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初三作文 篇一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我家个个都神采奕奕。因为——我爸爸丢失的摩托车终于找回来了。
“丁铃铃,丁铃铃。”电话铃响了,只见爸爸垂头丧气地接了电话,说:“喂,是谁?”接着他脸色大变,继而兴奋道:“真的吗?……哈哈哈,太谢谢你们,辛苦啦……好好好。”说完,电话都没放好就大声地开心叫“快来,快来,有一个好消息。”妈妈走到爸爸跟前,奇怪地问:“什么好消息啊?家里不见了摩托车还有什么好事呢?”“刚才民警打电话来说我的摩托车找回来了,现在叫我去把车领回来了。”妈妈听了喜笑颜开。我听了一蹦三尺高。因为有摩托车时我们家去哪里都很方便。后来没有了摩托车,去哪里都不方便,爸爸每天骑几公里自行车上班,还要送我上学,每天我们很早地起床。现在摩托车找回来了,我怎么会不高兴呢?然后,爸爸迫不及待地出门去领车了。
不久,就听到爸爸在楼下叫我们,我和妈妈急速跑下楼,只见摩托车完好无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车上还涂上鲜亮的油漆,看上去使人觉得非常惬意,我和妈妈连忙围着摩托车左看看右看看,总舍不得离开。爸爸乐在眉梢,妈妈喜笑颜开。看着他们那开心的模样,这时的我心开怒放,心想:这可好了,爸爸妈妈不再为买新的摩托车而忧心忡忡了。这时,只见邻居们来道喜,他们异口同声说:“嘿,你们的摩托车终于找回来了,真是可喜可贺啊!”说完,他们开心地笑了。爸爸连忙说:“是啊,这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啊!但是这都要感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警。如果没有他们,我还要为买摩托车的事而发愁呢!”我听了心想:是啊,爸爸说得对啊,这都是民警叔叔们的功劳。然后,我们准备了一面锦旗,打算明天去向民警叔叔道谢。
这真是我家中的一件喜事——找回了丢失的摩托车。它让我们回到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它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民警叔叔。从今以后,我要向他们学习。
春节的初三作文 篇二
日复一日,时光飞速流逝,转眼春节即将来临。每当春节临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精心准备着过一个丰盛的好年。
过年前,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忙着采购各种应节的年货,各大商场、采购中心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高高兴兴地紧跟着父母,手里抱着自己的新衣服,拎着各种好吃的零食,东瞧瞧,西看看,别提有多开心了!
我对过年的记忆,是在妈妈的忙碌中不经意找到的。每当春节来临,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去会展中心海购,买一包又一包各种口味的糖果,开心果、碧根果、榛子、松子等坚果,还有花生、瓜子、葡萄干等。看着那些商家夸张的叫卖动作,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还有顾客疯狂抢购物品的景象,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除夕当晚,我们团团围坐在饭桌旁,爸爸和亲戚、朋友们相互敬酒、祝福。他们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妈妈用手机不停地拍照,欣赏自己的杰作,并记录那美好的时光,而我是在大口大口地往嘴巴塞一个又一个的鱼蛋。饭桌上丰盛的菜肴热气腾腾,大家都在品尝着美味佳肴。
吃过年夜饭,我们都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期待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当快要临近12点时,我们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钟声敲响。12点到了,钟声响起,窗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燃放着一炮又一炮的烟花:原来漆黑一片的天空中出现了绚丽多彩的图案,烟花在绽放它的美丽,虽然转瞬即逝,但给人们留下的记忆却是深刻的,心情是愉悦的。
屋外不断传来一阵又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除夕在那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悄悄地离开了…
初一早上,家家户户的人们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到处都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人们相互祝福,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美满!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过年,它精彩、美好,让我记忆犹新。
春节的初三作文 篇三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爷爷家——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过春节。我发现这儿过年的风俗和常州的风俗差不多,而当地特有的磕头拜年习俗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除夕这一天,人们蒸馒头、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我望着桌上摆满又大又圆、热气腾腾、上面点满红点点、里面饱满枣子的大馒头,然后听着外面孩子们的放鞭炮、相互嬉戏的笑声,和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婶婶、姐姐、弟弟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着团圆饭,去观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心里就别提有多开心了。我也不时地和姐姐、弟弟们一起出去放烟花,扔鞭炮,尽情地享受节日的快乐!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赶去给长辈们拜年。而山东枣庄的拜年方式尤为特别。在常州,拜年只要对长辈说一些祝福的话,在家里坐一坐,聊聊天就好了;而在我爷爷家呢,不仅要送上对长辈的祝福,还要给长辈们磕头行礼。我很奇怪,为什么要磕头呢?问了爷爷之后我才知道个中缘由:
“因为枣庄离孔子之乡曲阜比较近,而孔子一生都提倡‘孝’道,枣庄也受到了曲阜的影响,而对长辈十分尊重,所以过年时才要给长辈磕头拜年。”
俗话说得好“入乡随俗”,既然我来到了爷爷家,就应该按照这儿的风俗习惯给长辈磕头拜年。我在吃早饭之前,就开始准备给爷爷奶奶拜年了。因为以前没有磕过头,妈妈特意为我准备了一个厚实的垫子。我满以为这样万无一失,就“扑通”一声双膝跪下,可没有想到这个垫子中看不中用,我的脑袋“呯”的一声撞在地上,头上马上就起了一个包。这是我第一次给长辈拜年,虽然有些疼痛难忍,我还是故作镇定,强笑着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周围的家人被我的“良好”表现乐得合不拢嘴。爷爷见我第一次拜年就这样“卖力”,忙说“行了,行了”,并笑着把我扶了起来。奶奶一边心疼地摸着我的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胀鼓鼓的红包向我手里塞。而看着爷爷奶奶开心的笑容,我早就把疼痛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次春节回家过年,我不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家人的亲情,还体验了爷爷家特有的拜年习俗,真是一举两得啊!蛇年春节已过,我期待着马年春节的到来,更期待着与亲人的再一次团聚!
