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网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内容页

初一作文:静夜

2025-04-12 14:09:01初一作文访问手机版打开翻译

初一作文:静夜 (一)

来到三山岛,老师宣布,要我们夜里出门后在没有任何灯光的情况下静静地站十分钟。

一开始,我感到实在无趣,烦躁地抬起头,可当我看到空中繁星点点时,便被吸引了。星星们闪烁着,镶嵌在夜空中,时而顽皮,时而乖巧,时而绚丽,时而素雅。我试图去数它们,可总因为它们实在太多而让我迷乱在星海中。它们在黯淡的夜空中显得格外美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高贵。

我望着夜空,听见了一些细碎的声音。知了清脆地叫着,我从未发现,知了能够从如此微小的身躯中发出如此响亮的声响;鸟儿委婉地唱着,我从未发现,鸟儿的歌声与夜的宁静衬在一道时是如此和谐;风谦逊地吹着,我从未发现,风之声原来在夜晚像一位舞者,为夜的旋律而舞蹈。我细品着这场演出,这“吱吱”、“唧唧”、“呼呼”声,一定在诉说着习惯于喧杂的人不懂的事物罢。

一丁萤绿闪过,在夜空中徘徊,忽近忽远,忽悠着我的眼球。我忍不住跟随它,哟,萤火虫,就是它。听人说,它拥有惹人爱的光芒,也许此刻,我也爱上了这个活泼的小生灵了罢。它似乎不在意它的追随者,始终无拘束地与夜空游戏。它畅游在繁星之间,转着优雅的小圈;它也喜爱在树丛中躲闪,追逐无尽的黑暗。有时,它在我的视线中消失了,正当我焦急时,却又会发现它在石缝中偷着乐。萤火虫,夜的生灵,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一切烦恼在朴实的夜里显得虚幻,我安静地站着,自然界也许把我当作了一位熟人,把自己的美貌演绎得透彻,令我震惊,陶醉。或许,它还是有些腼腆,并未绽出自己最美的一面?我猜测着,禁不住感叹,自然界是如此神秘,夜是如此生机勃勃。这一夜,真的是趣味非凡。

请离开喧闹,在夜里好好静静吧。你会在朴素中发现真正的繁华。

初一作文:静夜 (二)

“一场大雨刚刚下过,从那寂静的夜空。向地上照下星光,照下无限神秘星光。四处无声黑夜森林,万物睡在无言中……”每当听到这首《静夜星空》时,我总会想起那天晚上,我们全家在栾川的农家场院里,躺在垫子上,仰望星空,静静地听老爸讲他小时候的故事……

原来身为大学老师的爸爸,在他小时候也听过大人吓唬小孩儿,那样荒唐的故事——《吃“沙”糖》。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午夜,一位刚刚工作完的女老师正骑着自行车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在问道:“想喝水不喝?”“想!”因为女老师忙了一天,连水都顾不上喝,所以女老师想都没想就答道。在她喝完水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她被一只大手压着脑袋动弹不得,有听到刚刚那个声音说道:“吃砂糖,吃砂糖……”随着这声音,女老师的头被按到了沙堆里。她使劲挣脱那只大手,立马回头一看,竟是一个没有下巴的老人。只听她“嗷”的一声,骑上自行车头也不回的窜了。听完爸爸讲的这个故事,我狂笑不已。

爸爸的童年不单只有荒诞,更多的还是自制玩具带给他的欢乐。在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想玩什么,都得自己做。他玩过用“豌豆丝”做到火柴枪,玩过用竹子做的“猴子爬树”,他还玩过“打面包”……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火柴枪”。做“火柴枪”需要“豌豆丝”、火柴、橡皮筋、弹簧,还需一把钳子。“豌豆丝”你们肯定不知道是什么吧?告诉你们,它其实是一种跟真正的豌豆丝粗细的铁丝,据说是从废旧自行车的轮子上换下的车条。费尽辛苦,终于攒齐这些用具后,他们就开始制作了。先是用钳子把“豌豆丝”掰成枪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这掰的过程中,他们的手经常被铁丝划破,但他们丝毫不怕,仍然继续“工作”。枪掰好之后,再想办法把皮筋和弹簧和扳机相连接。最后将火柴插进枪管里,挂上皮筋,这样“火柴枪”就制作完毕了。听完他的介绍,我的眼前满是“火柴枪”,就连天上那为数不多的星星,也变成了“枪形”!

