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高三作文 篇1
清明节就快到了,为了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烈士们都是为了祖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祭扫烈士墓的活动。
4月2日上午,我们举门联小的全体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举门村刘改名烈士墓前。在这里,我们怀着无比敬佩的心情举行了祭扫仪式,听辅导员老师介绍了刘改名烈士的英雄事迹,我一边听,一边想象着当时烈士们英勇牺牲时的情景,心中悲痛万分。这些不禁让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它是用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同学们的响亮歌声中,我们把一束束鲜花整齐地摆放到了烈士墓前,以表达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之后,我们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祖国在先,人民至上,我们要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站在墓前,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扫墓高三作文 篇2
清明节到了,我们龙岗一小的全体师生,前往革命烈士陵园祭奠先烈。
当天,我们胸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手捧小白花,怀着崇敬,带着自豪地来到革命烈士陵园。它是那么庄严肃穆,迎门两侧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大门口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一方黄土埋忠骨,三月鲜花馥九泉。”几个大字。进入园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唐赤英高大的塑像,下面雕刻着: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扫墓仪式开始了,首先,少先队员代表深情地把花圈献上,然后,我们全体师生肃立,默哀三分钟……最后,我们又拖着沉重的脚步,绕墓一圈,只见墓前的小白花在风中的吹动下,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说这些烈士的丰功伟绩……
该回校了,我又一次回过头,望了一眼纪念碑,我想:先烈们,你们安息吧,我们会踏着你们的足迹好好学习,做一个为国为民的人。
扫墓高三作文 篇3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今天,爸爸要带我们去扫墓。我们每人用餐巾纸做了一朵小白花,带着它出发了。
我们坐车来到了一座山的山脚下。下车后,我抬头一看,哇,好多的石阶,顶上还有一座大房子,上面写着:韦岗革命烈士陈列馆。我们经过了陈列馆,继续往上爬,就看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纪念碑。它是一座灰色的石碑,正面有几个大字:韦岗革命烈士纪念碑。它的顶部设计成一把步枪的样子。
爸爸看见一面石墙上写着很多字,他认真地读了起来,是关于一场战斗的。妈妈说,当年,就是在这里,爆发了那场战斗。站在纪念碑前,听妈妈说着,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打仗的情形,为了保卫祖国,他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非常敬佩他们,于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献上了我亲手做的小白花。我想对他们说:“你们安息吧!我们会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爸爸妈妈和哥哥也献上了小白花,我们又在四周转了转,看了看风景,就回家去了。
扫墓高三作文 篇4
这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奶奶,表哥一起去月山给爷爷扫墓。
我为解除行车的寂寞,带了一本《脑筋急转弯》,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真高兴啊!
到了爷爷墓前,我抄起扫把,把墓上的干草扫了出去,可有的粘在上面,我就用力了,扫了几次,才扫干净了。这时,爸爸和奶奶点燃了蜡烛和香,插在了墓前一块凸出石头上。我们烧起钱纸三张一叠,光滑的一面在外面,我先折了一些,再一起放进火堆里。呼呼!燃烧产生了声音。我们又轮流用一个塑料袋垫着,给爷爷拜了拜,奶奶在一边念念有词。……
扫完墓后,我们去摘松针。奶奶说松针能治各种各样的病,但树要有三米以上,松针的分岔为三根的为佳品,四根为精品,无根以上为极品。
我看到一棵大约五,六米高的松树,便跑过去,寻找三根以上的岔,可我看见上面有好多虫子似的东东,不敢拿,爸爸过来了,还拿了两个麻袋,我就问:“爸爸,树上那些是什么啊?花吗?”“恩,是花吧。”我听了,就去摘,爸爸又说:“不过……”我听见了,尖叫一声,把“虫子”扔了。“什么嘛,吓死我了!”我说。“哈哈哈!”爸爸笑着说:“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小啊!”……
最后,我们装了一大一小两个麻袋的松针,回家了……
扫墓高三作文 篇5
每次到了清明节,我们大家都会去扫墓或者是上坟,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在这天,很多人都会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陽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节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在唐代有个叫杜甫的说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节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节”的农谚。清明节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扫墓高三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节又来了,每次清明,我们都要扫墓,今年也不例外,而且我们去扫墓的路上,景色也非常美,我就带你去见识见识我们扫墓路上的美景。
从新昌到儒岙的路上,有一条大河,一路贯穿,还有许多红枫,油菜花等植物点缀其中,显得整条河更美了。
到了儒岙,明显觉得空气变得清新了,能看到路边土壤中野花遍地。
但是,最美丽的要数从我太婆到太太婆墓地的那一段距离了。
走一会儿就能看见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田,听到那嗡嗡的一定是勤劳的小蜜蜂在采蜜,再向前走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个天然洞穴,只不过这个洞穴是通的,这个洞穴里面很湿,有很多泥,是一个不好的。而且路上也会错过很多美景。
走过洞穴,可以看见一大片梨花林,白白的一片非常美丽,我太太婆的墓就在这梨花林中,如同仙境一般。
这就是我们上坟中的一路,你想去看看吗?
