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元宵节包汤圆中学生作文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家家户户都在用笑脸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元宵”我认为元宵其实是和汤圆一样的。都是那么园,那么白,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我觉得包元宵好好玩,在元宵里放入各种馅儿:芝麻,豆沙,桂圆,果仁等等,然后再包好。我想“元宵”这个“元”和团圆这个“园”是谐音,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很圆才行,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锅里煮。这样元宵就做好了,家家户户就围在一起吃元宵了。就像这句话“闹元宵,煮元宵,骨肉团聚,满心喜。”
元宵节还可以观花灯。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热闹而美丽。在这一天还可以猜灯谜,在灯笼下贴上一张张灯谜纸,既可以动脑筋,又可以观灯,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礼物,真是一举多得啊!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听妈妈讲元宵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情侣们手拉着手一起去观灯、看表演。笑声洋溢着整条街,幸福洒满每个人的心。
元宵节那一天最热闹的无过于放礼花了,街上人很多,每个人都站在了最佳观赏烟花的位置。放烟花的人来了,他点燃了烟花,“呯呯”开始放了。看,一只像老鼠一样的烟花冲上天了,一炸五颜六色的花点儿就在天上飞舞,过了一会儿又不见了。紧接着,又飞上了一朵花像流星雨一样从天而降,就像天女散花……人越来越多了,笑声越来越响了,一朵朵“花”也越来越好看了……大伙儿沉浸在欢声笑语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节家家户户聚在一起,累了,困了,一会儿就进入了美妙的梦乡,我想,人们也一定会笑得很开心的。
第二篇:关于元宵节包汤圆中学生作文
早上起床,我洗好脸,刷好牙,看到奶奶拿着包汤圆的材料,准备包汤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顿时来了兴致,卷起袖管要让奶奶手把手地教我包汤圆。
奶奶拿出一包糯米粉、一包豆沙馅。开始包汤圆了,首先,我把糯米粉倒在一个干净的盆子里,再浇上适量的热水,等水稍稍凉一些,然后用手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奶奶说:“和面要做到‘三光’(盆光、面光、手光),这样做出来的汤圆皮子才会又糯又有嚼劲。不一会儿,面和好了。接着把面团搓成长条状,揪出一个一个小小的面团,把他们搓成球状,再用大拇指在球上摁一个坑,把豆沙放进”坑“里。最后,把口封住。一个小巧玲珑的汤圆就诞生了。按照这样的方法,我又连续做了好几个。为了让我包的汤圆更与众不同,我用豆沙在汤圆的表皮上做了一个笑脸。那汤圆俨然成了一个个”艺术品“,拿在手里让人爱不释手。
早饭时间到了,我们全家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着热气腾腾的汤圆。我的杰作还特别受到大家的青睐。我吃着自己亲手包制的汤圆觉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好吃。今天我学会了包汤圆,真是一个收获巨大的元宵节!
元宵节来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吃汤圆,但是想吃汤圆必须自己做。做就做,等我学会了我要做给我爸爸妈妈吃。我先将水倒入盆中,再加入适中的糯米粉。然后就是用手不断的搅拌和揉搓。最终那个面团在我手上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元宵。最后把他们都下到锅里,一碗香甜的元宵就完成了。你们学会了吗?
