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网实用文档策划方案内容页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

2024-01-21 18:14:29策划方案访问手机版打开翻译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 (一)

XX市实验小学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以“德智少年”品牌建设为抓手,将学校德育工作一体化实施,培养“崇德明智、笃行向善”的好少年,让孩子的童年充满童真童趣,绽放生命色彩。

全面分析校情:

传承创新,涵养生命

XX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04年,坐落于宋代文庙旧址上,承载着千年文脉、百年书香。学校整体构建起“放飞孩子童心、铸造教师匠心、引领家长同心”的“心教育”工作体系,明确“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崇德明智、笃行向善好少年”的育人目标。

学校深入挖掘、提炼文化基因,结合新时代“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要求,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孝诚爱仁”是根植于XX大地的道德文化基因,“礼乐射御书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我们从中提取出“德”和“智”两个关键要素,也正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校实施“德智少年”德育工作品牌,旨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基因涵养孩子生命,让孩子健康、阳光、快乐、心灵自由;推崇高尚的品德,通达事理、彰显智慧、知行合一;追求人性的本真,到达至善的境界。

确立工作目标:

聚焦素养,六有六会

“德智少年”本着德育课程一体化原则,将德育课程、学科德育、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等进行整合、融合、提炼,聚焦为“六有六会”核心素养,即:有孝心、有自信、有诚心、有责任、有爱心、有梦想;会表达、会欣赏、会健体、会合作、会阅读、会探索。

“六有六会”全面诠释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校结合实际和特色进行的校本化表达,是“德智少年”应达成的具体目标。

明确实施路径:

多元协同,整体推进

围绕培育学生“六有六会”核心素养的目标,一体化设计德育内容,通过文化浸润、课程融合、活动整合、家校协同等路径,将“德智少年”品牌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

文化浸润。学校文化处处蕴含“德智”理念。“崇德明智”校训蕴藏在两座教学楼的楼牌中,走廊文化每层一个主题,以经典名言、名人故事、地域文化、XX典故、师生文化建设成果的形式全面诠释“崇德”与“明智”的内涵。如崇德楼一楼主题为“孝行天下”,解读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实验小学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通过文化浸润、课程引领、活动践行,在教育实践中感悟孝德、践行孝德、崇尚孝德、弘扬孝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知恩感恩’成为每位实小人的道德品质。”走廊横梁上,刻印着关于“孝”的国学经典,墙壁两侧,悬挂关于“孝”的人物和故事以及实小师生践行孝德的活动图片。二楼、三楼的主题分别是“诚之为贵”“仁者爱人”。

一至四楼的文化分别是红、绿、黄、蓝主色调,意喻着“沐浴阳光、扎根生长、收获希望、放飞梦想”。另外,“三风一训”“六有六会”、德智少年LOGO等镌刻在学校宣传栏,张贴在教室门外,设计在文化产品上,处处可见,营造积极氛围,让学校文化时时浸润师生心灵。

课程融合。全面建构“德智少年”课程群,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放飞童心,绽放生命。一是指向校本化实施的基础课程:将经典阅读、甲骨文探秘等融入语文学科,将趣味数学、益智器具等融入数学学科,将绘本故事、趣配音等融入英语学科。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统领,整合地方课程中的智慧、德性、文化、法治元素,初步构建起一体化实施的“综合思政”课程。二是指向个性发展的拓展课程:开发了“人文素养、科学创新、运动健康、艺术审美”四大领域、30余门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目前,柔韧操+力量操、童真童趣寒暑假、益智数学、“悦”读经典等已经成为学校特色课程。三是指向实践创新的综合课程:将德育主题教育、常规教育等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在有意思的活动中凸显教育意义,张扬生命色彩。

活动整合。将主题教育、仪式教育、常规教育、传统节日、班队教育、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等进行一体化设计,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全方位,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活动全空间全覆盖。依托“汉语文化节、趣味数学节、英语文化节、多彩实践节、趣味体育节、艺术风采节、劳动成果节、科技创新节”八大文化艺术节进行集中展示,将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让孩子留下童年美好记忆。

家校协同。开展“父母100天成长计划”已7期,家长每周到校集中学习家庭教育理念、参与体验实践;每天诵读《亲子承诺文》,用正能量鼓舞自己;每天坚持写《父母日记》,反思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每天在学习群中值日、打卡、分享,团队学习克服惰性。定期集中学习与每天践行,让家长持续学习、知行合一,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根植于心中,成为家长自觉的行为和习惯。以“父母100天成长计划”为引领,智慧父母微课程、公益父母课堂、特色家长会为支撑的家校共育体系,实现了对家庭教育的“点线面”、立体化、全过程和全覆盖,将家庭教育工作真正做小、做细、做实。

以“父母100天成长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教育“XX模式”荣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典型案例等荣誉。

落实保障措施:

评价激励,管理创新

评价激励。编制《实验小学德智少年评价办法》,制订了“六有六会”评价标准,完善了《德智少年每日自评手册》《实小学生必做50件事》《“每周一星”推选办法》等评价载体,明确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社会评”等多元评价方式,采用达标晋级的方式,让每个孩子在不断升级达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信心、找到榜样、挑战自我、全面成长。

如学生使用《德智少年每日自评手册》每天省思五个具体问题,每日“五问”正面引导、正向激励,每周全面小结、反思提升,“德智少年”每天晨诵、午写、暮省、夜读的修身笃行方式更加具体、落实。

