教会你走路后的那份喜悦,你怎能看着二老在老房子里粗茶淡饭、自己却住豪宅食山珍?如果没有忘记朋友在你失意时给你的鼓励眼神,你怎能登上高位后就对其不予理睬?如果没有忘记糟糠之妻在昏暗灯光下为你缝补衣服的辛劳,你怎能在午夜之后还花天酒地夜不归宿呢?你真的,没有忘记吗?你真的,不会忘记吗?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生活中的玛丽阿姨”,时时记着人性中最真、最善、最美之物。因为,人不能忘本啊!
第3篇:人穷志不穷的高中生作文
十三年了,距桑娜与渔夫收养了不可一世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已不知不觉地已经过了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尽管他们一家的生活过得很苦,只有勉强地填满肚子,但他们的生活都算过得美满。
无情地岁月在桑娜和渔夫身上都留下了痕迹,他们的手脚已不太灵活了。尽管如此,多得上帝保佑,他们一家都很健康。亚力山和莱克以及他们的兄弟们都长得魁梧黝黑,(是桑娜和渔夫给西蒙两个孩子起的名字)。他们每天都会跟父亲出海打鱼,直到傍晚时分便回家与桑娜一起吃晚饭,其实也说不上晚饭,只是黑面包和当天所打获到的鱼。但他们仍有说有笑地吃过了,在生活上他们相互关心,家庭温暖。日子就如此流逝,直到有一天……
一天清早,柔和的太阳投进小屋里,小屋里显得温暖舒适,勤劳的桑娜还如以往将小屋整理得井井有条,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这天早晨,亚力山和莱克一大早就到城里去买黑面包了,而那五兄弟就出海打鱼了。此时,宁静的小屋里只有桑娜与她的丈夫。
“是时候告诉他们了吧,他们迟早都会发现的。”桑娜忐忑不安地向丈夫说道。
“嗯,可他们接受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吗?毕竟他们只是十五岁啊!”渔夫说着,又给炉子里添了些柴。
“但要我们永远欺瞒着他们,欺瞒着他们不是我们的孩子,而邻居西蒙的孩子吗!”桑娜有些激动,声音也随着提高了不少。
就在此时,门吱嘎地响了一声,桑娜和渔夫一惊,双双转头向门外望去。没错,眼前的正是他们最糟糕的预想—亚力山和莱克回来了。
亚力山和莱克皆站在门口,表情充满了惊讶,又带有几分不知所措,口微微张开,褐色的眼里噙着泪水。他们并没有大声地怪责桑娜沉默了,正屏息等待着他们的回应,不过出于预料的是,亚力山和莱克紧紧地抱住了桑娜和渔夫,声音有些颤抖地说:“谢谢,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将我们抚养成人,给予我们人世间的温暖和爱。”说完,一颗颗冰凉的泪水悄然地滑过了亚力山的脸夹。
桑娜和渔夫听了,都非常动容,两手抱紧了这两个孩子。片刻之后,桑娜缓缓地推开了他们,表情变得严肃、忧虑,她悲伤地娓娓对兄弟俩道出了当年那夜所发生的事。
亚力山和莱克听完后,神态悲痛,像是抑制着什么。他们哽咽地对桑娜和渔夫说:“虽然我们不是你们的孩子,但在这十三年里你们像驿亲生孩子一样爱护关心我们,真的非常感谢你们。我们一定会好好地孝顺你们的。”
桑娜和渔夫看到孩子们都这么懂事,不禁流下了两行热泪。手紧紧抱住他们的手,以眼神来传达无语伦比的情感。
太阳越升越高,烂灿的阳光射进小屋里,照亮了这一幕令人动容的情景……
第4篇:人穷志不穷的高中生作文
人们都总是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是我忽然间又觉得这句话有点问题:若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后所要做的事情不闻不问,甚至想都不想,那这样的人不是穷的只剩下人,就是穷的只剩下钱。
只剩下一个人,身无分文,什么都没有,连一技之长都缺,那这样的人自然就已经放弃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一切希望,恨不得抛弃一切,就坐在那儿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干。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近忧?只剩下一堆钱,坐吃山空都做不到,自然是天天无忧无虑,也就自然是无远虑又无近忧。
一个有远虑的人,自然想要实现他的“远虑”;只要他想要实现他的“远虑”,则必然会撞上不少不可避免的“近忧”。这些“近忧”有的只是柴米油盐一样的琐碎,有的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般的大问题。
虽然这些“近忧”有的使你烦恼又无奈,有的让你感到五雷轰顶一般,但这些事情都是实现自己“远虑”的必过关卡。若是想个投机取巧的办法想要跳过,那八成这个宏大的“远虑之塔”就要因为缺了一两块看似毫不起眼的砖而从腰间折断、崩塌。
举一个人尽皆知的例子:三国的刘备,有一个宏大的目标,想必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就是说出来简简单单,做起来难于登天的“光复汉室”。这个“远虑”,在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前就早已立下,但是一路上遭遇了多少“近忧”的阻挠,想必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
有些时候,这些近忧几乎要了他的命(比如跃马过檀溪那一回,要不是马厉害,早就在檀溪旁挂了),有的时候比要的他的命还狠(长坂坡之战还是靠着赵云把妻子儿子抢了出来,但两个女儿还是被抢走了)。就算是这样,最后他还是完成了他“远虑”的一半,虽说没有彻底的“光复汉室”,但这个中山靖王的后代至少做到了和曹操孙权成鼎立之势,这是其他那些同样有“远虑”,却在“近忧”前知难而退的人未曾做到的。
若有“远虑”,不遇“近忧”,又算是什么“远虑”?