扫墓高三作文 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节,在去外婆家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上,无一没有不感到悲痛伤心的人。
到魂山了,大人们有的插花,有的放爆竹,还有的在烧香……一切都准备完备大人们指挥我们一个接一个的祭拜,并在一旁念叨着什么。
那清明节是怎么由来的呢我有些不解,只好去请教大人原来是这样的呀!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追随,追随他的臣有一个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昏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已腿上割了一块肉煮给重耳吧。后来,重耳做了君主,对臣子大加封赏,却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晋文公(重耳)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可介子推背着老母走进了绵山,有人建议大火烧山,只留一条路,逼介子推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出山,晋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老柳树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清明,是令人心情沉重的,也是令人伤心的,但清明节的礼仪却是传统的,我们应该学习长辈们的优点,并发扬光大。
扫墓高三作文 篇8
今天,下午吃过晚饭,我们坐上小汽车去我的家乡给先辈们扫墓。去的路我看到一座座高大的青山,清清
的河水流淌在沅水那宽阔的河流。经过两个小时的车行,我们到了家乡。下了车,我把到来的食品给爷爷和伯伯。他们可高兴了!
第二天,我和姐姐在爷爷和伯伯们的带领下一起坐上小船到对岸的山坡上去扫墓。我们先给太婆婆扫墓。一到那里我就给太婆婆的墓前献上我路上摘下的一束映山红,接着我们给太婆婆烧了很多纸钱。姐姐笑着说:给太婆婆烧这么多纸钱,太婆婆一下子变成了富翁了。接下来我们陆续给许多先辈们扫墓,人多队伍显得很庞大也很热闹。
又到了一个地方,伯伯说:这里有块墓碑上刻着我们的名字呢。我们来到那块墓碑前看到了陈家祖宗的名字,还有后辈们的名字都在上面,只有我和大姐姐表弟的名字没有。爸爸说:没关系,人多了没地方刻了。虽然没有名字,但我永远姓陈。我永远爱我的家乡,爱我的家人。
扫墓高三作文 篇9
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但却不是什么好日子,因为今天是清明节,爸爸与妈妈带我去乡下扫墓。
我们乘车到了老家,下了车来到了一个公墓区中,这中有一个墓就是我爷爷的。我对爷爷的印象已经十分模糊,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听奶奶说,在我与姐姐、妹妹中爷爷最疼我了。我对爷爷唯一的印象就是,老家门前路的尽头有一条小河,爷爷经常带上我拿上鱼竿去钓鱼。爷爷的样子我只有一点朦朦胧胧的印象,只有看到爷爷的遗像时才能想起来。记得爷爷去世那天,我家中来了许多人,他们都在哭,姐姐也哭了,可是我那时还小,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围着爷爷哭,在我看来爷爷只是睡着了,不久以后就会醒来。可爷爷并没有醒过来,而是永远睡在了坟墓中。
爸爸跪在那儿给爷爷烧纸钱,我也在帮忙,可是脑子中还是在胡思乱想,爷爷现在在哪中?在那儿生活的好吗?,这些问题我当然不会知道答案,可却包含着我对爷爷的思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寄托了我们对逝去的亲人怀念,可时光不能倒流,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扫墓高三作文 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节又是连天雨。但再大的雨也阻挡不了我们,我们带着早就准备好的纸花去爷爷奶奶家扫墓了。
扫墓的路上我看到一片植物,叫妈妈照相,妈妈对我说:“清明节,也叫踏青节,你看这满山遍野绿意盎然的,最适合人们外出踏青。”不知不觉,我们到了第一个墓,我们按去年的习俗,先除杂草,再由小孩放纸钱到墓上,最后大人烧香点火,所有人拜坟就好了。在拜坟时,我听到一个一年级的小妹妹许愿祖宗祝她科科考100分。
去第二个墓的路是一个蜿蜒山间的泥泞小路,因为下了雨,之前又有人来过,路滑滑的,我像带着一只小兔子,很害怕,好像再走一步就要摔倒似的。极目远眺,一个个山头上的墓被修葺一新。这个山头,那个山头充斥着欢笑声、呐喊声、炮声,好不热闹!
回到家,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想再去扫墓,可大人不让,我只好在家呆着。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孝心的国家,既然大家对逝去的祖先那么尊敬,希望大家对活着的老人更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