管理创新。在学校层面,建立了“管理督办、教学督导、家校协同”的管理督导机制,形成关注细节、做实过程的管理风格,建立起行为规范、任务清晰、运转协调、低耗高效的管理体制。在学生层面,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作用,日常卫生、纪律督导均有红领巾值勤岗负责,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学生集体活动等由大队委小干部策划、主持。在教师层面,推行《发现孩子的精彩》每日一记,教师用欣赏的眼光每天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的进步、发现孩子的潜力,释放教师爱的能力、激发工作活力。在家长层面,家委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立了“星火志愿团”,负责学校大型活动的组织、日常路队监护;组建“家长讲师团”,定期为学生进行讲座;学校的公益父母课堂、茶韵书吧等完全由家委会负责运作。

崇德明智、笃行向善。“德智少年”德育工作品牌通过内生式创设、融合式建构、一体化实施,让孩子童心飞扬,留住童年记忆,记住学校味道;让教师匠心永铸,彰显责任与情怀、能力与担当;让家长与学校同心同行,心在一个频道上,力在一条轨道上。“德智少年”品牌让“心教育”体系更加丰富完善,促进了学校工作整体发展,实现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学校获XX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首批入选全国新样态联盟学校,工作经验在全国新样态论坛交流,为全国家长学校经验交流会提供现场。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 (二)

一、校情学情分析

____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多年来,__区实验小学大力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以营造诗意校园,丰厚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照进”现实。在诗词文化熏染下,师生感受诗词之趣,体会古人智慧与情怀,涵养心灵。活动中,学生铭记家乡和学校的历史,争做励志少年,立志以身边的模范人物为榜样,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报效祖国,回报家乡。

二、办学理念

__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13年,百年的文化积淀与时代教育有机融合,形成了“大气、包容、卓越”的校风和“固守善良,拥有梦想”的校训。以传承、创新谋发展,以“诗词润德”“卓越励志”“钉劲励行”,激励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三、育人目标

1、以“诗词文化进校园”为载体,多措并举,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育民族精神。

2、依托“诗词润德”德育品牌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渗透、研学考察、实践创作、家校协同等途径,以诗词润泽童心,立德树人,在吟诵品悟中,感受诗词文化,体会诗人情感,培育家国情怀。

四、德育内容

依托优秀诗词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发挥诗词文化育人作用,通过学科整合的诗词特色课程开发、师生共同营造的诗意校园文化氛围、深入家乡名胜的寻诗览胜、丰富多腔的吟诵唱讲等,体悟诗词中的大思想、大智慧,慰藉心灵、涵养德性,努力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实施路径

(一)开发诗词课程,学诗明德。

1、开发诗词校本课程。

开发低年级《古诗词诵读》和中高年级《中华诗词诵读》读本,以“爱国”“友情”“感恩”“传统节令”等主题分单元呈现,让传统的民族人文精神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

开发《红色革命诗词》读本,以诗词话党史,以红色育红心,感受革命传统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家国情怀,薪火相传。

2、打造诗意学科课堂。

落实德育一体化教育,整合学科教学,依托诗词校本教材,选择与德育目标相契合的诗词,怡情励志,将诗词文化教育目标贯穿于学科教学。如语文课伊始,师生诗词对接问候;音乐课增设“古诗新唱”;美术课创意“诗词书画”;体育课“诗词韵律操”健身。全科架构,以诗明德,以诗修身,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教育。

(二)营造诗意环境,见诗励德。

营造浓郁的诗词育人氛围,创建“诵读快车”、“诗词大道”“诗词文化墙”,让名家名句浸润学生的心灵。诗词书籍也在静读书廊、班级图书角整齐摆放,以便学生随时阅读学习,爱国诗、励志诗等时刻勉励学生心怀高远,勤奋学习。

课间,校园广播循环播放诗词歌曲;午后,LED大屏播放“中国诗词大会”等相关视频。在精心打造的视听盛宴中,学生耳濡目染,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开展主题活动,诵诗扬德。

活动是学生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素养的催化剂。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道德力量和人格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落实德育目标。

1、举行“青梅煮酒论英雄”校园古诗词大会。

每年丹桂飘香季,举行校园诗词大会。班级的优秀选手,以诗词接龙、飞花令、九宫格等形式,在激烈的角逐中,感受中华古诗词的魅力与炎黄子孙的国家情怀,体会文化与智慧交锋的乐趣。

2、开展“诵读红色诗词,传承红色基因”比赛活动。

精选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经典诗词,以诵读演的形式,感党恩、颂党情,表达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在诵读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激发自己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3、开展“爱国爱家,圆梦中华”诗词创作活动。

运用绝句、律诗、现代诗等形式,引领学生歌颂党的功绩,赞美抗疫英雄、书写理想信念……在创作中,汲取民族智慧,树立民族自信,培养爱国情感。

4、举行“书声传古韵,诗香沁童心”诗词考级活动。

学校确定200首诗词,依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实验小学生诗词考级方案》,每学期两次,分10级,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以诗词文化浸润学生成长,让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四)多彩实践,品诗砺德。

1、开展“寻诗写诗,赞美家乡”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游览__沁水阁、养马岛、昆嵛山等家乡名胜,寻找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家乡的诗词篇章,引领学生览胜赋诗,即兴创作,表情达意,赞美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开展“访革命热土,寻红色诗词”探究活动。