只有经历一个又一个的“近忧”,才搭得出“远虑”最稳固的奠基石。
第5篇:人穷志不穷的高中生作文
清晨的天空,宁静而舒适,时而有几只小鸟飞过,唱出几段优美的旋律。地面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让大地沉浸在这朦朦胧胧的梦境之中。
突然,一阵叫声划破了天际:“哪位……行行好……给点儿……给点儿吃的吧……”周围的房屋呆若木鸡,没有任何反应,好像死了一般。谁会去管这种“青蛙”的叫声呢?空荡荡的大街之上留下的只有一阵阵的回音和大树的抖动。
这声音出自一位乞丐之口,是一位约莫七、八十岁的老人,这把年纪,应当在家里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如今,却在这“江湖”上行乞,并且无人问津。没人知道他来自何方,也从来没有人关注过他的身世,他无依无靠,独自在街上游荡,甚至连他游荡了多少年,也没有人估计得出来,因为从来没有人关心过他。漫无目的地向前行走、乞讨,饿了,便随便吃一点从垃圾里捡来的东西;渴了,便喝点河水;困了,便找一个人家的屋檐下睡觉,直到别人发现,凶神恶煞地将他驱走。他在别人眼里,就像一条狗——或许,连狗都不如——狗毕竟还可以被人牧养,人与狗毕竟不同,但是如此低贱的地位——简直没有地位——究竟人与狗有无不同,已不再重要。
乞丐停下脚步,慢慢蹲下来,倚在一棵树旁,深深地叹了口气:“恐怕,唯有这花花草草,才是我最后的依靠了吧。”举目四望,花开得是那么鲜艳,草生得是那么繁茂,树长得是那么得高,房盖得是那么得美,而他与这座城市相比显得是那么的不协调!
睡意是那么得深,让他终于蜷缩成一团,沉沉地沉沉地入睡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声音才让他惊醒:“喂,快起来,走开,别挡道!”
可怜的乞丐睁开惺忪的眼,模糊地望去,一个清洁工站在面前,样子极不耐烦。他站起来,几乎用颤音说:“对不起。”随后便向大街走去。
由于太饿了,乞丐连走路都特别吃力。。
好不容易走上大街,刚才还特别清静的大街现在已人山人海。他走上前去:“先生,赏点钱吧。”
“走开走开,没空。”
“对不起,打扰了。”
他又转过身:“小姐,赏点钱吧。”
“哎呀,没钱。”
“对不起。”
他又向前走了几步:“先生,请赏点钱吧。”
“好。”那人上前一步,轻轻一推,乞丐没防备,一个倒栽葱倒在地上,“这就是赏你的,告诉你,以后别挡道,免得丢人现眼!”随后,扬长而去。
乞丐双肘撑地,想站起来,但又浑身无力,又无法 ,看着观众的讥笑,觉得一阵头昏目眩。
忽然,天上乌云密布,下起了雨。众人慌忙散去,数分钟内,熙熙攘攘又变为冷清,街上只剩下乞丐一人。
乞丐站起来,叹了口气,他无家可归,也不需要回家。他慢慢向前走,到了另一条街,发现有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地上哭。乞丐走过去,问:“小朋友,你怎么啦?”
那孩子见有人来了,便擦干眼泪说:“大爷,刚才跑的人太多了,把我撞倒了,脚扭了,走不动啦。”
乞丐听了,毫不犹豫地说:“小朋友,你家住在哪儿?我背你回去!”
那孩子听后眉开眼笑:“谢谢大爷!”
虽然这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但却是他一生中听过的最美妙的话语,他背起孩子,孩子笑了,他却哭了。
不一会儿,孩子到家了,焦急等待孩子的父母见到是这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厉声厉色地说:“糟老头,你想怎样?快走!这里不欢迎您。”
乞丐并不愤怒,也不哀伤——他习惯了。
可怜而孤独的乞丐又开始游荡。雨渐渐停了,大地又恢复了生机,似乎一切都洗得亮洁一新。他走上了一座桥,桥上也有个“乞丐”,那“乞丐”正在哭诉自己的“不幸”,年老的乞丐听了,心生怜悯,将自己身上仅有的揉脏了的几块钱给了他,那“乞丐”却说:“老头儿,你的钱可真差呀。”年老的乞丐没说什么,也不计较旁人异样的眼光,继续向前走。
其实,那个“乞丐”非乞丐——他并不穷,只是不想工作,就出此“下策”,人间真是可笑,一个善良的贫困的年迈的乞丐,竟会被一个富有的懒汉骗走自己仅有的几元钱。
一个虽物质贫穷但精神富有的乞丐,一个虽孤独但快乐的乞丐,一个虽可怜但伟大的乞丐,向着渐渐下落的太阳的方向走去,而他的背影在太阳余晖的照耀下,显得越来越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