第三篇:关于元宵节包汤圆中学生作文
正月十五,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大家都欢聚在一起,吃汤圆,赏月亮,放烟花,看花灯,猜灯谜。
今天,我们在外婆家过元宵节。下午,外婆准备做汤圆,我高兴地提出帮忙,外婆先让我去洗干净手,然后,我就坐在桌子边,看她打开一袋糯米粉,倒在脸盆里,又在中间挖了个洞,倒一点温水,就揉了起来,一边揉一边说:“这和面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太干,到时候做的汤圆会裂开,太稀,就还要往里加糯米粉。”我在旁边仔细地听着,看着,一会儿,就差不多好了,我的手痒了起来,我让外婆给我试试,她把脸盆端到我面前,我学着外婆的样,揉啊揉,有点像在搓衣板上搓衣服,软软的,很好玩,外婆还表扬我了。
然后,外婆拿了一团面搓成长条,再一小块一小块掰下,拿起一块,放在手心,揉成一个圆形,往里面放肉馅,再把口子慢慢捏拢,再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做起来,可是,那个肉很不听话,老要跑出来,所以,我就在外面又给它贴了一层糯米粉,这下,我做的这个汤圆成了汤圆中的“巨无霸”,玩了一会儿,我就不太有耐心了,后来由于不听外婆劝告,我被剥夺了做汤圆的权利,最终,被分得一堆面,做了一些被阿舅们评价为“四不像”的东西,有虎、兔、叮当猫……
晚上,煮汤圆咯,“巨无霸”被分入我碗中,落入我口中,真不是盖的,大,真大,咬了好几口,才咬到一滴点的肉,真苦了爱吃肉的我,以后,还是要好好听大人话的,不管怎样,这个元宵节我还是过得很快乐的。
第四篇:关于元宵节包汤圆中学生作文
今天下午,我放学回家,正好我的妈妈买菜回来。我的妈妈看到我就说:“洋洋,今天晚上吃汤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我吃过汤圆,感到非常好吃。而且我听我的妈妈说:“今天我们自己包汤圆吃。”啊,真是太好了,我到现在只是吃过汤圆,可是从来没有做过。
晚上,爸爸拿来一碗米粉,把它倒在脸盆里。然后用勺子倒进一些水。接着,他拿来一双筷子来搅米粉。我已经迫不及待了。于是,我对爸爸说:“爸爸能让我来和粉吗?”爸爸还没有答应,我就夺过他手上的筷子搅起米粉来。爸爸说:“洋洋,要轻一些。”我说:“知道了。”于是,我继续轻轻地和粉。很快我搅好了米粉,然后,我开始和粉。和好粉,我们让它放一会儿。然后,爸爸拿起一块米粉搓了起来。接着,他把米粉切成一团一团的。然后,我们一起动手做了起来。我看到,爸爸把粉团一揿,里面放一些糖,拉起边上的粉捏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只包子就做好了。我看了以后就想:“平时搓泥巴那么容易,这个肯定也非常容易的。果然不出我所料,真的好包。然后,就开始煮了。我在茫茫的等待中……
经过了好久时间,一股甜甜的香味扑鼻而来。我正想去揭盖拿勺子舀来吃。爸爸却对我说:“孩子,还没有烧好,再等一会儿。”我只好退了下去。
又过了一会儿,我看到爸爸还没有动手的样子,心想还是主动出击。可是,爸爸抢在我的前面,揭开锅盖,取出汤圆让我吃。我拿了一双筷子,一只大碗夹起汤圆放在碗里,然后,我端着碗到饭桌前坐下来吃了起来。
我拿起筷子夹起一只尝了一口,软软的,甜甜的,真好吃!我不顾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我觉得爸爸和我做的汤圆真是太好吃了,简直比店里卖的还要好吃。
第五篇:关于元宵节包汤圆中学生作文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我从小就喜欢吃汤圆,却不会包汤圆。正月十五元宵节快到啦,今天,我和妈妈准备一起动手包汤圆。
汤圆是用雪白雪白出的糯米或紫米做的,一个个被搓成滚圆滚圆的小球,看起来可爱极啦。
中午,妈妈带回来一袋紫米和糯米,这下我可乐坏啦!迫不及待就想包汤圆,跟妈妈学两手。我早已把双手洗干净,只见妈妈端来一盆雪白的糯米粉和紫米粉、一盆热水、芝麻花生。接着妈妈又把米粉倒入盆中开始和面,这时我把手伸入盆中搅拌,“哎呀,怎么米粉都沾我手上啦,真黏!”我“十万火急”,不停地甩手,求助妈妈。她笑道:“你水放得太多啦。”我又往盆里加一些面粉,终于把手拔开啦。下一步,我们又要开始揉面啦。我抡起啦袖子,模仿着妈妈的样子,用力地开始揉,总算把一步像样做好啦。
第三步最重要,关系到汤圆的模样,得搓小球、包陷,妈妈搓的十分熟练稳重,一口气就搓啦十来个鹌鹑蛋般大小的粉团,再放芝麻花生陷。对我来说困难的包汤圆,妈妈却做的那么容易、娴熟。我看着妈妈的样子,将擀好的面团抓起一小个,放在手中心,先是右手不动,左手轻轻地转动,越搓越快,越揉越圆,不一会儿,小面团变成啦一个球,我成功啦!我再放上几粒花生放手里搓,一分钟后,一个花生陷的汤圆出世啦。我这样连续包啦好几个,还做啦一个花朵造型的汤圆。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煮汤圆,煮汤圆要开水下锅,否则汤圆会互相粘在一起,用大火煮到水在沸腾时,汤圆第一次浮在水面,再加上少许凉水倒进锅内,到第二次水煮到沸腾,同样的方法煮三次,直到汤圆圆润透亮,又香又甜的汤圆完全熟透啦。
今晚,我吃啦很多汤圆,自己动手做的汤圆外面买的好吃多啦,回味无穷。
第六篇:关于元宵节包汤圆中学生作文
元宵夜,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包汤圆。记得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在厨房里包汤圆。我们先准备好材料:糯米粉、水和芝麻馅。就要和面了,我先把白花花的面粉倒在一个盆子里,然后在面粉上倒水,但我一不小心倒多了,面粉几乎成了面粉汤。没有办法,我只能将计就计,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上,这才好些。看着动作利索的外婆已经捏了许多的汤圆,整整齐齐地放在盘子里,我也赶紧拿了一块面粉放在手心里搓,小面团在手掌间滚来滚去,越滚越圆,好像一颗大珍珠。
接着我把它压成圆片,在里面放上芝麻馅,又用力一合,在手中滚呀,滚呀,不一会儿就变得又白又胖又圆,真像一张白白胖胖的小圆脸。就这样一只可爱的汤圆在我手中诞生了。跟大家的一比较,才发现我的汤圆整整小了一圈。爸爸风趣地说:“小孩子包的就是小孩子样!”我反唇相讥:“这叫与众不同!你瞧,多可爱呀!”