静夜星空下,我似乎走进了爸爸的童年中……

初一作文:静夜 (三)

这个夜,好安静,相比于白天的喧闹,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在同一个地方。

无数的灯光,仿佛朋友一般,用一种难以理解的语音,对你亲切地讲述着什么,语言中诱着一天一度的自豪。它们现在自豪,是有道理的。因为白天的主角不是它们,而是太阳。

夜,不知在什么时候来临的,也不知它是在什么时候才扩展到现在这样的无穷的大。夜,很随和地来临了,很随和地充满了每一个角落,很随和地接纳了灯光,在它的世界嬉戏。

这些,是日所不能拥有的。

日,有着君主、国王一样的风范,一切的一切都在它的世界里臣服于它,更别提灯光了,在日的统制下,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了它们的地位,它们想亮起来,可是,它们的光总是被太阳吞嗜,占为已用。

但是,在另一个夜的世界,主角是灯光。灯光有足够的力量在这个世界尽情地上演它们的节目。在平日,人们需要豪放的太阳,但在这个世界,灯光取代了太阳,人们更需要它们。它们的力量小,但它们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光源,这个世界,就像一个专门为它们而建造的大舞台,让它们在这里尽情地展现它们平日无法展现的风采。

但是,夜呢?这个巨大的舞台呢?它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没有什么地位。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就像一场演出,不管舞台有多么的华丽,多么的美好,还是道具多么的齐全,人们的焦点都永远不是它,永远都是舞台之上各种各样的角色。仔细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个大舞台,那么这些演出会是什么样,或者说还能有这些演出吗?

夜,迷一样地存在着,宇宙由很多很多的颜色组成,但是,黑色——夜,是宇宙的基本颜色,它们充满了整个宇宙,遥远,没有边际。

在整个宇宙中,太阳和很多和太阳一样会发光的星系也就像地球上的灯光,在宇宙这个舞台,或者说——在“夜”这个舞台上演……。

看吧,在夜这个底色下,那美丽、妖小、五颜六色的灯光显得那样诱人,引得那么多的观众,也包括我去注意它。因为白天,就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了,只有继续和灯光一样等待下一个静夜,下一个,下一个……

初一作文:静夜 (四)

只有静谧的夜,才能给别人熟思的机会。夜是沉的,夜是稠的……

黑暗带来的,不仅仅是冰冷和恐惧,也有安全与平静。一切都凝固了,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下,人开始了深沉的思索。思考着自己的长长一生,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在时间的注视下,仿佛索然无味,家中暖意融融,窗外寒风切切,我开始了沉思……

第一个蹦入脑海的居然是“眼”字,“眼”可以说的有许多,比如秋水之波,指美女大而有神的眼睛,而这种眼睛在社会上是无比的少,不是因为缺少美女,而是“神”,千篇一律,如假花一样美丽又虚伪。在中国的道家学说中是“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眼神”就是“心之眼”啊,心灵的窗户就是如此,但有人不仅关上了窗户,甚至再拉上窗帘,然后把一张风景图贴在墙上,“呵,我真美”,这无疑是愚蠢至极的行为。做最纯真朴实的自己,别人没有资格笑话我。

又想到“虚荣”,虚荣心人人都有,只是各有轻重罢了。虚荣心就像一身的重物,虚荣心越强,就会寸步难行;不太在乎物质的超凡之辈,会大步流星,跑得飞快,我们因何不同——思想,我们如何追赶甚至超越——懂得放下,放下不是放弃,是一种进步的方式。网络上的什么“佛系青年”是放弃,那不属于“佛”,真正的“佛”是向上的,是有所追求的,是大慈大悲,不是堕落,不求上进的,他们只是找一个“体面”的理由罢了。

第三个走进我心中的是“良心”二字。是的,人与禽兽的区别是,人有良心。所谓良心是有良知的心。我感恩父母,我回报国家。我因有良心而不寝食难安,我因有良心而不猜测怀疑,也因为有良心而不畏他们背后捅刀。有的人,因为有良心而名扬千古;也有的人,因为良心而遗臭万年。活着图自在,做一个大写的人,非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所以在临出门前要检查自己是否带齐自己的“自知”、“自谦”、“自律”。