春节的初三作文 篇四
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
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而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这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在春节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春节是使人和陆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
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而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今天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而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春节的初三作文 篇五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时候,外来打工者都急急忙忙的收拾行李,拿着一年的工资,心中暖洋洋的,预备回家和亲人团聚。我们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长的夸奖 ……今天是大年三十。早晨,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空中落下,像给节日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真是瑞雪兆丰年啊!我兴高采烈的和奶奶去街上买东西,街道上一夜之间仿佛变了个样。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的门上贴着“倒福”、对联,还挂着红灯笼。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这真是春节新春新气象!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到了,我们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桌上的饭也比平时丰富多了,鸡鸭鱼肉、各种蔬菜样样俱全。在一声声互贺中,在一片片欢笑中,《春节联欢晚会》伴随着欢快的旋律拉开了帷幕,我们边吃边欣赏晚会。晚会的节目很出色:优美动听的歌曲引人入胜,风趣幽默的小品逗得人开怀大笑,高人一筹的魔术令人难以置信……看得我眼花缭乱。“当当当……”随着春节钟声的敲响,烟花爆竹便齐鸣起来。我和老爸拿出早已预备好的烟花。点燃了烟花筒,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弹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烟花仿佛是一朵漂亮的莲花在天空中展开了花瓣。这时,无数颗烟花弹一同从烟花筒中喷发,它们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天空中还闪烁着其他的烟花,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条条瀑布……看得我目不暇接。一声声震耳的爆竹,一朵朵光线四射的烟花,把天空点缀的灿烂无比,此时的场面,让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今年这个春节真令我难以忘怀,我希望这一年的好运一直陪伴在我身边,也希望在这一年中,我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春节的初三作文 篇六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春节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因此,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由于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春节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春节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类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春节的初三作文 篇七
我的家乡是常州。过年的习俗还真不少:除尘、除夕包馄饨、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夕包馄饨。
除夕这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吃完早餐就迫不及待地和姥姥去菜场了。姥姥用最快的速度买了青菜、肉末和馄饨皮。我还听说姑父喜欢吃饺子,就让姥姥也买了些饺子皮。回到家,只见姥姥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她让老妈帮忙洗青菜。与此同时,姥姥还煮了锅水,我心想这锅水派什么用场呢?等老妈洗干净一些青菜后,姥姥就把这些青菜倒入煮沸的水中,等青菜稍微熟了之后,立刻捞起来放入冷水里,过了一会儿再捞出来放入搅拌机打碎。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所有的青菜都打碎了。姥姥就把肉末和青菜放在大铁锅里炒熟。哇!厨房里飘出一阵阵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
准备工作完成后,我和奶奶就开始包馄饨了。只见奶奶先拿出一张馄饨皮,用勺子舀一些青菜馅放在中间(注意:不要放太多也不要太少,要适中;要不然煮的时候馅就会漏出来的);然后把皮向前卷,直到把馅包住,成圆筒状;注意还要稍稍留出一小部分,再用食指蘸些清水,把圆筒的两头和边缘部分都弄湿,最后用手稍微用力捏住两头并向中间靠拢,中间也用力粘住,一个馄饨就做成了。哈哈,包馄饨也不难啊!于是,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来。看着奶奶倒是很容易的事,怎么到我的手中馄饨皮和馅就不听使唤了呢?不是馅太多了就是没有粘住,菜馅都掉了出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了一个。怎么这么难看呢?样子也长得很奇怪,看来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毫不气馁,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作品”之后,终于,一只像模像样的馄饨诞生了!耶!我成功了!
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馄饨都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要包饺子了——这是我的拿手绝活。只见我熟练地拿出一张饺子皮,把馅放在皮中间,四周再用清水湿润一下,然后把皮上下对齐(成半圆形)用力捏好,很快一个饺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饺子都包好了。看着这些劳动成果,我心里乐开了花!
我永远也忘不了今年的除夕!
春节的初三作文 篇八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风拂过脸颊,泛起丝丝的寒意。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秋天。
南国的秋天来得是那么的慢,那么的淡,似乎是在彳亍,在徘徊。以致到了深秋还不现秋色。只能在温度变化之下才能感受到秋的气息。没有北方秋的广阔,也没有北方秋的刚强。有的只是润湿与柔软。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这个充满颓废,充满凋零与衰败的季节。渐渐喜欢上秋天那绵绵的风和那细细的雨,喜欢上秋天里那片片凄凉。或许是心情使然吧!