依托家乡厚重的红色历史,组织学生到雷神庙战斗遗址、杨子荣纪念馆、胶东红色革命纪念馆、昆嵛山红军革命游击队旧址,聆听杨子荣、许世友、于得水等无数英雄的革命事迹,寻找赞颂英雄诗词,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3、开展“牵手诗词,约会传统节日”研学活动。

利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到国学馆尼山书院开展“节分端午自谁言”—端午节传统诗词讲座等研学活动,聆听老师讲座,了解节日文化,品诗吟诗,动手包粽子、做月饼等,以诗歌亲近经典,讴歌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操和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传统文化的情感。

(五)强化家校协同,以诗厚德。

1、充分调研,巧用资源。

通过调研,了解家长对诗词文化的认识与素养,发挥家长中的优质资源,以家长课堂、榜样带动、线上与线下的分享交流等形式,提升家长诗词育人的意识,扩大家校携手育人成效。

2、创设氛围,亲子互动。

倡导家长放下手机,和孩子一同观看“诗词大会”,引领家长和孩子一同探究诗词中的风土人情、节日习俗及家国情怀。开展“客厅诗词大会”“爱国诗歌颂”“飞花令大比拼”等亲子活动,在交流与互动中感受诗词的真善美,提升道德素养。

六、条件保障

(一)管理到位。

由校长负责,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诗词润德”作为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重点,强化工作保障机制,让全体教师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激励教师创新德育活动形式,确保诗词润德工作落到实处。

(二)师资保障。

以外学内训的形式,提升教师诗词素养。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诗词教学理念;发挥学校教师优势,成立教师“松杉文学社”,由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贾乐玉副校长为教师进行诗词知识培训、诵读技巧培训;组织教师朗读者大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诗词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发挥诗心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三)评价激励。

学校实行“诗词之星”学生评价策略,通过每日一评、每周一评、每月一评、每学期一评,评选出课堂“诗词小老师”、班级“诗词小达人”、年级“诗词小名士”、校级“诗词小学士”。此外,学校还评选“诗意课堂”“诗蕴班级”“诗雅教师”,榜样带动,深化诗词育人成效。

七、特色实践做法

(一)建构学科诗意课程,全科育人。

结合学科内容和德育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学科诗意课程。课堂上,教师适时选择相应诗词,引领学生学、悟、品、诵,统筹规划,整合学科教学,落实德育育人目标。

(二)开展千人诵读活动,昂扬精神。

每年春季举行一次大型千人诗词诵读活动。千人千声,汇成诗山词海。爱国、爱家、励志……诗词中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振奋人心的力量,鼓舞学生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每年春季举行一次大型千人诗词诵读活动。千人千声,汇成诗山词海。爱国、爱家、励志……诗词中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振奋人心的力量,鼓舞学生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三)搭建创意展示平台,彰显自信。

通过诗词大会、小小朗读者展示、诗情画意作品展、形式多样的吟诗唱诗活动,引领学生创意展示自己对诗词文化的热爱,陶冶性情,彰显文化自信。

“以诗魂铸灵魂,以诗品塑人品。”诗词散发的独特魅力深入人心!学校将不断探索诗教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让百年实小诗韵飘香,托举起学生的幸福人生!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 (三)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有力保障。我校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为依据,结合“启智养正”学校特色,制定《__市实验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校情学情分析

一)学校德育背景分析

19__—20__,紧紧抓住德育实践活动和班级管理两条主线,狠抓行为习惯培养,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0__—20__,确立“小太阳从习惯升起”办学理念,构建养成教育整体框架。20__年6月,承办“__省素质教育现场会”,20__年5月,承办“__市习惯养成现场会”。

20__—20__,将特色理念修订为“养成做根,多维表达,开发潜能,内外兼修”,实现良好习惯到能力素养的提升。20__年获评“__市习惯养成特色学校”“__省心理健康特色学校”。

20__—20__,将核心理念修订为“启智养正”,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20__年被确定为“__省传统文化体验校”,20__年在全国德育现场会、心理健康学术年会上进行经验交流,20__年获评“__市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20__—今,完善新六艺课程体系,多元共生、和谐共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

普遍热爱祖国,富有爱心,同情弱小,能自觉遵守校规班规,热爱劳动,喜欢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但因为小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加上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同,个体差异也较大,如知行不一、自我中心意识突出、被动性参与、家校不一致等。

德育目标

立足学校特色理念,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以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障,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培养“文雅、儒雅、高雅”的少年君子。

具体内容及途径

1、礼仪养正教育

以开蒙毕业课程、文化月课程、升旗队会周课程、晨夕会日课程为载体,开展公民教育、礼仪教育、美德教育,培育具有书生气质、人文情怀、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的实验少年。

2、遵纪守法教育

以贯彻强化《小学生守则》和《实验小学校规校纪》为重点,构建遵纪守法课程体系,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校内外树立良好的形象。

3、心理健康教育

在原有“健心启智”课程体系基础上,着力打造“优智课程”,将高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低年级注意力训练”“中年级记忆力训练”“高年级元认知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学习品质。

4、研学体验教育

依据学生的问题需求,构建“精致__红色线、生态线、文化线”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将认识从书本走向真实的生活,从黑板世界走向实践世界,实现价值认同、情感熏陶、知识深化、实践常态化的教育目的。