只有在夜深人静,灯火长眠之时候,才会令人沉下心来,想一想白天的所见,静静地摸索人性的真谛。

初一作文:静夜 (五)

深秋的夜晚,独自出门,沿着那条崎岖不平的小路望去,无尽的黑色。头顶是没有一颗星斗的无际黑色天空,月亮也被那厚厚的云层遮盖得一丝不露。小路的两旁,那早已落光了叶子的行道路整齐的排列着,顺着这无边无际的小路一直延伸到远方。在这静谧的夜晚,两旁的行道树整齐地让人害怕。因为时间的冲刷,早已落光了叶子的光秃秃的枝丫好像是一只只伸向天空的魔爪,把一切都吞噬,吞噬得只剩下那深夜的漆黑之色。没有一丝风,也没有一丁点声响,在这样静谧的夜晚,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叫人毛骨悚然。没有一丝亮光,即使是月亮,也被这浓浓夜色所吞噬,所遮蔽。在神话故事里,那些妖魔鬼怪似乎总是怕光的,所以他们只敢在这黑暗的深夜四处游荡。想到这里,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回头望去,那灯火通明的家已经不见,而脚下的小路,却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似乎一直通向那无边无际的黑夜深处。路两旁的行道树依然在,它们永远地保持那种向上吞噬的姿态,向那无边无际的黑色天空伸着那尖锐的魔爪。而这一切,都最终归属于同一个地方,静夜。

一阵寒风吹过,我不禁打了个冷战。直视远方,那由两个小山包形成的山口像一张血盆大口。在这静谧的夜晚,任何东西都会被联想成可怖的东西。而我面前的这张大口,正在把一切东西全部吞入到那深不见底的黑暗中去。而脚下的小路,也一直通向那深不可测的黑暗洞穴里去。里面,有什么?答案是:未知的领域。

听说在深夜里大声说话可以壮胆,于是我向着那深不可测的“洞穴”里大喊了一声“有人吗?”可是回答我的只有那远处的山冈传来的回声,“有人吗——有人吗——”。此起彼伏的声音在深夜中回荡,使这静夜平添了几分恐怖,也使我的心境新增了少许恐惧。

带着满怀的忐忑,我继续向前走,那深不可测的“洞穴”向我逼近。近处,小路两旁的魔爪上,偶尔有一两只蝙蝠瞪着他们贼亮的双眼注视着我;远处,田野里还有那猫头鹰“咕咕,咕咕”的叫声。我紧闭双眼、紧握双拳,如一支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当我停下脚步,睁开双眼时,我看到了那冰凉似水的月光流泻大地。旁边几点疏星,稀稀落落,冷冷清清……

冷冷的月,冷冷的风。孤独的夜,孤独的星。

别问天河何处,茫远而模糊,如同海雾……

初一作文:静夜 (六)

夜,永远是一天当中最宁静的时刻,最能钩出万千思绪的时刻。

夜是什么?夜是街道上闪烁的霓虹灯;是满天眨着眼睛的小星星;是孩子梦乡里甜甜的糖果;也是一轮摇摇欲坠的弯月亮。

我爱夜,爱它的神秘。抬头仰望像渗在墨水里的夜空,满天繁星乱七八糟地躺在天上,不知是谁把它们弄乱了,徐徐的晚风还是那冰凉的雨点?偶尔也会有几颗流星跌跌撞撞的冲出来,划破寂静的夜幕,随之也引发无数遐想,不知那像香蕉的月亮里是否住着美丽的嫦娥?不知那天之外是否有那挥着利剑怒目而视的王子?还是那美丽善良的公主?一段段古老神秘的故事在脑海中跌宕起伏,一首首传诵千年的歌谣在耳边萦绕。夜,很神秘。这来源于它本身就具有的飘逸美,又像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无法捉摸。

我爱夜,爱它的纯洁。如果感到心烦,你就抬抬头,看看调皮的星星,望望白嫩嫩的月亮,想想宇宙的宽广。沧海一栗的生命犹如泡沫幻影,弹指一挥间则沧海桑田;回眸侧耳时已斗星移。生命本来短暂,快乐才是人生的资本。夜有一颗水晶般纯洁的心,那就是月,明媚了人们眸子的是一轮明亮的旭日;舒展了人们愁容的是飘逸的雨丝。而那嵌在天上的月亮则是过滤悲痛的净化器,只要你愿意细细感受,夜将赐给你一颗水晶般的心。

