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 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为《逃离大英博物馆》的短片,共有三集,每一集虽然都不到五分钟,但是每一集都能让观者感同身受。
这一部片我觉得录制的非常好。第一因为中国的许多珍贵文物被国外抢走,国人十分伤心,却又对遗失文物非常思念,而这一部片正好契合了这一点。国人强烈得期盼着那些失去的文物早日回家,这在每一名中国人心中都激起了强大的波澜。
第二是因为不顾一切返回家乡的小玉壶的那一种强烈的爱国之心。小玉壶的形像特点是一个既天真又充满好奇心的女孩,而这样一个看似弱小的角色却有如此大的爱国之心,真令人无比惊讶。从原来的离家女孩到适应人类生活与故宫中的各种宝物聊天的女孩有着强大的对比差距。
在这个短片里,所有的宝物都拟人化了,从这些宝物的话语中我不仅听到了许多流浪在外国的宝物对家的思念,还从侧面反映出制作人对宝物流入外国的怨恨和不甘。
看完这一部纪录篇让我更加了解了流失国外的文物。所有的文物都蕴含了历史的痕迹,人们的智慧,而现在却被侵略者拿走,又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特点。只有我们不停前进才不会被别人瞧不起,所以我们现在更要好好学习才能为国家的进步做出贡献!
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 篇2
一个玉壶化成人形跟随张永安回到中国,为仍在国内的国宝们诵读他们在大英博物馆里的“朋友”们为他们写的信,最终又回到大英博物馆等待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张永安受此影响回国后成为了一名国宝记者。
短片中的一个镜头一直刻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抹去:一幅非常大的四龙壁,上面的每一条龙都被锯成了四段。当时英国的“土匪”们并不想花更多的钱运它回英国,于是便拿去锯开,把它锯成了四段。回到博物馆后又将它拼接起来,随意地挂在墙上。我想,他们被锯开的时候一定很愤怒吧。
还有一句小玉壶说的话也让我难以忘怀,她刚到张永安在英国的居所时,说:“这么大个柜子,才住两个人!”说明它在大英博物馆里的位置并不宽敞,也许就像摆在碗柜里的碗一般,挨挨挤挤地摆在一起。也许英国人只是把中国的国宝当成非常有价值的金银财宝,完全不明白她的人文历史价值,毫不珍惜我们中国人眼中的无价之宝。然而在国内,一个小小的茶壶都会有一个大的展示柜子,大多还配有历史故事。
英国人对国宝的不尊重不仅让中国人气愤,甚至连英国人都看不下去了。一位英国人拍下了他在大英博物馆里看到的一切,英国的“土匪”们对中国的羞辱、对埃及的羞侮、对墨西哥的侮辱……紧接着他将这此照片发在了英国十分有影响力的网站上,从此,大英博物馆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希望在大英博物馆中的近2。3亿件中国国宝能早日回国。
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 篇3
最近观看了爆火的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但是画面却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比起欺辱的历史,更让我愤怒的是英国官方对待文物保护的态度。
有人说,中国最好的文物不在故宫,而在大英博物馆。馆内有中国文物瑰宝2。3万件,文物跨越中国整个历史,数量之巨大,历史之悠久足以让我震惊。我曾经想:大英博物馆应该很敬重这些文物吧?但是我想错了。短视频中,“唐小马”写信给“唐大马”,说这个柜子跑一圈也用不上几分钟。可见“唐小马”在大英博物馆里存放的位置很小。
我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大英博物馆中,中国文物都被放在一些狭小的柜子里。有些文物比如龙纹琉璃墙,一些佛像等,为了方便运输,被切割了好多块,虽然被运到英国后重新拼接,但是却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美感。甚至还有许多的文物就暴露在空气中,没有一丁点儿的保护措施,令人十分生气。
在短视频中,不畏艰难也要返回故乡的“小玉壶”深深撼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最后的读信中的一句“只是这具木镂之躯,承得住偷盗者的歉意,却载不动故人留连的目光”让我泪流满面。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播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传承、民族文化,让大家更为广泛地了解到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更是警惕大家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文物一定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 篇4
《逃出大英博物馆》是一部由短视频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制作的短剧,它讲述了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后,在中国记者的帮助下成功回到祖国的故事。这个短剧一经发布,便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这个故事中,一开始中国记者并不相信玉壶所讲的话,直到他在网络上看到了有关玉壶丢失的新闻后,记者才开始动摇,并相信了玉壶的话。这个细节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的情感,也展现了他们对于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追求。
大英博物馆中藏有大量中国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信。然而,这些文物如今被禁锢在大英博物馆中,无法飞回祖国的怀抱。这让我感到一丝愤懑,我们应该更加努力,争取将这些宝贵的文物重新带回中国,让它们属于我们自己,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亲眼见证和感受祖先留下的文明成果。
正如短剧中的中国记者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扬光大我们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我们都要保护和传承好我们的文化遗产,让世界认识和尊重中国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传统,传承我们的精神。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仅要追求物质上的富裕,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富饶。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它们是我们的根,给予我们力量和自信。因此,我们要加强文化底蕴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的文化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继承和发展。
总之,《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短剧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集,却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它让我们更加明白了文化的重要性和自信的意义。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展露出更加伟大的光芒!