5、劳动实践教育

一是构建“1+2+3”家庭劳动课程模式,发挥家长在家庭劳动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和主体作用,从而实现5+2>7;二是以环翠楼公园、__市农业科学院实验农场、校园“一米菜园”为基地,构建稼穑课程实施体系,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种植活动,让劳动教育在田地落地生根;三是与附近社区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进行垃圾清理、污渍清除等“环保小卫士”劳动实践,并力求常做常新,常中出新。

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明确德育责任

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把德育作为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列入年度考核,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方案,确保各项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发挥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作用,探索推进集体备班制度、班科联席制度,切实让德育任务内化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到学生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3、家校联系,发挥教育合力

通过家长学校的各项活动,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

4、学科渗透,发挥主渠道作用

制定课程育德实施计划和办法,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过程中认真落实课程育德要求,使教书与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识别真善美的能力,使之形成理想与信念,转化为内在的动力。

5、六艺评价,发挥激励作用

制定详细的“六艺卡”评价细则和发放标准,通过“六艺”评价激励学生的行为,催发学生内在的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谐发展。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 (四)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我校立足校园、家园、田园、社园,着力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实施背景

(一)整合定位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引导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而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则融合了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二)校情分析

充分挖掘“自主”教育文化内涵,由自主学习延展到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家庭等多领域,既丰厚了自主教育底蕴,也为劳动教育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

多年来,我校推行小组治班,学生自主认领班级事务、合作参与班级管理、校园劳动岗位体验,增强了自主劳动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劳动的良好氛围。

工作目标

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学习兴趣、基本技能及基本操作规范,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根据这一目标,确立了我校劳动课程育人总目标。

结合一至五年级学生年段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制订梯次化年段劳动教育目标。

实施路径

立足“四园劳动”,依托课程化建设,从管理、内容、活动三方面,推进劳动教育深入实施。

(一)加强课程管理

将劳动教育课程与综合实践、班会课有机整合,确保每周一节课。举办主题教育劳动周,开展活动体验和劳动成果展示。

(二)优化课程内容

开展劳动调研,将学生喜欢的、有研究价值的劳动资源纳入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在真动手、真感动、真创造中实现有温度有故事的自然生长。

(三)构建课程项目

依托“校园劳动”课程,优化自主劳动能力

小组治班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劳动意识。但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精细化劳动、创造性劳动能力,成为我校“校园劳动”的新要求。

为此,我校设立“我爱学习、美化教室、美化校园、小小管理员、DTY创意制作”五个板块,探索校园劳动教育实施。同时,将校园劳动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习惯养成等有效整合,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2、依托“家园劳动”课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我校约67%的学生为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工作繁忙,学生独自居家时间相对较多。这些都对学生劳动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形成劳动习惯势在必行。

结合学生年段特点,挖掘家庭劳动的兴趣点,围绕美食系列、日常技能系列、美化家庭系列、中外小点四个系列,设置多样化的劳动课程套餐。倡导学生制定“个人劳动计划书”,践行“每日家庭劳动作业、假期闲暇劳动作业”,将家务劳动做成常态,提升家庭责任感。

3、依托“田园劳动”课程,强化劳动探究能力

学校周边3公里处为里口山,以“山青、水秀、果美”闻名,是学校研学基地。我校学生多居住于周边社区,很少接触田园劳动。为此,我校开设“田园劳动”课程,低中年级侧重于亲子“收获类”劳作,高年级侧重于“种植模式”研究,实现在行走中劳动,在体验中育人。

(四)依托“社园劳动”课程,升华志愿服务意识

学校周边有两个对口社区(__社区、__社区),学校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结合精致社区建设理念,聚焦“校社合作劳动、社区环境保护、社区美化行动”三个维度,加强校社劳动共建。

校社合作劳动:依托节日文化、“社区小课堂”,开展校社劳动互动,拓宽学生视野。

社区环保行动:通过“走近身边的劳动者”,邀请社区劳动者走进课堂,讲述职业艰辛,培育劳动精神,成立“社区家庭环保志愿小队”,助力温馨小区建设。

社区美化行动:组织党员教师、学生及家长志愿者,为社区墙壁、配电箱等进行美化,打造优美宜居环境,提升社会责任担当。

评价保障

(一)加强专业引领培训。依托齐鲁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引领效能,提高教师劳动研究力。

(二)健全动态评价机制。一是增值性评价。完善“每周—每月—每学期”评价模式,加强全程评价。二是表现性评价,研制《小主人劳动存折》,设立劳动清单,关注学生劳动实际表现,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 (五)

一、指导思想

以____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_大、__届____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学生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不断提升学校德育水平,更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德育目标

奋发向上的__小学现有14个教学班,450名学生,65名专任教师。坚持“启智明理、勤学善思”的办学理念,以“让每一位学生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让每一位学生都沐浴在希望的阳光里,让每一位学生都成长在快乐的学习中”为办学愿景。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四个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

三、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职责

(一)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组员:____、各班主任

(二)相关职责

1、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

2、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有分管德育副校长、大中队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的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导、实施学校德育和常规管理工作。

3、充分发挥少先队、班委会等组织作用,加强班主任、道德与法治教师、学生班干部为主体的德育骨干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不断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和引导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4、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校心里健康教育工作。

5、建立健全各项岗位职责,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四、德育内容

(一)教师道德建设

1、政治思想

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招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2、职业道德