我爱夜,爱它的宁静。诗仙李白有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那个宁静的时刻,一轮明月遥寄千里情怀,我想李白必是厌倦了官场的黑暗,才会蜷缩在夜的角落里,望着那轮见证历史沧桑的月亮,轻轻吟出《静夜思》没想到他这轻轻一叹,竟让后人传诵千年。夜也是思念的港湾。

一轮皓月将光辉投在一条乌黑的小巷,依稀听到青石板上的鞋子踏出一串妙音,最好鞋底再钉几颗铁钉,当当的节奏合着心脏砰砰的心跳,敲碎一团静谧。远处房屋的轮廓墨黑墨黑的,它们以沉稳的曲线勾勒出夜的边界,月光柔柔的在夜的湖面上荡漾,溢出的光华洒在身上,浸骨的凉。子夜的智慧七星没了踪影,宁静的黑夜还在留连,但愿远方的灯塔能为迷失的小船指引方向。

初一作文:静夜 (七)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明亮皎洁的月儿再一次爬上了夜幕。街道上空无一人,只余下路灯那被越拉越长的影子。墨色的天空中不见星云,群鸟也早已归巢,只有偶尔从空中掠过的客机,发出呼啸的声音和闪烁着的红色光点。

窗边淡紫色的风信子已经枯萎,它陪伴着这轮明月走过了三回的圆缺。三个月的时间,已是它生命最长的期限。而如今,凋零的花瓣片片落下,在花盆中找到了最后的归宿,它化作尘土,守护者深埋的信仰。枯黄的花叶在月光的照抚下,泛着淡淡的莹紫的微光,还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我的心——那颗浮躁的心,在那一刻得到了极大的宁静。在这短暂有限的安谧中,我静静地,沉默着思考。思考着那些我从未思考和想象过的事与物,思考着这片刻的宁静,和那未知的前路。或许,我的心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宁静过了……

我的心,已经浮躁了太久太久,它急需像此刻般的静默。每日不断重复的上课下课,已经让人太过厌倦。这表面风火而实则枯燥的生活已经让人不耐烦,我需要这片刻的宁静来反省和思考自己,需要这片刻的宁静来让我冷静和坚定。

风信子用短短三月的时间搏得了人们全部的眼球和赞赏。它的生命虽短暂,却已经得到了认同。可就算如此,又有谁懂得它美丽的外表下藏着的朴实无华的心?懂得它积攒下多少日日夜夜只为片刻美丽的心?人生的路漫漫无期,又有谁能做到上下求索?又有谁能含着几个春夏秋冬的理想与汗水,只为那霎那的美好?

在这宁静的夜里,在这宁静的月色下,又是谁还在为荏苒岁月和春华秋实而静默着?

初一作文:静夜 (八)

夜深了,静寂无声。

在黑色而又孤独的夜幕中,依旧只有那么一轮明月,可依旧是那一轮带着缺角的残月寂寞的人们带着同一份愁怅,吟出了同一首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想来,千百年前的那个月夜,东坡触景生情的吟诵竟成了世间离别之情的绝唱。多少人分享着东坡的劝告,超越时空,共同拥有这份憧憬。

即便是分隔两地的亲人,甚至是刚刚新婚燕尔的夫妻,命运的不公没有使他们失去对生活的憧憬,因为东坡教会他们祝福,纵使千山万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足可以代表一切的祝福会以最快速度,给对方以心灵的抚慰。看吧!月夜下当他们共同吟起这首诗的时候,他们也分享彼此的祝福。

即便是天上人间,即便是生离死别,当我们分享祝福时,也会感到满足,人生得一知已很难,得一生死之交更难,既然今生不能再见只要我们心在一处,会共同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纵使生死轮回,也不能抹去记忆,抹去曾经的拥有。天上人间,我们依旧会分享彼此的祝福。

现在终于明白,滚滚而逝的江水为何砍断不了海峡儿女的情思,生生死死,代代相承即便历史舞台上演泽着怎样匪夷所思的节目,海峡两岸的情砍不断,也不可能砍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陆的这端,带着思念,一次次发自内心地呐喊,相信,此刻台湾宝岛上的亲人,定在分享着这份祝福,他们一定会充满憧憬,向往着统一的那一天。