经过大家的一番劳动,盘子里的汤圆越来越多,没多久就把所有的面粉都包完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由外婆把关,在煮开了的水中把一颗颗汤圆放进去。过了一会儿,汤圆从锅底慢慢地浮了上来,不时地翻滚着,犹如一个个小银珠在锅里跳着欢快的舞蹈。
“开锅了,开锅了!”我开心地欢呼起来。好香啊!我围在锅前,寻找到了自己做的汤圆,美滋滋地想:这锅中的汤圆里包的不仅仅只是芝麻馅,还包进了无穷的欢乐啊!
第七篇:关于元宵节包汤圆中学生作文
今天是元宵节,晚上我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汤圆。
姥姥端着热气腾腾的汤圆上来了,咋一看,略透明的汤汁面上漂浮着几个赤色的枸杞子,隐隐望得见三四个若隐若现的圆,冒出的屡屡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清晰可见。我执起勺子,轻轻拨开汤面,汤圆就争先恐后映入了我的眼帘。五六个汤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挤在一起,活像团团圆圆的一大家子。我用汤匙舀起最上面的一个汤圆,放在眼前细细打量:滚圆滚圆的丰满身材,洁白细腻的无暇皮肤,在蓝色花边的汤匙中显得越发娇嫩,让我有些不忍心下口。
轻轻凑到汤圆前,咬上一小口,充盈的黑芝麻馅就迫不及待地涌了出来,诱人的浓香扑鼻而来。乌黑的馅、雪白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我一点一点吮净了汤匙中的黑芝麻,再小口小口地吃完了余下的汤圆。又甜又浓的黑芝麻,软软的糯米面从始至终缠绵在我的嘴唇、牙齿、喉咙口,让我意犹未尽。
舀起第二个汤圆,只见它脑袋滚圆,后部却是尖尖的,活像一只拖着尾巴的小蝌蚪。我好奇地询问奶奶,奶奶点了点我的鼻头,笑眯眯地解释:“这是特意为你做的绿豆馅汤圆,你快尝尝!”我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翠绿色的绿豆面子缓缓地流淌出来,中间还夹杂着些许黄色的小米,颜色好看极了。我舔了一口,呀,一种糯糯的口感,还带有绿豆面子独有的清香,前所未有的清新感觉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绿豆汤圆。
我满头大汗地吃了一个又一个,不仅消灭了自己的一份,还把锅里余下的汤圆也一扫而光。“嗝——”随着一个响亮的饱嗝,我满意地停止了我的“汤圆扫荡”。
元宵节吃汤圆,我们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第八篇:关于元宵节包汤圆中学生作文
“正月十五闹元宵,欢欢喜喜吃汤圆”。说起吃汤圆,它既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美食,又是正月佳节人团圆的象征。
今日是正月十五,学校组织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包汤圆。教室里十分的热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讨论。老师为我们铺好了桌布,将糯米粉、汤圆馅儿和清水均匀的分发给每个小组。别的小组成员都很有耐心按秩序领取各种用料,可我们小组的同学早已迫不及待了,几个同学一拥而上,冲向讲台,风卷残云般将讲台上的用料搬到我们面前的工作台。
面对一堆汤圆配料,我心里纳闷了。这平时,汤圆可就包多了,但是这汤圆可是头一次,怎么办呢?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糯米团和馅混在一起,放在手心,像揉橡皮泥一样揉成一个圆球。不一会儿,一个特别的汤圆出来了,外表像黑白巧克力球,里面没有馅。旁边的同学睁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说:“我得天啊!这能吃吗?”“第一次没经验,第二次一定成功!”我鼓励自己。我耐心地采用第二种方法,先将糯米团压成汤圆皮状,取一点馅儿放在中间,为了不让底层开裂,我蘸上了一些清水,再将面皮从外往内包紧,接着用手搓成圆球。最后一步是在汤圆表面洒上干的面粉,这是为了不让它与其它汤圆粘连在一起。
我一口气包了八九个,看着它们在我面前嘻嘻哈哈的打着滚,心里高兴极了。同学们又开始变着花样儿包,超大的、超小的、有馅的、无馅的……同学们包了许多可爱的汤圆,它们一个个白白胖胖,粉粉团团,跳进锅里,好像在畅快地游泳。大家都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骄傲。不过,说到吃,大家还需鼓些勇气,因为……哈哈哈哈。
第九篇:关于元宵节包汤圆中学生作文
“卖汤圆,卖汤圆,小小的汤圆,圆又圆”这是首民歌,每听到这首歌,人们就知道元宵节来了,每到着一天,家家户户都在一起吃汤圆,看灯会,放焰火!