热爱教育事业,热心本事职工作,团结同事,关爱学生,诲人不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蔼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发展。

(3)遵纪守法

认真学习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执教、依德执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4)奉献精神

每位教师要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维护学校荣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无私奉献、以校为家、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关心、支持学校各项工作,不计个人得失,具有主人翁精神。

(二)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要求

(1)理想信念教育

坚持以____主义、____思想、____理论、____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____思想为指导,加强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引领全体师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自觉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形成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意识,养成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4)生态文明教育

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认识大自然,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学会学习,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心理、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成长为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①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勤思考,肯钻研,细心、认真完成作业。

②劳动习惯: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吃苦耐劳、勤俭朴素,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家务和生产劳动,从小树立求实苦干的精神。

③卫生习惯:保护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积极参加卫生劳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④纪律习惯:遵守国家法纪,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学校纪律。

⑤文明礼仪:讲文明、讲礼貌、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见师长要行礼,见同学要问好,使用十字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7)“五爱”教育

使学生从小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感教育,树立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公德意识。

(8)“五自”能力培养

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的能力,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觉热爱学习、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勇敢地与不良行为作斗争,从小树立顽强拼搏的意识。

(三)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形成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建设好图书阅览室,宣传栏、墙报、标语、红领巾广播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形成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图书室定期开放,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宣传栏、墙报定期更换,红领巾广播站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宣传。全校处处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育人氛围。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1、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师德修养。

政治学习定时(周一下午)。充分利用每周一下午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新的教学思想、教育理论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教师做到:

坚持政治学习,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做好学习笔记;第二,在学习中去理解、体会教师事业道德规范和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第三,以道德规范和要求为标准,时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检查、对照;第四,把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的内心信念,化作自学的行为品质,在无人监督之时,仍能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第五、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活动多样化、师德加强化。

(1)定期召开师德专题研讨会,统一认识,统一思想,最终达到“教育无小事;处处皆教育”的共识,为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2)开展师德演讲比赛,使教师自觉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3)在学校里开展“做家长满意的教师”争创活动,把师德教育置于家长、社会的监督之下。

(4)将师德修养纳入教师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中,加强师德建设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师德修养不断提高。

(二)学生道德品质习惯的教育

以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文明习惯为主,着重抓好以“五爱”教育为中心的文明礼貌、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行为规范的训练,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1)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牢固树立育人观念,扎实上好每一堂课,着重培养学生“五爱”道德情感,教导处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备、上纳入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育人主渠道的作用。

(2)抓好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学校各学科教学既有传授知识的作用,又有育人的任务,教导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根据大纲要求,充分体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促进各科教学对德育的渗透。

(3)对各学科教学渗透思想教育,不仅要制定目标,还要抓备、上、听、评,开展专题讲座,把学科教学中思想教育性的体现程度,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之一。

2、积极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开展多种教育活动,使学生置身于活动之中,去锻炼、去体验、去陶冶,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提高认识,自觉养成文明的、合乎规范要求的行为习惯。

(1)常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要求教师树立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坚持常抓不懈的思想,把对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始终。教导处定期、不定期抽查各年级学生背诵《规范》,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要求,从而达到自觉付诸行动,少先队成立红领巾监督岗,每日从学生的纪律、卫生、文明行为、礼貌用语等方面监督检查,做好记载,在周五进行全校通报,结果作为学校班组管理考评的依据。

(2)每周举行升降国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教育。

制定了升降国家制定,规范升降旗仪式。各中队轮流主持升降旗仪式,确定主题,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总结一周内的各项工作,评分量化,以严肃、规范、庄严、富有激励性的升旗仪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传统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

3、加强少先队工作。

(1)加强组织建设,发挥队组织的作用。

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组织,配齐队干部标志,规范队组织,建立队室,阅览室,组建红领巾广播站、监督岗。

(2)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大队应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活动,通过活动锻炼同学们动口、动手、动脑意识和自主意识,在活动中自觉养成遵守纪律、维护集体荣誉的习惯,大队部每月组织队干部培训、学习一次,提高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意识。各中队在每周班队活动课上确定主题,开展班队活动,坚持每周突出一个主题,抓住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

4、狠抓班级管理,发挥班级德育作用。

学校制定班级管理考评细则,每月有一名值周领导和各值周教师进行检查评比,并参考红领巾监督岗记载。通过开展班级管理评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集体观念,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开展自我教育,实施自我管理,形成自立精神,从而达到班级管理育人的目标。

5、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校内外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共同的育人合力,实施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纪律等方面的综合治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依靠社会、家庭成立三结合教育委员会、家长学校,开展家访、座谈会的三结合教育活动。

6、安全教育狠抓不懈。

(1)充分利用国旗下演讲、班队会、紧急疏散演练、法制教育报告等渠道和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和法制观念。

(2)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涉及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网络影像,健康上网,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3)严格执行安全包保一对一责任落实,由包级领导不定期进行检抽查,并做好登记签字工作。

(4)继续落实值周领导、安保值班和门卫带班安全管理,加强学生早晨、中午到校和课间活动在草坪上玩耍安全监管,做到安全工作全覆盖。

(5)规范班级安全排查常态化,重点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严禁学生带零食、玩具、碎炮、危险性刀器具、火源进校园,为师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引导教师通过谈话激励、课堂渗透、环境熏陶等方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抓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和生理特点,重点做好离异家庭、贫困学生、智障学生和特殊性格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三)大力发展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美化环境,对陶冶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室、校园的美化要富于教育性,注重环境育人,以环境美陶冶少年儿童高尚的情操,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主要做以下工作:

1、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精心种好、管好校园内的花池、绿化林,使学校校园活动场所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2、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养成维护区域卫生和全校卫生的习惯,做到讲究卫生、衣着整洁、谈洁文明、地面干净的优美环境。

3、狠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严格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训练学生,教师要模范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

4、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浓厚文化氛围。开辟文化长廊,充分发挥黑板报的作用,定期出好每一期板报,出好每一期手抄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学校德育特色

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楼道文化不断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班级文化、楼道文化、宣传栏、LED显示屏、板报等宣传阵地,充分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通过以上活动,使学校成为环境整洁优美,校风、教风、学风积极向上,具有浓厚育人氛围的农村小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 (六)

一、背景分析

__镇属于__县偏远乡镇,__镇第二小学现有7个教学班,教师15名,学生256人。经济贫困使部分群众急于脱贫致富,忙于经商务工,留守学生208人,教育管理相对滞后;同时,受社会大环境渗透影响,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浮躁、思想滑坡、道德缺失等现象。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学校教育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更要对学生的长远未来负责,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铺路,抓好德育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抓好学生德育,__校紧密结合地域实际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以“梅兰竹菊”为依托,以品格教育为重点,以星级少年评选为抓手,以创建优秀班集体为载体,以导师育人为落脚点,着力打造以“梅兰竹菊”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习花中四君子的品格情操,确立“君子文化德润校园”的办学理念,赋予“君子”新的内涵,提炼“现代君子人格”,培育具有__二小特色的现代君子。

二、办学理念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学生培养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途径都作了具体的要求。在“总体目标”中是这样表述的:“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所以,__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简称三大文化,下同)建设,作为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和归宿,着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确立了“君子文化德润校园”的办学理念。

“君子文化德润校园”的办学理念是__二小的灵魂、晶核。对“君子文化德润校园”办学理念的挖掘、提升是__二小科学发展的基础,而进行办学理念的解读,则是构建和发扬办学理念的起点。

(一)办学理念的诠释

我们倡导的“君子文化德润校园”有四义,即君当如梅,意志坚韧;君当如兰,举止优雅;君当如竹,自强不息;君当如菊,淡泊谦逊。

意志坚韧: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意志是实现人生志向或理想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个人潜能发挥的必要条件。只有意志坚韧的人才能战胜所有的困难,以自己务必的热情开创出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学生刻苦求知、毫无畏惧是实现个人宏图大志的途径,也是培养君子人格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当营造一种“刻苦钻研、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氛围,培养学生像梅花一样具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品格。

举止优雅: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她美于外者有花姿典雅,美于内者有贞洁正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入我门中,能谏我心之草”。我们要以优雅兰姿、高雅兰韵培养学生的优雅举止、高雅才艺,以兰德正气、兰馨正品培养学生胸怀正气、端正品行,激发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多方面素养全面和谐发展,成为如兰之谦谦君子、婉婉淑女。

自强不息:竹,筛风弄月,弯而不折,折而不断,是为柔中有刚的谦谦君子。竹子的品质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作为小学生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培养高尚情操,勤于学习,努力工作,为报效祖国与造福人民而不懈奋斗。

淡泊谦逊: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菊花不羡慕春的百花争艳,夏的绿树成荫,而独爱万物凋零的秋,可见其宁静淡泊的情怀。校园就是要培养孩子们心灵犹如竹简一般平和淳朴,处世如同菊花似的淡泊名利,要善于与他人和谐相处,不顺风倒,随大流,要谦逊做人。

(二)“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君子文化

在数千年发展演进中,君子文化吸收和容纳了道家、法家、墨家及佛家等思想精华,呈现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融汇点的特色;儒家讲究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人做君子”正是将礼义道德躬行实践的具体途径,故君子文化又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落脚点。

192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指引和鼓舞着无数共产党人为之前赴后继地英勇斗争。她继承和发展了君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风吹雨打,惊涛骇浪的环境中,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形势中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君子文化体现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义以为上的担当意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革命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革命文化蕴含丰厚的君子文化因子。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君子文化彰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塑造的理想人格。它倡导的人生价值,是以关爱社会、推进文明为其理想追求;它倡导的人生态度,是以遵德守法作为自身行为的取舍标准;它倡导的行为方式,是将自身道德完善与社会责任义务实现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君子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它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在当今时代,君子是我们精神家园中一种颇具感召力和号召力的人格力量。它为我们树立做人的榜样,激励我们行为君子,言为君子,做一个立德、立言、立功的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因此,我们认为,以“弘扬君子之风,建设美德校园”就会“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有爱心、有情怀、有担当、求上进,将规范深深镌刻孩子们内心深处。

三、德育工作目标

__二小立足校情实际,以培养“三观四心五力”(三观:全局观,科技观,未来观。通过建立三观,打开孩子的视野、思维、格局。四心:爱心,慧心,恒心,平等心。通过滋养四心,培养孩子的爱商、智商、情商、逆商。五力:抗挫力,学习力,运动力,创造力,想象力。通过增强五力,促进孩子拥有阳光的心灵,智慧的头脑,强健的体魄。)为总目标,努力寻求学校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契合点,积极探索君子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