东坡的诗句启迪,感化着一代代的人们,他们共同分享诗中的境界,学会了在离别时找到安慰,在挫折中找到希望。

这个世界本就美丽,不要因分别而痛苦,相信未来,彼此祝福,分享曾经的拥有,乐观快乐地生活每一天。

夜虽静,却充满了爱。

初一作文:静夜 (九)

轻轻地,西天最后一抹晚霞淡去,淡去,渐渐消逝于苍穹。夜,缓缓地拉下了黑色的帷幕。万物,便沉浸在这无边的夜色之中。

月儿,悄悄地爬上树枝头,散发着朦胧柔和的光辉。时而,丝丝薄云飘过,抚摩着月的面庞,月儿一隐一现,也许是害羞,也许是矜持,犹抱琵琶半遮面。

月光,淡淡的,如水一般静静地流泻滑落。轻轻地滑过树梢,滑过枝条,滑过叶片,丝丝缕缕,仿佛古代歌女身着的透明的轻纱。稀疏的星辰,零星地点缀着广袤无垠的苍穹,像怪异的精灵,闪动着耐人捉摸的亮眼睛。

轻轻地,全部打开窗扉,让月光更大大方方地进入,充盈着我寂寞的小屋。端起一杯香茗,或捧着一本心仪的杂志,凭窗而依,让自己融入这温柔的月色之中。浅尝一口茶,细品一篇美文,清新酣畅之感蔓延至周身,如这夜风一般沁人心脾。

伸手触摸这温润的碧玉般的夜色。月光漫过我的指尖,湿润了我的臂膊,流入我的心田,凉凉的,滑滑的,甜甜的,似乎整颗心都变得纯净透明。此时,思绪也随着一丝一缕的月光超然起来。飞翔,飞翔,飞向那茫茫夜空,飞向那遥远的历史,如梦,如幻,如西方印象派画家笔下的写意画。

就是这静静的月夜,就是这星辉灯影,引动多少诗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羁旅游子的悠远的思念;“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这是久别之人的匆匆相聚;“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爱国志士暗藏心底的挚情;“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是迁客骚人抑郁愤懑的心声……也许造化巧作安排,设置一个宁静的夜的空间,一个让人释放心情的空间。

月儿朦胧,夜亦朦胧。远处,灯影幢幢,柔和而安详;万物变得寂静,也变得安详。经历了一天的忙碌,沉浸在这寂静与安详之中,远离了纷繁与芜杂,一切喧嚣都沉淀下来,所有的烦闷忧愁都随着那清凉的夜风飘散而去,只有真实的自己在尽情享受绝对的自由,在独自受用这大自然的和谐。

我爱夜,我爱这静静的如水的月夜。

初一作文:静夜 (十)

哎,又一次断电了。夜从四周袭了过来,人们一遍遍地诅咒着。我能依稀地想象出那种抛体运动地唾液,像被释放的囚犯,骄傲地乱飞。我却特别的快活,因为是该每天只会机械思考的人类休息的时候了。

四周渐渐静了下来,我听得见夜掠过草地细碎的足音。我听得见每一朵小花被夜吻过的每一丝颤抖。夜是流动的,附在我身上,使我的血液凝固一般,我贪婪地咀嚼着夜,使我心中最原始的部分得到释放,使我受伤的翅膀得到伤复。

风来了,轻轻的,淡淡的,书桌上的标签随风而落,溅起夜的足迹,不看装饰的风儿带上我的祝福,送给山脚下最可爱的人儿。

我望着山脚下,漏出一点点光,快融化于一际夜空。那莫不是萤火虫的光,或许是鬼火。山脚下的鬼孩子们也按奈不住心中的窃喜,在那里买弄自己的风采,夜对他们是快活的,不是吗?因为夜对人和鬼都是平等的。在现代社会里,平等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就连时间也不平等的。一个肥头肥脑的家伙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轻易地得到穷人几千辈子都无法梦到的金库。

那光消失了,难道鬼都不愿意在这文明世界多呆一会吗?我诧异。

正当我想着文明世界的时候,眼前突然一阵刺痛,刺得每一根血管都欲爆破。接着是一阵欢呼声,耳边又想起了讨厌的机器声,像吝啬的老人在死前的那种挣扎声。这不是我要的世界,我关上了门,锁住了门,无意的躺在床上,难道全世界都抛弃了我?其实这并不重要,我只要在静夜中随心所欲地去享受那一份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