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 篇5
下午,我们全班一起看了《逃离大英博物馆》这部纪录片。他主要讲了一个在英国博物馆里的中国古文物化为了一个人,遇见了一个在英国的中国记者张永安张永安带着她离开了英国,成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
他们去了最近的博物馆去报口信,虽然有很多不同的文物,但有一句话每个人都说了:家国永安,那些文物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永远平安,不再受欺负。
因为在英国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都是英国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一起抢走的。那时正是1860年,清朝政府腐败,只有挨打的份,那段时间真是黑暗啊!首先是鸦片战争,接着就是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来侵华,清政府被完全瓦解,分成了国民党与共产党两军之间打来打去打,打到日本侵华时才暂时合作,那个年代枪林弹雨、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在战火之中,那些文物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被抢走的,所以他们才希望家国永安啊!
在无数人民宝贵的生命献出的情况下,我们终于打赢了抗日战争。如今的社会,百姓们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在影片的最后,那位由文物幻化成的她说:“我相信我们在以后会正大光明地回来!”然后回到了英国博物馆。是啊,以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会变得越来越高,那些文物就自然而然地回到祖国的怀抱。
家国永安!
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 篇6
时光飞驰,历经苍桑的中国文物如今已流落海外多年,让人扼腕叹息。视频中讲到,张永安遇见了由小玉壶化身的人,他们一路艰难回国,却只是拿出信来读给那些文物听,张永安很好奇她为什么还要回英回去,小玉壶说的话,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那就是:“我们中国人从不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总有一天,祖国会把我们风风光光地接回家。”很明显,这句话是在反讽英国人从我国抢走文物,听到这里,我不禁为之一震,英国就像一个无耻的强盗,带不走的就肆意破坏,圆明园也是被英国人烧毁的——那日的圆明园成了一片火海,无数工匠呕心沥血创造的瑰宝毁于一旦。
视频中有一句台词:“这么大个柜子就住两个人呀?”让我为之感动,说明在大英博物馆里,中国文物的数量巨大,它们被成堆堆放,一个柜子里可能要放进好几个文物,雕刻精美的大佛更是被草草放在角落,根本不受重视;俗话说得好孰可忍孰不可忍,在中国的博物馆里,文物都被保护的很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真是说对了,相比之下,高低立见。
最后视频里,成百上千的文物念道”家国永安”,是啊,祝愿国之瑰宝早日归家,也祝愿中国,家国永安!
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 篇7
短片里面主要讲述了一个记者在英国采访时,突然大英博物馆里一件文物,茶壶失踪了,那位记者也碰到了一个流浪女孩无奈她太黏人,只好收留了她,之后的在英国几天,他们两个一起生活,每天在街上发传单搞采访,突然一天记者对女孩说:“我们回家吧!”下午他们便回了国,一回国,便去了博物馆,那个女孩打开自己的包,从里面拿出一沓信,一一念给了博物馆里每一个文物,半个月后,茶壶找到了,记者赶紧去进行解说,故事也就结束了。
这一篇文章让我感受十分深刻,里面有许许多多细节,比如短剧中的那位小女孩,他就是那个茶壶,里面把一个文物比作了一个人,给读者设了一个悬念,在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公布。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们所有中国人落泪,在19世纪末时,英国军队入侵中国,将很多中国的文物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全部烧毁、砸碎。所以在大英博物馆很多文物都是被四分五裂过后重新拼在一起,像有一些画,全都在带离中国时被裁过,再用胶水粘起来去进行展览,不做任何的修复手段,并且在中国的博物馆许多文物都是被一个个大玻璃罩,保护着每一个文物,且都是被经过精细编号,还有很详细的介绍,而在大英博物馆,英国人对文物根本不尊重。像碗这种文物都是被一起叠放在一起,大一点的文物玻璃罩罩不下,英国人直接切割掉一块,直到玻璃罩能罩下为止,更为残忍的是,博物馆的文物被人给偷走了,英国人也查也不查,直接让人偷,这就是英国人的人性。
这部小短片,希望大家能喜欢,也去看一看。
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 篇8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逃出大英博物馆》。故事讲的是一盏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玉壶,在一位中国记者的帮助下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给故乡的文物“亲人”带去了来自百年的来信,诉说着无尽的想念,乞盼有一天能家人团聚。最后,小玉壶还是回到了大英博物馆,希望有一天能和祖国的其他文物一起堂堂正正地回国。
其中,最让我惊叹的是大英博物馆居然收藏了2。3万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不是被偷盗的,就是掠夺的,让我想起五年级学的课文《圆明园》,圆明园之前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还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更有数不清的宝贝。直到1860年秋天,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闯进圆明园,将能运走的文物打包运回国,运不走的文物则以棒击毁,3000名士兵放了一把大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成了一片废墟。
如今,我们在大英博物馆看到的绝大部分文物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的。我还在前几天的报纸上看到大英博物馆近期丢失了2000多件文物,不禁对博物馆安保做出了质疑!而且,我们的文物并没有在博物馆受到很好的保护,他们任由游客随意触摸,拍照,切割破坏了较大的文物。对此,我想说:“如果大英博物馆不能很好的保护这些文物,那么就请将文物归还给来源国!毕竟,这些文物是当年艺术创作的瑰宝。”
最后,愿祖国能更强大,愿历史不再重演,愿大英博物馆内所有中国文物有一天能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