__校自20__年秋期开始确定了“弘扬君子之风争做星级少年”的德育主题,细化了学段目标和年级目标,把“星级少年”评选作为学校管理的主要抓手,完善评价机制,丰富教育内涵,增强教育实效,形成了人人参与竞争、人人争做星级少年的良好氛围。

为增强星级少年评选的针对性实效性,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常规管理要求,融入学校文化元素,从学习、德行、习惯、心理等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细化,涵盖了学生的衣、食、住、行、学,形成了具有操作性强、特色明显的评选细则,每周、每月、每期评选出“好学梅香之星”“崇德雅兰之星”“守纪修竹之星”“向阳金菊之星”;教师方面重点依据“爱岗”、“敬业”、“奉献”三个方面评出爱岗敬业最美教师;依据参与学校活动次数及与学校工作的配合度,教师、学生及家长评议产生最美家长。

四、德育工作内容

几年来,__校依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紧紧围绕“十大主题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即理想信念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节庆仪式教育、挫折磨练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家校协作教育、月度主题教育。同时将“十大主题教育”凝炼为“三大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厚重革命文化教育、先进社主文化教育,将“三大文化”教育作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抓手,明确了德育教育内容,确立了德育月度主题,并在主题统领下开展“三大文化”教育,使德育目标更加明确,教育有的放矢,工作有章可循。

五、实施途径

按照“三化”教育的内容,畅通德育的“四有”途径:即讲好“有风景”的思政课,建好“有故事”的校园文化,抓好“有温度”实践活动,织好“有维度”的社会网络。

(一)通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行君子之事。

一是营造氛围赏君子。学校利用走廊、橱窗、墙壁等空间,张贴印制“梅兰竹菊”精美的诗文图画;各班教室开辟黑板报“诗园”,展示学生的古诗书法、读后感、手抄报等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与经典同伴,与圣贤为友”的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传统节日念君子。结合校园主题月、传统节日等进行例行活动,在开学季、毕业季,组织学生开展“入学礼、拜师礼”等活动。利用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溯源端午,怀念屈原”、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

三是读《道德经》学君子。每周利用课后延长服务时间,背诵《道德经》并进行默写。学校制定《道德经》背诵认证方案,对学生和教师的认证采取平时登记、半年累计的办法,即平时每背诵一章进行登记,每半年累计一次,达到相应等级的,由学校颁发等级证书。

四是唱经典歌曲扬君子。首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经典歌曲进行教唱,通过放学路上齐唱、歌咏比赛等形式,实现每周一歌。其次以教体局推荐的养肺、养肝、养脾、养肾、养心等音乐,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在学生起床时、课休时、午饭时等定时播放。

五是孝老敬亲做君子。首先,学校提倡每周“五个一”活动:为父母或长辈洗一次脚、捶一次背、做一次饭、打扫一次卫生、洗一次衣服;其次,参加一次助老志愿服务。通过到敬老院、老年公寓陪老人聊天、给老人唱一支歌,帮老人做一次家务等,号召广大学生敬老爱老,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美德。

六是经典诵读展君子。学校围绕“四个核心”(读、背、演、悟),推行“四进四开”(传统文化进课表,开设国学指导;传统文化进早读,开展国学背诵;传统文化进例会,开展国学检验;传统文化进社团,开设国学社团。),确保“五个固定”(教材固定,每期每周内容固定,教师固定,时间固定、表彰奖励固定)全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唱响德育主旋律。同时以“让校园溢满书香,让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一诗一文”“读书沙龙”等系列诵读活动,有效的提升了师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学素养的蕴蓄,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

(二)通过开展红色革命文化教育,扬君子之风。

一是开展一系列“红色教育”主题活动。举办红色历史讲座,开展红色知识问答、红色诗词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文化征文、红歌演唱比赛、红色图片展览、红色实践活动、红色影片展播……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了解革命故事,自觉传承红色精神。

二是开展红色研学(远足)活动。学校每年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即远足活动,组织教师和学生重走红色路线、瞻仰红色遗迹、倾听红色故事。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感受革命先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勤俭节约、艰苦斗争的革命精神。

三是开展系列励志教育活动。首先,坚持劳动实践基地教育活动。基地按年级规划了蔬菜区、农作物区、药材区等。每周下午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轮流参与劳动基地活动,如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等,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快乐,收获本领。其次,每天上午、下午课间活动坚持激情跑操,肩并肩排贴排,同步伐同速度,有力量有激情,不仅是一项锻炼身体的活动,还是调节心情、缓解压力的绝好机会,更是一项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励志活动,对提高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战斗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通过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立君子之品。

一是让“君子养成教育”照亮学生成长之路。利用五步培养法(一说二做三查四奖五整合)加强养成教育。说:提出“__二小学生每天十个道德好习惯”(早睡早起做锻炼,轻松迎接每一天;整理衣冠讲卫生,干净文明每一天;主动招呼有礼貌,微笑待人每一天;身端字正写规范,心情爽快每一天;见到垃圾要捡起,爱护环境每一天;楼道行走不跑闹,养成习惯每一天;学生趣事告家长,亲子交流每一天;学习知识常温习,落实日清每一天;积极劳动乐助人,同学友善每一天;多做好事不留名,快乐健康每一天;);做: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围绕“衣食住行”四方面,把育人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做到人人有育人方针,人人承担育人责任,切实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认知,促进学生特长及个性化品质的健康成长。查:制定考评方案,学校检查导师,导师检查学生,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奖:从学习、德行、习惯、心理等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细化,涵盖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等方面,每周评选出“好学梅香之星”“崇德雅兰之星”“守纪修竹之星”“向阳金菊之星”;教师方面每月重点依据“爱岗”、“敬业”、“奉献”三个方面评出爱岗敬业最美教师;依据参与学校活动次数及与学校工作的配合度,教师、学生及家长评议产生出最美家长。整合:每期结束,及时总结,发扬成绩,纠正问题。