记得小时候,一到元宵节,亲人们都来到了我家,家里变得可热闹了,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一个个像小雪球一样的汤圆,我把小小小的汤圆一颗一颗放进锅里,刚放进锅里的汤圆一下就沉了底,过了几分钟,汤圆慢慢的浮了起来,妈妈告诉我汤圆熟了。浮在水面上的汤圆颜色变了样,晶莹剔透,有点棕色,就像一颗颗大珍珠,真诱人呀!
我们忍不住拿起勺子,舀起一颗大汤圆,闻了闻,嗨!真香。我迫不及待使劲吹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咬了口,甜甜的馅流了我一嘴,回味无穷,真棒呀!吃完了美味的汤圆,我们来到了街头去看灯会了,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手上都拿着各自的灯,整条马路都变成了灯的海洋,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让人大饱眼福,有活蹦乱跳的“鲤鱼”,有含苞欲放的“荷花”,有展翅高飞的“雄鹰”,还有一只小猫咪正在兴致勃勃啃着鱼骨头,这么多的灯真是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忽然我眼前一亮,看见了一只英俊的老虎,它的眼睛炯炯有神,散发着凶猛的光芒,它穿着一身黑黄相间的“衣服”,在老虎张开的嘴里露出了两颗锋利的牙齿,几根胡须非常挺拔,看上去很有精神,它那凶猛的性格,完全符合它的动作,它头抬的很高好像在向远方长吼,这种样子就连老战士也会被吓的闻风破胆的。朦胧的月色投下神秘的影子,在水面上撒下了漂浮不定的光,好像无数的银鱼儿在那里跳动,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家了,今天我过的很开心,你呢?
第十篇:关于元宵节包汤圆中学生作文
在众多的节日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了,不是因为可以看花灯,也不是因为可以猜灯谜,而是因为这一天,妈妈会亲手做汤圆。妈妈做的汤圆是我的最爱。
记得那年,元宵节前一天,我就缠着妈妈要吃汤圆,妈妈拗不过,只好动手做了起来,为了多吃点儿汤圆,我连午饭都没吃,就等着晚上能放开肚皮,吃个痛快。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妈妈端来一大碗热腾腾的汤圆,瞧着碗里那圆圆的“小脑袋”,雪白的“皮肤”……口水就不自觉地流了出来。我赶紧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小脑袋”正要往嘴里送,突然,汤圆的皮破了,流出了黑黑的芝麻。我咽了一口口水,赶快拿来汤匙舀起一个汤圆,送到嘴边一口咬下去,芝麻顿时喷射而出,满口香甜。
不过,真的很烫!那烫更能体现芝麻的浓香。我撸起袖子,索性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烫得我挤眉弄眼,不时地张着嘴哈气,不一会儿,就将满满一碗汤圆吃了个干净。我舔舔嘴唇,真想再来一碗,可是圆鼓鼓的肚皮告诉我:这里实在装不下了。我只好擦擦额头细密的汗珠,放弃了这个念头。
时光荏苒,我渐渐长大,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很少回家,我也几乎吃不到母亲亲手做的汤圆了。又是一年元宵节,妈妈将我带到她打工的城市里,晚上,爸爸妈妈请我去一家小店里吃汤圆。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个,一口咬下去,发现这汤圆皮也太厚了,芝麻也少得可怜。于是我又想小时候,妈妈亲手为我做的汤圆,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唉!何时才能吃到妈妈做的汤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