秋天,喜欢一个人漫步在幽静的路上。行道树呆立在路旁,好像在望着远方深思。树梢上,叶儿青绿中泛起点点淡黄。秋风掠过,树叶耸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是在求救,在哀嚎。终于,风消散开去。树叶还未为这得来不易胜利庆贺。却又是一阵风吹来。带走了几条败絮的生命。几片干枯树叶随风飞扬,在昏黄的天空下飘荡。簌簌作响。好似在后悔在哀叹,在诉说着苦闷与不甘。而身后传来的也仅仅是一阵阵的嘲讽与叹息……
南国的秋天是多雨的。绵绵细雨无奈的飘洒于苍穹,一连就是好几天。尤其喜欢,一个人在雨中漫步。让细雨润湿头发,任冰凉袭上额头,让自己感到清凉。不远处的几棵梧桐树,摇曳在这愁风淡雨之中。不由想起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一滴滴的细雨滴在了孤独的梧桐叶上,也滴在了人的心头。充满无奈、凄凉。
其实,这世间,有愁人又何止温庭筠一人?只是我没有她的才情!
我只能用我平淡的文字,述说出我心底的悲凉!
只能借一曲“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祭奠逝去的年华……
年华像落叶般被风扫过吹散在记忆之中。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也许,许多年后,偶然间的回首,拾起了那片布满灰尘的年华落叶。却也早是破败不堪……
春节的初三作文 篇九
今年节,我照例回高岭镇老家跟父过年。大年一,我对我的两个弟弟以及他们的家人说,“今天天不错,不刮风,不下雨,还有些云里的太,和宜人,正好走远路,我们到山弄里面去,给老祖屋烧烧香吧,谁愿去的就跟着我,九点半出发。”
我妻我儿及儿媳首先响应,继而二弟及他的子女也响应了。我的家人响应,主要的原因是在城市呆腻了,看惯了楼山人海,趁在乡村过年之机走走山,图个新鲜吧。”二弟的孩子们如今都在外地工作了,他们自从读大学起也是极少极少进山的。他们的响应主要是怀念他们的出生地,他们的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一年到我也没回老家几次的,每回去一次,兄弟们都很珍惜相聚的时光。每年节我回去过年,大家都一起吃饭,一起游玩,闹闹,非常开心。
二弟说:“前年的大年一,你带我们故意弯过百麦屯,多走七八个山弄才走到端屯老祖屋,号为‘长征’;去年大年一我们去祭老祖屋,回来时本应向东走,你又带我们向西走,故意弯过弄贯、龙等村屯,多走十三个山弄才回到高岭,此次号曰‘西游’。今年哥你打算怎么走?又有什么新名堂呢?
我说:“现在还没有主意呢,我们今天先直到老端屯,先祭完老祖屋、土地庙和三界庙再说吧。”
我们准备好了香烛纸钱和供品,九点半准时出发。从高岭到端屯,有一小段路程可以坐车,后面就要爬山过坳、走羊肠小道了,全程要走一个多钟。我和妻儿儿媳以及二弟、二弟的二子一女,一行八人,组一个小队伍。三弟家中有事,这一回他及他的家人,没有跟着去。我们要了个面包车,沿二级路开到江城关,就一同下车走山路。我知道,按平时给乘车费16元就行了,下车时我给了一张50元,车主要找补,我说,“不用了,今天是大年一,图个大吉大利吧!”车主满面笑容,喜形于,他对我们说:“祝你们新年快乐!四季平安!万事如意!”车往回开走了,二弟说:“阿哥你真大方,其实给他30就算多了的。”我说:“大年一大过天,见人都道‘恭喜发财’,就当送他小红包吧。他送我们‘四季平安’了,俗话说,‘平安二字值千金’啊!”二弟听了很高兴,说:“哥说得好!”
春节的初三作文 篇十
在满怀期待中,春节终于就要到来了,这可高兴坏了我。
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春联”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妈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到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喜居宝地千门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还有一幅上面写着:“春风春光春意正人喜人乐人自高”妈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起装饰屋子,在客厅里,我挂了一个红艳艳的小灯笼,爸爸又在别的屋子里挂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礼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还有的带着细细的尖儿。它们有的红艳艳,红得像冬天的糖葫芦一样,有的黄澄澄,黄得像秋天的树叶一样,有的绿油油,绿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样,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样,屋里很美,我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亦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让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让我们啧啧称赞。晚会进入了高潮,“当当当”十二点钟声敲响了,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满天繁星”,有的像“龙飞凤舞”多么像一个“空中花园”!而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我和弟弟也迫不及待拿着烟花跑到屋外,我们先拉了一鞭,在鞭炮声中,我心想:“新的一年来临了。”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能更进一层楼。
大年初一,我们就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为我们攒点压岁钱。先是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然后,爷爷奶奶就会说真乖,就开始拿压岁钱。
真是一个快乐而又温馨的春节啊。