二是加强海量阅读,培养有文化底蕴的谦谦君子。学校根据“君子文化德润校园”的办学理念,依据上级推荐的国学诵读篇目为主要内容,以图书室购买的《君子读本》系列为主题,加强阅读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具备君子人格,引领学生迈向美丽人生。首先抓好早读及周六社团日的海量阅读课,明确阅读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人文地理、唐诗宋词等兴趣,让其对学习产生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培育博学通达的现代君子。同时,学校通过开展“每月阅读之星”“书香班级”的评比以及“手抄报制作”“读书征文”“读书节”等系列读书活动,致力于营造书香校园,以书长智、以书养德。

三是弘扬移民精神,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少年君子。首先,邀请“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专家)到校开展“中国好故事”宣讲活动,使移民精神、红色精神镌刻学生心中。其次,邀请“五老”和孩子们一起重走移民路、走访__发展新风貌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移民精神教育。

(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尚君子之艺。

一是精心打造课间活动,展示君子魅力。__二小大课间以“阳光体育活力课间放飞梦想快乐成长”为主题,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进行革新与发展,把师生京剧广播体操、青春舞韵、阳光跑操结合在一起,为学生量身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大课间,提高锻炼身体的实效,实现课间操的教育功能,展示孩子们朝气蓬勃、健康风发的精神风貌。

二是精心打造精品社团,展现君子才艺。为进一步打造“魅力校园”,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__二小将社团建设作为本学期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在综合考虑学校现有教师实际特长的基础上,组建了“架子鼓社团”“天之翼无人机社团”“京剧社团”“创客编程社团”“手工制作”等5个精品社团,全方位打造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教育环境。使学校真正成为了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乐园,也让社团活动成为开启__二小办学魅力的一个窗口,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支持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校长负责、教师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配备德育副校长,学校政教处更名为德育处,更好地履行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管理。

二是加强条件保障。将德育工作的经费纳入学校的年度经费预算,提供德育工作必需的场所、设施、图书、仪器设备等。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是首位、是灵魂、是核心的办学思想,将德育作为学校教师晋级、学生评优的首要条件。按照“四进”(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进考卷)“五固定”(固定课时、固定课节、固定老师、固定教案、固定地点)要求,开设德育课程,配强德育教师。形成了完善的德育工作运行网络。

七、特色实践做法

(一)、创新德育载体,完善评价体系。

学校在开展“好学梅香之星”“崇德雅兰之星”“守纪修竹之星”“向阳金菊之星””评选活动中,成立了评价领导小组,制定了评价制度,主要目的是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君子之星”评价为载体放大学生身上的优点,正面表扬,以点带面,提升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君子之星”评价与学校德育特色君子文化的培育一脉相承,争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为德育特色君子文化的品牌培育添砖加瓦。

(二)、评选项目有特色,调动学生积极性。

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设置主题鲜明的评选项目。评选每月一个主题,每学年之初确定本学年中每个月的评选项目。例如,每年9月行为规范之星,10月自强之星,11月礼仪之星,12月体艺之星,1月诚信之星、3月互助作之星、4月感恩之星、5月阅读之星、6月友善之星、7月责任之星等10项。

(三)、评价标准科学,确保活动高效。

第一步:制定了《评价实施方案》,详细制定了实施步骤及要求,每月评选类别及其标准,保证评价活动有序开展。根据评价方案及细节要求,通过全体师生讨论制定各项目的评选标准。

第二步: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级会、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宣传和发动,每个班级先让学生进行个人自评和申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星级”。

第三步:申报“星级”的学生写好100字以上的自我简介,上交到班主任处,班主任根据标准进行筛选,修改稿件,学校德育处复审确定,复审完毕后进行公示,公示过关后进行宣传表彰,整理成册。

(四)、表彰与宣传

1、分年级评比,年级按照要求初选推荐,当月评为星级上交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照片。

2、每月组织一次“君子之星”主题颁奖会,现场宣传星级学生的先进事迹。

3、每月把星级资料上传到在橱窗内宣传。

4、收集每学期的“君子之星”的宣传资料,整理成册,做成君子文化宣传的读本,成为德育特色品牌的档案资料。

通过开展“君子之星”评选活动,校园内气象更新,师生和睦,自尊自爱,崇德尚纪,言行相随,各种文明行为蔚然成风。全校同学积极行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争当文明守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上下楼梯自成一条线,进出教室自成一行,排队就餐文明就寝已然成习,课间有序活动已成常态,孩子们用文明行为谱写了校园和谐曲,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老师们的凝聚力显著增强,潜心钻研教学业务,提升个人综合素养,责任意识、目标意识、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务实的教风。家长参与班级、学校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更加注重家庭教育,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家长已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合作者、推动者,更好的发挥家校合作育人的效果,家校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